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除機械慣性和衝擊力的齒輪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13:15:26 2
專利名稱:一種消除機械慣性和衝擊力的齒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機械。技術背景現在為了消除機械慣性和衝擊力,不少的機械採用了帶傳動,帶傳動 需兩隻皮帶輪,缺點1、佔據相當大的空間;2、要常換皮帶;3、因皮帶鬆動不能充分利用動 力,浪費能源;不用皮帶直接啟動不但要增加幾倍動力造成能源浪費,也不安全。發明目的節省皮帶輪所佔的全部空間,免用皮帶,充分利用動力。有益效果節省90%空間和生產皮帶的原料,體積小,更安全。技術實施方案本齒輪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1、齒輪座(套軸部分);2、擋板(被 八隻螺栓固定在齒輪座上);3、彈簧;4、齒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展示技術原理的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擋板示意圖;圖4,為圖3的B-B剖視圖。圖1,彈簧60的一端插在有鍵槽61的齒輪座62的第一插槽63內,經繞若干圈後 的另一端插在齒圈64的第二插槽65內,將齒輪座62—側以360°分成八個等份用分度線 和點劃線的交叉定位,且已劃出兩個規格相同的螺孔67和68,驅動齒輪座62的是驅動軸 77,它插在齒輪座62內;用十字沉頭螺栓76將切餘的第一擋板71固定在齒輪座62的一 側;圖2,齒輪座62 —側與第二擋板66連體,第一軸承69、第二軸承70分別滾動在齒圈64 與第一擋板71、第二擋板66之間,另外第二軸承70滾動在圖4第一擋板71上的軸承槽78 和圖1齒圈64上的軸承槽79內。第一個十字沉頭螺栓72、第二個十字沉頭螺栓73是固定 第一擋板71的;圖3,將第一擋板71用分度線和點劃線分成八個等份,包括圖4上的第一 沉孔74、第二沉孔75,已確定的位置與圖1上的八個螺孔相匹配。動力傳遞狀態圖1,當軸77順時針轉動時由鍵槽61內的鍵帶動齒輪座62,插在齒輪座62上的第一插槽63內的彈簧60的一端被逐漸收緊,隨著逐漸加大的力被傳到彈簧 60的另一端,就是插在齒圈64上的第二插槽65內的一端,從而帶動齒圈64旋轉,就是驅動 軸77將力由齒輪座62經過彈簧60的捲曲過程再到齒圈64,由於彈簧60的彈性作用,力 從齒輪座62被傳到齒圈64是由小到大的過程,不是直接突然的,所以它消除了衝擊力;當 驅動軸77停止轉動時,在沒有本齒輪情況下由於慣性作用正在工作的設備仍然在旋轉,有 了本齒輪,在工作的設備因慣性要繼續旋轉,而彈簧60因失力而要迴轉,且此時的力是由 大到小的轉變,這樣就由彈簧60的復位而抵消了工作設備的慣性;如果驅動軸77逆時針旋 轉,只須將本齒輪翻個面裝上就可,如此就實現了消除慣性和衝擊力的目的。
權利要求
1. 一種消除機械慣性和衝擊力的齒輪,它包括鍵槽和齒圈,其特徵為本齒輪主要是 由齒輪座(62)、彈簧(60)、齒圈(64)、第一擋板(71)、第二擋板(66)組成;彈簧(60)的一 端插在齒輪座(6 上的第一插槽(6 內,另一端插在齒圈(64)上的第二插槽(6 內;第 一擋板(71)和第二擋板(66)將彈簧(60)夾在中間,且由第一軸承(69)、第二軸承(70)與 齒圈(64)滾動旋轉相匹配;第一擋板(71)上的沉孔(74)、(75)共八個分別同齒輪座(62) 上螺孔(67)、(68)共八個相匹配。
全文摘要
一種消除機械慣性和衝擊力的齒輪該齒輪主要是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彈簧60、齒輪座62、第一擋板71、第二擋板66、齒圈64組成;軸77將動力傳給齒輪座62,經過盤設在齒輪座62與齒圈64之間的彈簧60驅動齒圈64,彈簧60從逐漸收緊,到失力後的放鬆迴轉,都是在彈簧60的彈性作用下實現消除慣性和衝擊力的。
文檔編號F16H55/14GK102062195SQ20111000113
公開日2011年5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5日
發明者張茂華 申請人:張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