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2023-07-15 04:59:28 3
篇一:《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這段時間我在學習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他給了我許多鼓勵和自信。
在他的眼中教書必須育人,必須把學生培養成學習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努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向上的主體。用孩子心靈深處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顯然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我們不能把學生當做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被動的受管理者,而應該吧他們當做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做實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有血有肉是教育的前提,他用幽默的語言代替了嚴厲,用耐心的提醒讓學生轉變自己的不良習慣。
學校、班集體絕不是製造統一型號、統一規格的升學零件的機器。學校、班集體是將學生載向遠大前程的渡船,是培養學生生命的幼苗在合適的陽光、土壤、肥料、水分中長大的園地,是學生走向社會各個不同崗位的實習場所。
這本《教學工作漫談》,裡面的智慧我又能看到多少呢?值得慢慢品嘗!
篇二:《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現在社會對教師的諸多負面報導,嚴重扭曲教師形象,也使我們教師在工作中多了些不盡人意的事情,多了些的抱怨、牢騷,可有什麼用呢?近段時間,再次拜讀了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感悟良多,是啊,人生中能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
我們工作量,工作壓力大,這種辛苦是別的行業的人所無法體會的,然而,我們的付出與回報卻永遠不成正比,教師的社會地位還日漸降低。可過多的抱怨只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應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做到「眼睛向內,敬業樂業,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我們常說,要學生愛你,要教師先愛學生,可以怎麼樣去愛呢?魏書生對待學生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民主科學的,有血有肉的。他認為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眼前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有利於未來、有利於人類的個性。「
他愛學生,是以博大的胸懷,真摯的愛心去愛;是日復一日、點點滴滴、鍥而不捨地去愛;是實現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愛;是容理解、尊重、關懷、信任地去愛;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愛;是愛一切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愛。
篇三: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張愛菊
再次拿起了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我在思索,我們的工作中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如人意,用一句話來概括,那麼,」用心工作「是我最想說的!
魏老師說,要讓自己要做一個有心人,要隨時思考教學的得與失。一堂課成功了,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有什麼感受;遇到了一點麻煩,是怎麼解決的;遭到了哪些挫折,當時痛苦的程度怎樣,有怎樣的感受。選取一些精彩的東西寫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而要做到這些,就要試著用心!
曾經聽過一些教師比較好的課,當時印象特別深刻,可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或者寫點東西相擁的時候,由於記錄的粗略,大部分都已經忘記了,只好再找執教老師,想把那些細節找回來,然而,教師卻早忘了,當時教師的臨場的」火花「,學生的精彩閃光點,竟沒有一點痕跡留在執教者的心裡,有的連當時列印的教案也沒留。我當時很遺憾,遺憾的不僅是找不到這些有用的教學細節。但也正好解開了心中長時間的一個困惑,為什麼有的教師公開課能上演精彩,隨堂聽課卻會砸鍋,確實在教學上沒有用」心「,只是當任務完成而已。我們成天泡在教學裡的教師,遇到的精彩的東西,肯定是不會少的,遺憾的是我們沒去捕捉。讀了這本書,使我明白這樣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用心工作,用心去捕捉自己在最平凡的工作中那精彩的每一個瞬間,他們好比是一顆顆珍珠,善於捕捉、善於積累,長時間的積澱,會讓我們在教學崗位上不斷成長、日益成熟。
我們真的要實實在在地捧起一些教育教學專著,享受前人積澱了一生的寶貴財富。在前人的睿智中,在和名家對話時,體驗豁然開朗的喜悅;提起筆來,也試著在紙頁上留下點自己的東西。一句話:用心工作,我們能捕捉到更多的精彩瞬間!在教學這個工作崗位上我們會走得更遠、更好!
