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仔豬的養殖方法與流程
2023-07-23 12:12:01 2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仔豬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養豬業是我國農業中的重要產業。對保障肉食品安全供應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國養豬業正由傳統養豬業向現代養豬業轉變,無論是養殖模式、區域布局還是生產方式、生產能力都在發生顯著變化。
仔豬包括出生至斷奶的哺乳仔豬和斷奶至70日齡的斷奶仔豬兩個部分。由於仔豬有其獨特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生理特點,容易出現環境應激、營養應激和免疫力不成熟等多重應激,造成初生仔豬多病、死亡率高;仔豬斷奶後常發生食慾降低、腹瀉、增重降低,甚至減重、死亡增加等生長滯緩現象,限制了母豬年生產力的提高,大大增加了飼養成本。因此,如何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已成為養豬生產極為關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仔豬養殖方法,該方法符合仔豬生長規律的特點,滿足仔豬生長過程的營養所需,提高仔豬的免疫力,成活率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仔豬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新生仔豬去羊膜、剪臍帶
仔豬剛出生時,用溫水、熱毛巾將仔豬洗淨擦乾,及時去除胎衣和墊草,防止母豬吃掉胎衣,引起消化不良或形成咬吃仔豬的惡癖;用消毒剪刀在離仔豬腹部約4cm處將臍帶剪斷,用5%的碘酒消毒;
二、餵初乳、乳頭固定及保溫
仔豬出生1-2小時內通過人手協助每一隻仔豬能吃上初乳,保證每隻能吃到40-60g,並在 2-3天內人工輔助固定乳頭,對弱小仔豬應注意輔助,讓其吸吮前部乳頭,每隻母豬控制餵養幼豬的數量為 10 -14隻;在母豬欄一角增設仔豬保溫箱,保溫箱的四圈可用木板材料,上蓋用玻璃鋼材料,長寬高為100cm×60cm×60cm,內側底部留一個40cm×30cm的門供仔豬出入,箱蓋下安裝紅外線燈泡和電熱器,蓋頂連接一個控溫儀;
三、離地飼養
將母豬欄的地面改為竹製、塑料制的全漏縫地板;
四、仔豬防壓
在母豬欄內設置鐵製母豬限位欄,長寬高為210cm×60cm×90cm;
五、剪齒和去尾
在豬出生的 2-3 天內,用斷牙鉗將幼豬上下顎的乳牙剪掉並拿出,然後用不鏽鋼磨平器將齒面磨平整,3-4天內,用220-250W 的電烙鐵加熱後在距離豬尾根部 2-2.5cm 處將尾末切斷;
六、仔豬補充礦物質
仔豬出生2-3天起,給每隻仔豬補充礦物質:肌肉注射鐵劑1-2ml/只,7日後注射2ml/只;肌肉注射0.1%的亞硒酸鈉、維生素E合劑0.5ml/只,20-30天後再肌肉注射1.0ml/只;
七、提前補飼
仔豬出生5-7天後,在母豬欄內裝設補料欄,內設自動食槽和自動飲水器,在全價飼料中添加外源酶,在水中添加0.8%鹽酸、抗生素、電解質、維生素;餵食飼料和水的頻率約為5-6次/天;
八、斷奶餵食
仔豬出生30-35天進行斷奶,將母豬遷走,仔豬留原圈飼養;在斷奶前後3天內減少母豬的供料量,減少乳汁分泌,預防乳房炎;仔豬斷奶2-3天內控制給料量,增設夜餐,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過敏藥物,餵食總量為原來的70%,4-5次/天;自動飲水器隨時供水,供仔豬自由飲水;
九、合理分群並窩
根據仔豬的個體大小、性別、採食快慢進行按窩轉群,每欄養仔豬10-12隻,欄內溫度控制在22-25℃,相對溼度65%-75%;
十、生長肥育豬的培育
採用高能量、高蛋白、營養全價、適口性好、易消化的飼料,促進斷奶仔豬的快速生長,且每天清掃圈舍和除糞 2-3 次,每周欄內通道用 2%火鹼溶液消毒 1-3 次,當仔豬體重達標後出欄。
