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個月的寶寶說話指標(寶寶20個月還不說話)
2023-07-31 19:54:27 3
閨蜜家的寶寶20個月了,但是對於說話卻還沒有太大興趣。看著小區裡同年齡段的孩子都會說話了,但是自家孩子還「默默無語」的,閨蜜有些著急。閨蜜想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孩子的語言功能究竟是否存在發育問題。
但是閨蜜的婆婆卻很是牴觸,婆婆說「小孩子說話晚那是孩子聰明,等到孩子會說話的時候比那些早說話的孩子說得都多!」「明明是孩子聰明的表現,硬要帶著孩子去檢查,這不是花冤枉錢嗎?」經過婆婆的一番質疑,閨蜜也有些不知所措了,難道孩子說話晚真的是聰明的表現嗎?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語言發育方面的知識不是很了解,發現孩子不愛說話或者是說話比較晚時,在僥倖的心理驅使下更加願意相信老人們說的「聰明孩子說話晚」之類的言論。似乎「貴人語遲」成了孩子說話晚的有利證明,「貴人語遲」可能會誤導部分家長,孩子不會說話覺得是正常的,卻不想孩子可能是語言障礙,家長的不在意,可能會錯過孩子的語言發育關鍵期。
語言障礙是學齡前的孩子身上比較容易發生的發育障礙。目前大約有7%-10%的兒童在語言發育水平方面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的,通過與衡量標準的比較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兒童表達上的缺陷。另外有3%-6%的孩子會有一定的表達障礙,這種障礙程度甚至會影響到孩子入學後的閱讀和書寫方面。
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應該具備的語言能力3-4個月的時候寶寶會有含混不清的發音,這個時候孩子是無意識的。到了6個月的時候,孩子開始了明顯的模仿行為,孩子會對於父母大聲的訓斥有所反應,比如說嚇得大哭,一些比較簡單的單音節詞彙會偶爾從孩子的嘴裡冒出來。
到了12個月的時候,孩子對於「爸爸」「媽媽」這樣的疊詞有所領悟。甚至孩子在情急之下會有一個字蹦出來,比如說想喝水的時候「水」的發音,雖然不夠清楚,但是孩子已經可以把發音和物品聯繫到一處了。
在18個月的時候,孩子可以聽得懂一些父母的指揮,並且有大約20個左右單詞的積累。到了寶寶2歲的時候,說話的能力大為提升,甚至在表達的時候孩子已經不滿足於單字、單詞,而是有整個句子或者短句出現。孩子可以依靠這些句子和詞語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情感。這個階段孩子詞彙的累積數量有百餘個,平時生活中可以清晰地說明自己的需求。
孩子3歲的時候,語言表達能力會更加進一步提升,孩子可以完成和父母的交流,可以聽得懂父母的表達內容,及時地可以做出回應。並且會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表現出拒絕的情緒,孩子的表達更加的準確。
家長在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期,容易犯這3個錯誤
1、電子產品可以代替父母與孩子的交流
美國最新的研究表明,電子產品不僅會影響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發音與對話練習。曾經有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將300多名嬰幼兒身上安裝了錄音機,為期2年時間的記錄。最後研究人員發現,孩子所處的環境中,家裡的電視每多開一個小時,孩子們從家人身上聽到的單詞就會減少770個。
研究人員認為,孩子和大人進行的交流才有利於語言發展,接觸電子產品並非是一個交流的過程,這使得孩子的語言發展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2、孩子小時候不會說話,長大就會了。
這也是很多家長關於孩子語言學習的一種常見想法,把孩子的語言發展寄託到時間上。但是其實孩子的語言學習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當孩子小時候不會說話時,孩子在長大後也很有可能處於「不會」的狀態。
家長們錯過了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想要在以後進行彌補很容易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孩子的語言能力表現出很薄弱的狀態。另外,孩子的語言發展障礙也會影響到大腦中負責語言部分的區域發展,使得孩子的語言表達處於非常混亂的邏輯狀態之中。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這4點是重點
1、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
孩子對於父母的言行模仿非常感興趣,所以當孩子與父母接觸時,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對於語言表達的學習也非常有興趣。與孩子多交流的父母會帶動孩子的語言發展,會促使孩子多說話,多學習。
2、適當地「忽視」孩子的意圖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意圖領悟得非常準確,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需求,比如說孩子一伸手,寶媽就知道孩子要喝水了,於是把水杯遞給孩子,這樣看起來是對孩子的需求滿足,但是卻束縛孩子的語言發展。如果寶媽適當地的「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孩子情急之下就有可能從口中說出「水」的發音,這使得孩子的語言能力被激發。
3、抓住生活中鍛鍊孩子語言表達的機會
比如說提問式交流,讓孩子擁有更多表達的機會。家長也可以讓孩子描述每天看到的內容,激發孩子的表達欲望。家長適當地鼓勵和表揚會讓孩子更加有表達的熱情,這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是一種積極的環境刺激。當然,這需要家長們足夠的耐心。
4、不要因為孩子聽不懂,就不說。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說的內容孩子聽不懂,於是就很少與孩子交流。這樣其實是在局限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發展。孩子沒有充分的語言學習機會,接收到的語言刺激較少,這就使得孩子缺少模仿的機會。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欠缺的時候,有必要及時地進行幹預,與其相信「聰明的孩子說話晚」不如主動出擊,積極地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大家對孩子說話晚的行為表現是怎樣看待的呢?對此有哪些好的建議呢?歡迎分享。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