篇四:《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最近我有幸讀到了一本好書——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覺受益匪淺。在書中,魏老師說,要讓自己要做一個有心人,要隨時思考教學的得與失。一堂課成功了,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體會,有什麼感受;遇到了一點麻煩,是怎麼解決的;遭到了哪些挫折,當時痛苦的程度怎樣,有怎樣的感受。選取一些精彩的東西寫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那些震撼你自己心靈的東西,對讀者也會自然產生強烈的心靈震撼。而要做到這些,就要試著用心經營自己!
我自己也曾經有過幾節講的比較好的課。當我寫東西用的著時候,由於種種原因,很多細節或精彩的部分早就忘了,當時教師的臨場的」火花「,學生精彩的閃光點,竟沒有一點痕跡留存在我的心裡,有的連當時列印的教案也沒有留存。我當時很遺憾,當然遺憾的不僅僅是,找不到這些有用的教學細節。但也正好驗證了長時間的一個困惑,為什麼自己感覺有時課講的很好,但有時卻不怎樣,公開課能上演精彩,隨堂聽課卻會砸鍋,確實是自己在教學上沒有用」心「,只是當任務完成而已。這也許就是我們素質不錯的教師進步不大的原因之一吧!
我們整天都處在教學環境中的教師,遇到的精彩的東西,肯定是不會少的,遺憾的是我們沒去捕捉。我們曾在摸索中有那麼多困惑,那麼多疑慮,沒有去思考。其實我們應該處處留心。可以說世上什麼都能做成學問,何況教學這麼大的事業!看來還得提醒大家記住一句誰都知道的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從積累教學現象、積累自己的感受、積累自己的思考開始,將自己有價值的一串串的閃光的」珍珠「串起來,說不定是一根非常美麗的項鍊。我們要真正用」心「去收集收集這些」珍珠「,去串一串這條項鍊!
不要再被考試盲目地牽著我們的鼻子走,不要再被分數這塊黑布蒙住我們的雙眼、蒙住我們的心靈。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捧起一些教育教學專著,享受享受前人積澱了一生的寶貴財富。
魏老師對己的不斷思索總結,對學生的寬容與引導,才有了我手中的這本《教學工作漫談》,裡面的智慧我又能看到多少、學到多少呢?好書是需要慢慢品嘗的。我感覺教育與我而言,似乎剛剛開始,我要邊聽,邊看,邊學。
篇五:《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現在社會對教師的諸多負面報導,嚴重扭曲教師形象,也使我們教師在工作中多了些不盡人意的事情,多了些的抱怨、牢騷,可有什麼用呢?近段時間,再次拜讀了魏書生的《教學工作漫談》,感悟良多,是啊,人生中能有幾件事情是自己改變得了的,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的心態,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少生氣,少抱怨,快快樂樂的去面對,努力去適應環境、適應社會。
我們工作量,工作壓力大,這種辛苦是別的行業的人所無法體會的,然而,我們的付出與回報卻永遠不成正比,教師的社會地位還日漸降低。可過多的抱怨只能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應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做到?眼睛向內,敬業樂業,提高素質,超越自我。
我們常說,要學生愛你,要教師先愛學生,可以怎麼樣去愛呢?魏書生對待學生的愛是實實在在的,民主科學的,有血有肉的。他認為不僅要教給學生以眼前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有利於未來、有利於人類的個性。
他愛學生,是以博大的胸懷,真摯的愛心去愛;是日復一日、點點滴滴、鍥而不捨地去愛;是實現目中有」人「、心中有」人「、教中有」人「地去愛;是容理解、尊重、關懷、信任地去愛;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地去愛;是愛一切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愛。
在魏書生的眼中也有差生,但他的差生觀是這樣的:」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著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許多老師也」愛「差生,可是他們的愛就愛在一味抓學生的成績,一味給學生壓擔子,一味為學生補課,甚至一味指責其父母和埋怨學生。以至把學生」愛「上了絕路。魏書生卻說?咱們不要埋怨學生難教,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象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醫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給治了,那他的醫療水平不會高。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症的過程中提高的。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他教育學生的時候,是不站在學生的對立面的,讓學生怎樣,或不讓學生怎樣,或訓斥學生,而是站在學生的心裡,站在學生真善美的那面,站在學生積極的一面,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不是在批評指責他,而是在幫助他,關愛他。這樣的愛應該說是非常獨特而又實實在在的,它沒有半點虛偽。
