一種變斷面冷軋板軋制方法及裝置與流程
2023-08-08 13:52:56 4

本發明涉及軋鋼領域,用於軋制變截面冷軋板。
背景技術:
為了減少汽車對能源消耗和對環境的汙染,研製節能、環保、安全型汽車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新趨勢。研究表明,汽車車身輕量化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措施。為了適應輕量化的發展要求,變斷面軋制板(Tailor Rolled Blank,TRB)應運而生。TRB能根據車身零部件所受載荷的不同,合理分布零件的厚度。相比雷射拼焊板(TWB),其厚度連續變化,沒有焊縫,具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因此,若車身零件由變截面冷軋板衝壓而成,則能在不降低車輛強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顯著降低車身質量,進而降低車輛單位能耗,在節能的同時減少環境汙染。
早期在生產變斷面冷軋板時採用單板軋制工藝,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差,近些年來逐步向成卷軋制方向發展,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本發明就是基於成卷軋制的一種工藝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一種新型變斷面冷軋板軋制方法及裝置。
為達到以上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變斷面冷軋板軋制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內容一,被加工帶材前後施加大張力的情況下進行軋制,張力由前、後卷取機產生;
內容二,將帶材延軋制方向分解為若干個軋制單元,每個軋制單元表示為dx和dy;dx為相對於初始點位置,dy為帶材厚度;
內容三,機組通過跟蹤的方式對帶材軋制的長度進行跟蹤,基於帶材跟蹤確定dx,壓下位置基於dx對應單元的帶材厚度dy執行;
內容四,測厚儀位置能夠沿著軋制方向調整,距軋機中心的位置設為一個軋制周期的整數倍,確保壓下位置和測量位置在厚度上一致性;
內容五,前面幾個周期厚度閉環控制AGC不投入,壓下位置由預設定壓下位置確定;
內容六,當軋制單元到達測厚儀後,AGC投入,輥縫位置基於帶材實測厚度h和設定厚度的偏離進行調整。
一種變斷面冷軋板軋制裝置包括:機前卷取機,軋機,機後卷取機和測厚儀;其中,機前卷取機設置於軋機輸入端,機後卷取機設置於軋機輸出端,且機前卷取機和機後卷取機為輸送帶材提供前後張力;
測厚儀通過移動機構能夠在沿著軋機的軋制方向前後調整。
本發明與常規變截面冷軋板軋制方法的不同在於:
1)帶材延軋制方向被分解為若干個軋制單元,每個軋制單元表示為dx和dy。dx為相對於初始點位置,dy為帶材厚度。每個軋制單元dx、dy值由軋制目標曲線確定。機組通過跟蹤的方式對帶材軋制的長度進行跟蹤,基於帶材跟蹤確定dx,壓下位置基於dx對應軋制單元的帶材厚度dy執行。
2)測厚儀的位置能在軋制方向基於軋制周期進行調整,確保厚度測量點和輥縫位置在周期上的一致性。前面幾個周期壓下位置預設定控制,當軋制單元到達測厚儀後,壓下位置閉環控制,輥縫位置基於帶材實測厚度和設定厚度的偏離進行調整。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本發明共2幅附圖,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單周期軋製成型帶材示意圖。
圖中:1、機前卷取機,2、軋件,3、軋機,4、測厚儀,5、機後卷取機,6、軋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變斷面冷軋板軋制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內容一,被加工帶材前後施加大張力的情況下進行軋制,張力由前、後卷取機產生;
帶材2在機前卷取機1和機後卷取機5施加的前張力和後張力下由軋機3進行軋制;
內容二,將帶材2延軋制方向分解為若干個軋制單元6,每個軋制單元6表示為dx和dy;dx為相對於初始點位置,dy為帶材厚度;
每個軋制單元dx、dy值由軋制目標曲線確定;
內容三,機組通過跟蹤的方式對帶材軋制的長度進行跟蹤,基於帶材跟蹤確定dx,壓下位置基於dx對應單元的帶材厚度dy執行;
內容四,測厚儀4位置能夠沿著軋制方向調整,距軋機中心的距離L設為一個軋制周期T的整數倍(L=nT),確保壓下位置和測量位置在厚度上一致性;
內容五,前面幾個周期T厚度閉環控制AGC不投入,壓下位置由預設定壓下位置確定;
內容六,當軋制單元到達測厚儀後,AGC投入,輥縫位置基於帶材實測厚度h和設定厚度的偏離進行調整;在軋制時前面幾個周期T輥縫S預設定控制,當軋制單元到達測厚儀4後,輥縫S閉環控制,輥縫S基於帶材實測厚度和設定厚度的偏離進行調整。
一種變斷面冷軋板軋制裝置包括:機前卷取機1,軋機3,機後卷取機5和測厚儀4;其中,機前卷取機1設置於軋機3輸入端,機後卷取機5設置於軋機3輸出端,且機前卷取機1和機後卷取機5為輸送帶材2提供前後張力;
測厚儀4通過移動機構能夠在沿著軋機3的軋制方向前後調整。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訴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