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屏風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04:23:46 2
專利名稱:一種屏風單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屏風領域,具體是一種用於製作屏風的屏風單元。
背景技術:
現有的屏風單元的結構一般由屏風立柱、橫杆及設置在橫杆之間的屏風板組成,其中,屏風立柱和橫杆構成可安裝屏風板的構架,如中國專利申請號ZL01259761.9公開的一種屏風,該結構的屏風隔板之間通過管套連接件連接,其中屏風隔板上設有連接套筒,管套連接件上設有與連接套筒相匹配的連接套管筒,連接時把管套連接件的連接套管筒分別滑動插入兩相鄰屏風隔板的連接套筒中使兩相鄰屏風隔板相連接,該結構的管套連接件作為屏風立柱功能使用,其結構不僅比較複雜,生產成本高,且管套裸露在外面,影響了屏風的美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存在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結構美觀、不需採用屏風立柱的屏風單元。
本實用新型一種屏風單元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屏風單元,包括至少兩條平行設置的主橫杆及安裝於兩相鄰主橫杆之間的屏風板,其特點在於所述相鄰兩主橫杆的相對面均設有楔形凸稜,所述各主橫杆之間通過兩端部設有外螺紋的長螺杆連接,且各相鄰主橫杆之間的螺杆段套有限位圓管,所述限位圓管兩端設有與楔形凸稜相吻合的V型燕尾槽,所述長螺杆通過其兩端的螺帽擰緊逼使各主橫杆的楔形凸稜與限位圓管兩端的V型燕尾槽相緊牴觸而使各主橫杆連接為一體。
其中,上述V型燕尾槽和楔形凸稜可設置多種角度,如V型燕尾槽可設置為直角V型槽,楔形凸稜為與V型燕尾槽相吻合的直角楔形凸稜。V型燕尾槽也可設置為銳角或鈍角V型槽,所述楔形凸稜為與V型燕尾槽相吻合的銳角或鈍角楔形凸稜。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在相鄰兩主橫杆的相對面均設置楔形凸稜,各主橫杆之間通過長螺杆連接,且各相鄰主橫杆之間的螺杆段套有限位圓管,限位圓管兩端設有與楔形凸稜相吻合的V型燕尾槽,長螺杆通過其兩端的螺帽擰緊逼使各主橫杆的楔形凸稜與限位圓管兩端的V型燕尾槽相緊牴觸而使各主橫杆連接為一體的結構形式,不需採用以往屏風單元兩側經常使用的屏風立柱的結構,使得主橫杆與主橫杆之間的連接更加簡單,屏風的結構更加美觀,同時限位圓管的V型燕尾槽和主橫杆的楔形凸稜的配合方式防止了主橫杆與主橫杆之間的移動,使連接更加穩定可靠,從而有效保證了屏風結構的穩定可靠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屏風單元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為一種屏風單元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種屏風單元的裝配結構示意圖(拆除一側玻璃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屏風單元,包括至少兩條平行設置的主橫杆1及安裝於兩相鄰主橫杆1之間的屏風板2,其特點在於所述相鄰兩主橫杆1的相對面均設有楔形凸稜11,所述各主橫杆1之間通過兩端部設有外螺紋的長螺杆3連接,且各相鄰主橫杆1之間的螺杆段套有限位圓管4,所述限位圓管4兩端設有與楔形凸稜11相吻合的V型燕尾槽41,所述長螺杆3通過其兩端的螺帽擰緊逼使各主橫杆1的楔形凸稜11與限位圓管4兩端的V型燕尾槽41相緊牴觸而使各主橫杆1連接為一體。其中,上述V型燕尾槽41和楔形凸稜11可設置多種角度,如V型燕尾槽41為直角V型槽,所述楔形凸稜11為與V型燕尾槽41相吻合的直角楔形凸稜11。V型燕尾槽41也可以設置為銳角或鈍角V型槽,所述楔形凸稜11為與V型燕尾槽41相吻合的銳角或鈍角楔形凸稜11。