優選的,所述步驟十的飼料成分的重量份配比為:玉米30-40份、餅乾粉20-30份、炒黃豆粉 8-15份、豆粕15-20份、乳清粉4-8份、魚粉2-5份、骨粉0.5-1份、石粉0.5-1份、斷奶仔豬用預混料0.4-0.6份、酸化劑 0.5-1份、乳化劑0.03-0.06份、氧化鋅0.1-0.2份、飼料級賴氨酸0.3-0.6份、蛋氨酸0.1-0.15份、蘇氨酸0.15-0.2份、溶菌酶0.01-0.05份、防黴劑0.05-0.2份、抗氧化劑0.01-0.05份、抗生素0.01-0.05份、植酸酶 0.01-0.05份、複合中草藥 1.5-2.5份。
採用上述方法後,本發明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仔豬的養殖方法,仔豬生長規律的特點,滿足仔豬生長過程的營養所需,提高仔豬的免疫力,成活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驟:
一、新生仔豬去羊膜、剪臍帶
仔豬剛出生時,用溫水、熱毛巾將仔豬洗淨擦乾,及時去除胎衣和墊草,防止母豬吃掉胎衣,引起消化不良或形成咬吃仔豬的惡癖;用消毒剪刀在離仔豬腹部約4cm處將臍帶剪斷,用5%的碘酒消毒;
二、餵初乳、乳頭固定及保溫
仔豬出生1-2小時內通過人手協助每一隻仔豬能吃上初乳,保證每隻能吃到40-60g,並在 2-3天內人工輔助固定乳頭,對弱小仔豬應注意輔助,讓其吸吮前部乳頭,每隻母豬控制餵養幼豬的數量為 10 -14隻;在母豬欄一角增設仔豬保溫箱,保溫箱的四圈可用木板材料,上蓋用玻璃鋼材料,長寬高為100cm×60cm×60cm,內側底部留一個40cm×30cm的門供仔豬出入,箱蓋下安裝紅外線燈泡和電熱器,蓋頂連接一個控溫儀;
三、離地飼養
將母豬欄的地面改為竹製、塑料制的全漏縫地板;
四、仔豬防壓
在母豬欄內設置鐵製母豬限位欄,長寬高為210cm×60cm×90cm;
五、剪齒和去尾
在豬出生的 2-3 天內,用斷牙鉗將幼豬上下顎的乳牙剪掉並拿出,然後用不鏽鋼磨平器將齒面磨平整,3-4天內,用220-250W 的電烙鐵加熱後在距離豬尾根部 2-2.5cm 處將尾末切斷;
六、仔豬補充礦物質
仔豬出生2-3天起,給每隻仔豬補充礦物質:肌肉注射鐵劑1-2ml/只,7日後注射2ml/只;肌肉注射0.1%的亞硒酸鈉、維生素E合劑0.5ml/只,20-30天後再肌肉注射1.0ml/只;
七、提前補飼
仔豬出生5-7天後,在母豬欄內裝設補料欄,內設自動食槽和自動飲水器,在全價飼料中添加外源酶,在水中添加0.8%鹽酸、抗生素、電解質、維生素;餵食飼料和水的頻率約為5-6次/天;
八、斷奶餵食
仔豬出生30-35天進行斷奶,將母豬遷走,仔豬留原圈飼養;在斷奶前後3天內減少母豬的供料量,減少乳汁分泌,預防乳房炎;仔豬斷奶2-3天內控制給料量,增設夜餐,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過敏藥物,餵食總量為原來的70%,4-5次/天;自動飲水器隨時供水,供仔豬自由飲水;
九、合理分群並窩
根據仔豬的個體大小、性別、採食快慢進行按窩轉群,每欄養仔豬10-12隻,欄內溫度控制在22-25℃,相對溼度65%-75%;
十、生長肥育豬的培育
採用高能量、高蛋白、營養全價、適口性好、易消化的飼料,促進斷奶仔豬的快速生長,且每天清掃圈舍和除糞 2-3 次,每周欄內通道用 2%火鹼溶液消毒 1-3 次,當仔豬體重達標後出欄。
優選的,所述步驟十的飼料成分的重量份配比為:玉米30-40份、餅乾粉20-30份、炒黃豆粉 8-15份、豆粕15-20份、乳清粉4-8份、魚粉2-5份、骨粉0.5-1份、石粉0.5-1份、斷奶仔豬用預混料0.4-0.6份、酸化劑 0.5-1份、乳化劑0.03-0.06份、氧化鋅0.1-0.2份、飼料級賴氨酸0.3-0.6份、蛋氨酸0.1-0.15份、蘇氨酸0.15-0.2份、溶菌酶0.01-0.05份、防黴劑0.05-0.2份、抗氧化劑0.01-0.05份、抗生素0.01-0.05份、植酸酶 0.01-0.05份、複合中草藥 1.5-2.5份。
採用上述方法後,本發明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仔豬的養殖方法,仔豬生長規律的特點,滿足仔豬生長過程的營養所需,提高仔豬的免疫力,成活率高。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