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00:49:26 3
專利名稱: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煙氣脫硫技術領域中的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
背景技術:
燃燒後脫硫,即燃燒後的煙氣脫硫技術(FGD)是當前公認的應用最廣、效率最高的脫硫技術,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大氣汙染、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對燃煤鍋爐而言,FGD是控制二氧化硫(SO2)排放的主要方法目前應用最廣但投資較大的溼法煙氣脫硫裝置是採用脫硫液從上而下逐級噴淋,煙氣自下而上垂直上升與脫硫液混合達到脫硫的裝置,其缺點是脫硫液與煙氣混合的時間短,脫硫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投資少、運行成本低、脫硫效率高和技術易於推廣,以滿足現階段對環境保護的要求的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閥門、循環泵、脫硫液池、溢流池、流量計、調節閥、脫硫液進液管道、脫硫液回流管道、桶體、脫硫液噴淋管及煙氣進出口,其特點是在桶體內與各級脫硫液噴淋管相對應的置有多級脫硫塔,脫硫塔採用既可以防止煙氣短路,又可增強氣液混合的下擋環和頂蓋組成內擋式結構,下擋環和頂蓋之間通過支架連接,在下擋環的內側邊緣處置有一小擋環以形成溢流堰。
由於脫硫塔內採用下擋環和頂蓋組成內擋式結構,既可以防止煙氣短路,又可增強氣液混合;在下擋環上設計一溢流堰和底部積液層,增大了氣液混合面積;塔體採用分級組合設計,有利於脫硫塔的安裝和維修,並在運行中可以靈活選用各級,同時也利於系統的改造、更新和升級;本裝置中煙氣與脫硫液的混合在採用常規的煙氣自下而上、脫硫液自上而下的逆向洗滌方式的同時,擋板與頂蓋之間設計成煙氣折返式走勢,強化了煙氣的湍流度和氣液傳質,強化了混合效果,提高了脫硫劑的利用率。
圖1為脫硫裝置結構圖;圖2為脫硫塔內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由圖1所示,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包括閥門4、循環泵3、脫硫液池2、溢流池1、調節閥7、流量計8、脫硫液進液管道5、脫硫液回流管道16、桶體9、脫硫液噴淋管10及煙氣進口15、煙氣出口12,其特點是在桶體9內與多級脫硫液噴淋管10相對應的置有多級脫硫塔,脫硫塔採用既可以防止煙氣短路,又可增強氣液混合的下擋環6和頂蓋11組成內擋式結構,下擋環6和頂蓋11之間通過支架14連接,支架14採用不鏽鋼扁鋼,為方便安裝和維修和加強抗腐蝕性,上下連接處均採用不鏽鋼鏍絲固定。由圖2所示,在下擋環6的內側邊緣處置有一小擋環17以形成溢流堰,這樣在下擋環便形成了一層動態液膜,加大了煙氣與脫流液的接觸面積。桶體9採用通常的圓筒形狀,其上部置有除霧板13。煙氣進口15、出口12分別置於桶體9的下部和上端,煙氣從下部進入脫硫塔,在塔內自下而上被脫硫液洗滌脫硫後從塔頂排出,經過除塵器除塵後排入大氣。在脫硫液池2內配置成一定濃度的脫硫液,通過循環泵3將脫硫液泵入脫硫液管道5,脫硫液噴淋管10伸入塔內,經其前部的噴嘴霧化後噴下,然後經過塔底的回流管道16,返回溢流池1,以備循環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它包括閥門(4)、循環泵(3)、脫硫液池(2)、溢流池(1)、調節閥(7)、流量計(8)、脫硫液進液管道(5)、脫硫液回流管道(16)、桶體(9)、脫硫液噴淋管(10)及煙氣進口(15)、煙氣出口(12),其特徵在於,在桶體(9)內與多級脫硫液噴淋管(10)相對應的置有多級脫硫塔,脫硫塔採用既可以防止煙氣短路,又可增強氣液混合的下擋環(6)和頂蓋(11)組成內擋式結構,下擋環(6)和頂蓋(11)之間通過支架(14)連接,在下擋環(6)的內側邊緣處置有一小擋環(17)以形成溢流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桶體(9)採用通常的圓筒形狀,其上部置有除霧板1(3),煙氣進口(15)、出口(12)分別置於桶體(9)的下部和上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級液幕噴霧洗滌式煙氣脫硫裝置,特點是在桶體內與各級脫硫液噴淋管相對應的置有多級脫硫塔,脫硫塔由下擋環和頂蓋組成能防止煙氣短路,增強氣液混合的內擋式結構,下擋環和頂蓋通過支架連接,下擋環內側邊緣處置有小擋環以形成溢流堰,增大了氣液混合面積,裝置採用煙氣自下而上、脫硫液自上而下的逆向洗滌結構,擋板與頂蓋之間設計成煙氣折返式走勢,強化了煙氣的湍流度和氣液傳質,強化了混合效果,提高了脫硫劑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B01D53/78GK1419953SQ01132260
公開日2003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21日
發明者潘衛國 申請人:上海電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