為防止擰緊長螺杆3兩端的螺帽時使主橫杆1變形,可在兩相鄰屏風板2的兩相鄰主橫杆1之間的螺栓段套有限位墊塊5。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橫杆1的結構為一側面設置為楔形凸稜11,另一側面設置為平底凹槽的鋁型材。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橫杆1設置由上橫杆、中橫杆和下橫杆組成,其中,中橫杆由兩橫杆組成,且兩橫杆的兩平底凹槽相對裝置,為了方便安裝屏風板,使屏風板上的扣槽嵌扣於中橫杆上設有的扣槽中,如圖1所示,可在兩中橫杆13之間的螺杆段套置一方形限位墊塊5。上橫杆12的上部設有頂橫杆6,且頂橫杆6上部設有頂封邊7。下橫杆14的下部設有底橫杆8,且底橫杆8的下部設有支腳。
權利要求1.一種屏風單元,包括至少兩條平行設置的主橫杆(1)及安裝於兩相鄰主橫杆(1)之間的屏風板(2),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兩主橫杆(1)的相對面均設有楔形凸稜(11),所述各主橫杆(1)之間通過兩端部設有外螺紋的長螺杆(3)連接,且各相鄰主橫杆(1)之間的螺杆段套有限位圓管(4),所述限位圓管(4)兩端設有與楔形凸稜(11)相吻合的V型燕尾槽(41),所述長螺杆(3)通過其兩端的螺帽擰緊逼使各主橫杆(1)的楔形凸稜(11)與限位圓管(4)兩端的V型燕尾槽(41)相緊牴觸而使各主橫杆(1)連接為一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風單元,其特徵在於上述V型燕尾槽(41)為直角V型槽,所述楔形凸稜(11)為與V型燕尾槽(41)相吻合的直角楔形凸稜(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風單元,其特徵在於上述V型燕尾槽(41)為銳角或鈍角V型槽,所述楔形凸稜(11)為與V型燕尾槽(41)相吻合的銳角或鈍角楔形凸稜(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風單元,其特徵在於上述主橫杆(1)為一側面設有楔形凸稜(11),另一側面設有平底凹槽的鋁型材。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屏風單元,其特徵在於上述主橫杆(1)包括上橫杆、中橫杆和下橫杆,其中,所述中橫杆由兩橫杆組成,且兩橫杆的兩平底凹槽相對裝置,所述兩中橫杆之間的螺杆段套有限位墊塊(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屏風單元,其特徵在於上述上橫杆(12)的上部設有頂橫杆(6),且頂橫杆(6)上部設有頂封邊(7)。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風單元,其特徵在於上述下橫杆(14)的下部設有底橫杆(8),且底橫杆(8)的下部設有支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屏風單元,包括至少兩條平行設置的主橫杆及安裝於兩相鄰主橫杆之間的屏風板,其特點在於相鄰兩主橫杆的相對面均設有楔形凸稜,各主橫杆之間通過兩端部設有外螺紋的長螺杆連接,且各相鄰主橫杆之間的螺杆段套有限位圓管,限位圓管兩端設有與楔形凸稜相吻合的V型燕尾槽,長螺杆通過其兩端的螺帽擰緊逼使各主橫杆的楔形凸稜與限位圓管兩端的V型燕尾槽相緊牴觸而使各主橫杆連接為一體。本實用新型不需採用以往屏風單元兩側經常使用的屏風立柱的結構,使得主橫杆與主橫杆之間的連接更加簡單,屏風的結構更加美觀,同時也防止了主橫杆與主橫杆之間的移動,使連接更加穩定可靠,從而有效保證了屏風結構的穩定可靠性。
文檔編號A47G5/00GK2891861SQ20062005691
公開日2007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4日
發明者陳少生 申請人:陳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