魏書生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對於較為嚴重的錯誤,魏書生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包括疾病名稱、發病時間、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幾個療程這五個部分,然後通過這份心理病歷,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監督之下,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或毛病。對於一般性的錯誤,魏書生則讓學生寫說明書,使用心理描寫的方法,描繪出自己心理活動的三張照片,讓兩種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張照片,犯錯誤前兩種思想是怎麼爭論的;第二張照片,犯錯誤時兩種思想是怎麼交戰的;第三張照片,犯錯誤後兩種思想作何感想。通過寫心理病歷和說明書,學生學會了認識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僅改正了錯誤,還提高了書面表達能力。
魏書生是用愛去澆灌每一棵」幼苗「,但願我們每一個正在三尺講臺的耕耘者,都能象他那樣為教育工作奉獻出愛。
篇六:《教學工作漫談》讀後感
我看了魏書生老師的《教學工作漫談》。我感到魏老師是這樣的一位老師。他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總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敢於實踐,敢於將新思想,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從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位教師應當:博學百家卻不拘泥於書本中的教條,而是善於吸收書中有用的知識為他所用;對學生的個性特點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並能夠有針對性地制定有效地教育教學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從魏書生老師的身上我發現一個好老師要會和學生相處。
俗語謂:嚴師出高徒。嚴厲的老師永遠板著一副面孔。與學生相處久了總是感覺在樓道裡學生遠遠的看見老師就會低頭跑進教室,然後正襟危坐等待老師的到來。在學生看來,老師總是高高在上的,於是學生對老師產生了畏懼心理。反過來看,如果一個老師和學生相處和和睦睦,和學生做朋友,如朋友一般勉勵,那麼他就是一個好教師。荀子曰:」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我想這樣的學生一定會出自一位好教師之教導下。很顯然,魏書生老師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他和學生那種親密又嚴厲的關係是我所羨慕的。
一位優秀的老師對於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學習經歷,不同的知識儲備的學生有一套獨特的教育教學方法。
魏老師對他的學生,就好像一位優秀的雕刻家面對那些形態各異尚未雕刻的璞玉一樣,決不把他們千篇一律地打磨成一個形狀,而是順應其原有的紋理,縝密構思,精雕細琢,揚其長而避其短,善於抓住問題的本質所在,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科學方法,來培養每一個學生;魏老師了解每個學生細微的特點,循循善誘地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可塑的有用之材,這才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必須具備的內在素質和施教魅力。所以我認為魏老師」朽木也會雕「!魏老師在課堂上善於將自己所學到的各個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於對學生的語文知識的教學上使學生對語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優秀的學生學習更上一層樓;甚至一度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學生也愛上了閱讀,連平時不善言辭的幾個學生也能在課堂上積極地舉手。
當我捧著《教學工作漫談》靜心閱讀的時候,魏老師說的一句話,我一直記在腦海裡。」我們不能把學生當做沒有思想、沒有情感的被動的受管理者,而應把他們當做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動發展的個體。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們的意願,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當做是實在在的人,而不是馴服物。「班裡學生能力差異很大,天賦秉性各不相同,有的好動,有的好靜,有的調皮淘氣,有的乖巧伶俐,有的能說會道,有的聰明能幹。作為教師的我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很棒,他們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天堂,有著美好的心靈,有自己的思想、意志、情感。只有認識清楚了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有針對性的去教育每一個學生。
一個好教師要有一雙善於認識學生的慧眼,有了這雙眼睛,就不會被表象所迷惑,就會發現孩子美好的內心。
」思想是行動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思想是人師不竭的魅力。「
讓我們不斷地向書本學習,用知識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進而形成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成為學生心中不可磨滅的」明師「。讓我們向名師學習以其為榜樣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做一個知行合一的老師,推動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