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豆漿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9:44: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廚房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豆漿機。
背景技術:
豆漿機現已成為一種為人們快捷製作豆漿的小型食品機械,其製作豆漿的過程一般包括加熱、粉碎碾磨打漿、煮漿等步驟。現有的豆漿機經過這些步驟所製作的豆漿,實為豆漿與豆渣的混合物,豆渣為固體小顆粒,懸浮在豆漿中,豆渣的營養成份低,且口感差,嚴重影響豆漿的口感,且現有豆渣與豆漿分離複雜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漿渣分離效率低,且分離後豆渣中豆漿殘留高的缺點,以及分離複雜麻煩等缺點,提供一種多功能豆漿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豆漿機,主要包括機頭和杯體,所述機頭包括提手、觸控界面、電源插頭、電動機定時控制器、防溢電極、電動機、網罩及刀片組件,所述觸控界面的輸出端同時與電動機定時控制器和加熱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電動機定時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電動機連接,從而控制豆漿的研磨,所述提手安裝在機頭的最頂部,是一個弓形提手,所述電源插頭設置在提手側邊,所述防溢電極安裝在機頭背面的側邊,所述網罩包裹刀片組件安裝,所述刀片組件包括刀軸、刀頭、固定螺母、切齒、碎齒及磨齒,所述電動機通過刀軸與刀頭連接,且末端通過固定螺母來固定刀片,所述刀頭的一側邊緣安裝切齒,另一側邊緣安裝碎齒,中間設置磨齒,所述杯體包括把手、內膽、加熱裝置、加熱控制器及溫度傳感器,所述內膽安裝在杯體內部,所述溫度傳感器安裝在內膽底部中央位置,且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溫度控制器輸入端連接,所述溫度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加熱裝置連接,從而控制豆漿的加熱,所述把手安裝杯體外表面的一側。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觸控界面設置米粥、迷糊、幹/溼豆、西式濃湯及綠豆沙功能指示燈,還設置了加熱鍵、研磨鍵、定時鍵、時間加鍵及時間減鍵,所述觸控見面採用LED顯示界面、觸摸按鍵操控。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刀片組件在刀頭兩側邊緣位置分別設置了切齒和碎齒,所述切齒成波浪狀排列在刀頭一側邊緣,所述碎齒成凸起狀設置在刀頭的另一側邊緣,且靠近磨齒的一邊凸起高,靠近邊緣的一側凸起低,形成一定坡度,所述磨齒內設凸起和嵌入體,且嵌入體嵌入在刀頭內部。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加熱控制器內設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和溫度檢測電路。所述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可以控制加熱裝置定時加熱,電路如圖4所示,虛線框內為帶鬧聲響功能的四指針石英鐘,B為鍾內訊響器,A為光電耦合器,它將交流電與石英鐘電路隔離開來,以防止用戶操作石英鐘時發生觸電事故!當石英鐘按照主人事先設定的時間發出鬧「鈴」時,電磁訊響器B兩端的部分報鬧電信號,經限流電阻器R1加至A的第①、②腳,使A內藏發光管點亮.對應光敏管由原來的截止狀態轉為導通狀態,VS獲得觸發電流導通。於是C2通過K的線圈L1快速放電,放電電流使K吸合,由其觸點KH接通電熱水器電源。C2放電結束後,由於u R4輸出電流(實測<0.44mA)小於VS最小維持導通電流。故VS自行關斷,但K卻依靠內部磁鐵保持「鎖存」,實現了電熱水器無人操作定時自動通電加熱水。主人回家洗澡前,只須按動SB,就會使K線圈L2獲得同樣大小的脈衝功率而使觸點KH釋放,從而自動斷開電熱水器電源。所述溫度檢測電路能夠檢測加熱豆漿的溫度,如圖5所示,當有水存在時,溫度檢測器就用兩個電晶體和一個變換器來發出報警聲。電晶體Q1構成晶控振蕩器,用壓電變換器XDC(它包括兩個壓電晶體區)的一部分為晶體。變換器有三根獨立的引線,每個晶體上連一根引線,而第三根引線則是兩個晶體的公共引線。 較小的內部晶體區設定為工作頻率,而較大的部件則由Q1驅動,一提供大的音頻輸出。