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固預應力構件的錨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9 00:31: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梁預應力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加固預應力構件的錨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我國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由於各種因素,預應力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損失,降低結構使用性能,甚至威脅結構安全。在實際工程中,由於環境因素或管理不善,預應力錨頭時常有鏽蝕的現象,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安全風險。預應力錨頭發生嚴重腐蝕或其它失效的可能時採取何種措施,目前一般的處理方法為除鏽或加強防護,但是對於腐蝕嚴重的情況,採取這種措施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提出一種根可靠的加固預應力錨固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加固預應力構件的錨固裝置,要解決傳統的方法在處理預應力構件中即將損壞的原結構錨頭時,施工過程複雜、處理效果不好以及處理完畢後依然存在預應力筋蹦出的危險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加固預應力構件的錨固裝置,設置在預應力構件上、靠近在其端部的原結構錨頭位置處;包括有錨具和墊板;所述預應力構件的混凝土下表面上開有露出預應力筋的矩形凹槽;所述凹槽頂面與預應力筋之間留有間隙,凹槽的側面與墊板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墊板的表面上、沿其長軸方向開有一條通長卡槽,卡槽的槽口寬度與預應力筋直徑相適應;所述墊板安裝在凹槽與預應力筋之間的間隙中,且墊板上設有卡槽的一側面向預應力筋;所述預應力筋嵌在墊板的卡槽中;所述錨具為夾片式錨具,夾持在墊板端部的預應力筋上、靠近預應力筋端頭一側。
優選的,所述錨固裝置在預應力構件上設置有一個,且位於預應力構件兩端的原結構錨頭之間、靠近即將損壞的原結構錨頭一側。
優選的,所述錨固裝置在預應力構件上設置有兩個,且位於預應力構件兩端的原結構錨頭之間、靠近兩端的原結構錨頭位置處。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下表面的凹槽中滿填有填充層;所述填充層的表面與預應力構件的混凝土下表面平齊。
優選的,所述填充層中的填充材料為環氧混凝土或混凝土結構膠。
優選的,所述卡槽開在墊板的下表面或下表面和上表面上。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四個側面為豎直面或者向內傾斜的斜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在預應力構件表面上、靠近即將損壞的原結構錨頭位置處開槽,露出一段預應力筋,並且在露出的預應力筋上安裝墊板和錨具,相當於將露出的預應力鋼筋看成是預應力鋼筋的新端部,與原來的另一端重新形成新的預應力筋,處理過程簡單、方便、安全;而且在即將損壞的原結構錨頭損壞後,預應力筋也不會蹦出,處理後的結構安全性較好。
2、本實用新型在預應力構件表面上、靠近即將損壞的原結構錨頭位置處增加一個新的錨固裝置,解決了預應力構件原結構錨頭在因嚴重腐蝕或其它損傷失去錨固功能後而無法修復的問題,同時提前安裝新的錨固裝置也阻止了預應力的損失。
3、本實用新型利用表面上開有通長卡槽的墊板和夾片式錨具,能夠在預應力筋在保持原來的張拉狀態下施工,即直接將墊板放入凹槽中,將預應力筋卡在其卡槽中;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安全的優點。
4、本實用新型在凹槽中設置的填充層,將錨固裝置密封在其中,從而防止了錨固裝置的腐蝕,增加了結構的耐久性;同時填充層的表面與混凝土下表面平齊,也增加了結構的美觀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錨固裝置設置在預應力構件兩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混凝土下表面上凹槽分布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墊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混凝土、2-預應力筋、3-原結構錨頭、4-錨具、5-墊板、6-凹槽、7-卡槽、8-填充層。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應力的錨固裝置,以解決當預應力錨頭出現嚴重腐蝕或其它原因導致的錨頭即將失效的問題。
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加固預應力構件的錨固裝置,設置在預應力構件上、靠近在其端部的原結構錨頭3位置處;包括有錨具4和墊板5;所述預應力構件的混凝土1下表面上開有露出預應力筋2的矩形凹槽6;所述凹槽6頂面與預應力筋2之間留有間隙,凹槽6的側面與墊板5之間留有間隙;所述墊板5的表面上、沿其長軸方向開有一條通長卡槽7,卡槽7的槽口寬度與預應力筋2直徑相適應;所述墊板5安裝在凹槽6與預應力筋2之間的間隙中,且墊板5上設有卡槽7的一側面向預應力筋2;所述預應力筋2嵌在墊板5的卡槽7中;所述錨具4為夾片式錨具,夾持在墊板5端部的預應力筋2上、靠近預應力筋2端頭一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錨固裝置在預應力構件上設置有兩個,且位於預應力構件兩端的原結構錨頭3之間、靠近兩端的原結構錨頭3位置處。
在其他實施例中,當預應力構件其中一端的原結構錨頭3即將損壞時,所述錨固裝置在預應力構件上可以設置一個,且位於預應力構件兩端的原結構錨頭3之間、靠近即將損壞的原結構錨頭3的一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混凝土1下表面的凹槽6中滿填有填充層8;所述填充層8的表面與預應力構件的混凝土1下表面平齊。
本實施例中,所述填充層8中的填充材料為環氧混凝土或混凝土結構膠。
本實施例中,所述凹槽6的四個側面向內傾斜的斜面。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凹槽6的四個側面還可以做成豎直面。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槽7開在墊板5的下表面上。
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卡槽7也可以開在墊板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過程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一、首先在預應力構件上、靠近在其兩端部的原結構錨頭3位置處均開設一個矩形凹槽6,使預應力筋2漏出,開鑿時應注意防止預應力筋2受損。
步驟二、將所述墊板5安裝在槽內,然後錨固錨具4;
步驟三、利用環氧混凝土或混凝土結構膠封填所開的凹槽6,填充須密實,並與混凝土1的表面平齊。
上述實施例並非具體實施方式的窮舉,還可有其它的實施例,上述實施例目的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所有由本實用新型簡單變化而來的應用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