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插頭的電池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01:11:26
專利名稱:帶插頭的電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池,具體涉及一種帶插頭的電池。
背景技術:
電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目前使用的電池大都在需要充電時必須配備特殊的外設充電機或外部加接充電器來對其進行充電,這即增加了生產成本、也增大了電池的體積和重量,使用不便,攜帶也不容易。如果忘帶充電器,還會給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何況這種電池的使用還需要採用盒體或類似座體進行裝載,使得所裝載的電池極性與盒體或類似座體內的彈簧觸片吻合,再經彈簧壓緊對電池進行定位達到放電連接,使用久了彈性變差,吻合的可靠性下降,容易產生電池極性與彈簧觸片接觸不良,影響使用效果。倘若誤裝,嚴重時會造成重大事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帶插頭的電池, 不僅可以直接插在插座上充電,還可以用插頭與外界電連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帶插頭的電池,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充電電池和充放電控制器,殼體外部設置有一凹槽,凹槽上設置有與充放電控制器連通的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並與殼體活動連接,所述凹槽的上面還設有可旋轉的蓋板, 蓋板中間設置有與殼體固定連接的軸心,所述蓋板形狀大小與殼體外形相吻合,旋轉蓋板可使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隱藏於凹槽與蓋板之間或暴露在殼體外。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特徵,所述的凹槽形狀大小與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的形狀大小相匹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特徵,所述的充電電池為聚合物鋰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本實用新型實現後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不需購買額外充電器即可以用電池直接插在插座上充電,同時又可以用電池插頭直接與外界電連接,使電池的連接可靠性得到提高,從而解決了電池極性接觸不良問題,提升了人們使用電池的即時性和便利性。 其結構緊湊、一物多用、佔用空間小、使用方便、便於攜帶、安全可靠、實用性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疊合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外觀圖。圖中1、殼體,2、盒板,3、正極插頭,4、軸心,5、負極插頭,6、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描述。請參見圖1,一種帶插頭的電池,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內部設置有充電電池和充放電控制器,該充電電池為聚合物鋰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殼體1 外部設置有一凹槽6,凹槽6上設置有與充放電控制器連通的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5並與殼體1活動連接,凹槽6形狀大小與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5的形狀大小相匹配。在凹槽6 表面還設有可旋轉的蓋板2,蓋板2中間設置有與殼體1固定連接的軸心4,旋轉蓋板2使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5暴露在殼體1外,將已暴露在殼體1外的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 5直立與所述的殼體1之間形成直角,即可以直接插在插座上充電,也可以用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5直接與外界電連接,使電池電連接的可靠性得到提高。請配合參見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5折合併嵌入凹槽6 內與所述殼體1相平行,旋轉蓋板2使正極插頭3和負極插頭5隱藏於凹槽6與蓋板2之間,蓋板2的形狀大小與殼體1的外形相吻合,蓋板2與殼體1吻合後的形狀為常規電池形狀,其結構緊湊、一物多用。
權利要求1.一種帶插頭的電池,包括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充電電池和充放電控制器,殼體外部設置有一凹槽,凹槽上設置有與充放電控制器連通的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並與殼體活動連接,所述凹槽的上面還設有可旋轉的蓋板,蓋板中間設置有與殼體固定連接的軸心,所述蓋板形狀大小與殼體外形相吻合,旋轉蓋板可使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隱藏於凹槽與蓋板之間或暴露在殼體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插頭的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凹槽形狀大小與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狀大小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插頭的電池,其特徵在於所述充電電池為聚合物鋰電池、 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或磷酸鐵鋰電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插頭的電池,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置有充電電池和充放電控制器,殼體外部設置有一凹槽,凹槽上設置有與充放電控制器連通的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並與殼體活動連接,所述凹槽的上面還設有可旋轉的蓋板,蓋板中間設置有與殼體固定連接的軸心,所述蓋板形狀大小與殼體外形相吻合,旋轉蓋板可使正極插頭和負極插頭隱藏於凹槽與蓋板之間或暴露在殼體外。採用上述的技術方案,不需購買額外充電器即可以用電池直接插在插座上充電,同時又可以用電池插頭直接與外界電連接,使電池的連接可靠性得到提高,從而解決了電池極性接觸不良問題,提升了人們使用電池的即時性和便利性。其結構緊湊、一物多用,佔用空間小,使用方便,便於攜帶,安全可靠,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H01M2/04GK202134637SQ20112029656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8日
發明者陸建益 申請人:陸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