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4:50:31 2
專利名稱: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交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噴射蒸汽換熱器是由噴口、吸入口、出口構成的中空式結構,或稱之為喉管式換熱器,這種換熱器在工作時存在強烈擾動,並產生較大的噪聲。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現有的噴射蒸汽換熱器在工作時噪聲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本實用新型的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包含管體1和噴管2,在管體1上有蒸氣噴口1-1和進水口1-2,噴管2設置在管體1內。本實用新型還包含分流導流元件3,分流導流元件3設置在噴管2噴口外側的蒸氣與水混合段4內,分流導流元件3的中心線與管體1的軸線K重合。由於在噴管2噴口外側設有分流導流元件3,它使蒸汽與水的混合區域分成薄層,使蒸汽和水在薄層中進行熱交換,從而破壞了原有的大渦流擾動區,降低了噪音。本實用新型徹底解決了噴射蒸汽換熱器在使用過程中管路的振動和噪聲的問題,它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降噪聲效果理想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可使噪聲降低至50db以下。
圖1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具體實施方式
二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B-B剖視圖,圖5是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參閱圖1、圖2,本實施方式由管體1、噴管2、分流導流元件3組成。在管體1的左端有蒸氣噴口1-1,在管體1的管壁上有進水口1-2,噴管2設置在進水口1-1的內側,在管體1的右端有出水口1-3。分流導流元件3設置在噴管2噴口外側的蒸氣與水混合段4內,分流導流元件3的中心線與管體1的軸線K重合。分流導流元件3包含有導流體3-1、尾翼3-2和支撐杆3-3,導流體3-1是母線為弧線的迴轉體,導流體3-1的兩端通過支撐杆3-3固定在管體1內,在導流體3-1上沿液體流動方向的末端徑向固定連接有尾翼3-2,多個尾翼3-2在導流體3-1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尾翼3-2將蒸氣與水混合段4分成多個截面為扇形的層流通道4-1。
具體實施方式
二參閱圖3、圖4,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分流導流元件3還包含有分層管體3-4,分層管體3-4套裝於導流體3-1末端的外面,分層管體3-4與尾翼3-2交叉設置。分層管體3-4將層流通道4-1分成內外層。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參閱圖5,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二不同的是,在管體1的管壁上依次開有二個進水口1-2,在每個進水口1-2的內側各設有一個噴管2,在每個噴管2噴口外側的蒸氣與水混合段4內均設有一個分流導流元件3。所增加的進水口用於補水,也可用於補充低壓蒸氣。其它組成和連接關係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二相同。
權利要求1.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它包含管體(1)和噴管(2),在管體(1)上有蒸氣噴口(1-1)和進水口(1-2),噴管(2)設置在管體(1)內;其特徵在於它還包含分流導流元件(3),分流導流元件(3)設置在噴管(2)噴口外側的蒸氣與水混合段(4)內,分流導流元件(3)的中心線與管體(1)的軸線K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其特徵在於分流導流元件(3)包含有導流體(3-1)、尾翼(3-2)和支撐杆(3-3),導流體(3-1)是母線為弧線的迴轉體,導流體(3-1)的兩端通過支撐杆(3-3)固定在管體(1)內,在導流體(3-1)上沿液體流動方向的末端徑向固定連接有尾翼(3-2),多個尾翼(3-2)在導流體(3-1)的外表面上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其特徵在於分流導流元件(3)還包含有分層管體(3-4),分層管體(3-4)套裝於導流體(3-1)末端的外面,分層管體(3-4)與尾翼(3-2)交叉設置,分層管體(3-4)將層流通道(4-1)分成內外層。
專利摘要層流噴射蒸汽換熱器,它涉及一種熱交換裝置。它包含管體(1)和噴管(2),在管體(1)上有蒸氣噴口(1-1)和進水口(1-2),噴管(2)設置在管體(1)內。它還包含分流導流元件(3),分流導流元件(3)設置在噴管(2)噴口外側的蒸氣與水混合段(4)內,分流導流元件(3)的中心線與管體(1)的軸線K重合。由於在噴管(2)噴口外側設有分流導流元件(3),它使蒸汽與水的混合區域分成薄層,使蒸汽和水在薄層中進行熱交換,從而破壞了原有的大渦流擾動區,降低了噪音。本實用新型徹底解決了噴射蒸汽換熱器在使用過程中管路的振動和噪聲的問題,它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降噪聲效果理想的優點,本實用新型可使噪聲降低至50db以下。
文檔編號F28C3/08GK2605548SQ03212080
公開日2004年3月3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3年3月19日
發明者曹世宇, 宮溧, 李晶超, 郭廣武 申請人:哈爾濱工業大學新型熱能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