要使pnp電晶體導通,pnp電晶體Q2也必須導通,要想通過加正常偏置的方法令電晶體Q2導通,只需在Q2的集電極至Q1之間接一個電阻,這對Q2的基極加上一個負偏壓,所用的電阻即是待測的水,水使Q2導通,Q2又使Q1導通,結果當水接觸探頭時,交換器便發出響亮的聲音。首先是加熱裝置持續加熱,當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溫度傳感器將檢測數據傳感器給定時加熱控制器,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啟動繼續加熱固定時間。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電動機定時控制器內設定時控制電路。如圖5所示,所述定時控制電路可以對電動機運行時間進行控制,可以設定固定時間。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機頭採用304不鏽鋼材質,密封包裹安裝。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杯體採用雙層杯體,內層為內膽,且採用304不鏽鋼材質,外層採用彩鋼覆膜。
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溫度傳感器採用歐姆龍溫度傳感器。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方便,不僅有效的解決了豆漿中殘留豆渣過多和豆渣顆粒過大的問題,同時加熱裝置可以對磨好的豆漿進行加熱,如果將刀片組件中的磨齒卸下還可以榨果汁,充分展現了豆漿的多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刀片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磨齒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溫度控制器的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圖。
圖5為溫度控制器的溫度檢測電路圖。
圖6為電動機控制器的定時控制電路圖。
圖中:1-機頭;2-杯體;3-提手;4-觸控界面;5-電源插頭;6-電動機定時控制器;7-防溢電極;8-電動機;9-網罩;10-刀片組件;11-刀軸12-刀頭;13-固定螺母;14-切齒;15-碎齒;16-磨齒;17-把手;18-內膽;19-加熱裝置;20-加熱控制器;21-溫度傳感器;22-凸起;23-嵌入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一種多功能豆漿機,主要包括機頭1和杯體2,所述機頭1包括提手3、觸控界面4、電源插頭5、電動機定時控制器6、防溢電極7、電動機8、網罩9及刀片組件10,所述觸控界面4的輸出端同時與電動機8定時控制器和加熱控制器20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電動機定時控制器6的輸出端與電動機8連接,從而控制豆漿的研磨,所述提手3安裝在機頭1的最頂部,是一個弓形提手,所述電源插頭5設置在提手3側邊,所述防溢電極7安裝在機頭1背面的側邊,所述網罩9包裹刀片組件10安裝,所述刀片組件10包括刀軸11、刀頭12、固定螺母13、切齒14、碎齒15及磨齒16,所述電動機8通過刀軸11與刀頭12連接,且末端通過固定螺母13來固定刀頭12,所述刀頭12的一側邊緣安裝切齒14,另一側邊緣安裝碎齒15,中間設置磨齒16,所述杯體2包括把手17、內膽18、加熱裝置19、加熱控制器20及溫度傳感器21,所述內膽18安裝在杯體2內部,所述溫度傳感器21安裝在內膽18底部中央位置,且溫度傳感器21的輸出端與溫度控制器20輸入端連接,所述溫度控制器20的輸出端與加熱裝置19連接,從而控制豆漿的加熱,所述把手17安裝杯體2外表面的一側,所述磨齒包括凸起22和嵌入體23。
進一步,所述觸控界面4設置米粥、迷糊、幹/溼豆、西式濃湯及綠豆沙功能指示燈,還設置了加熱鍵、研磨鍵、定時鍵、時間加鍵及時間減鍵,所述觸控見面採用LED顯示界面、觸摸按鍵操控。
進一步,所述刀片組件10在刀頭12兩側邊緣位置分別設置了切齒14和碎齒15,所述切齒14成波浪狀排列在刀頭一側邊緣,所述碎齒15成凸起狀設置在刀頭的另一側邊緣,且靠近磨齒的一邊凸起高,靠近邊緣的一側凸起低,形成一定坡度,所述磨齒16內設凸起22和嵌入體23,且嵌入體23嵌入在刀頭12內部。
進一步,所述溫度控制器20內設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和溫度檢測電路。所述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可以控制加熱裝置定時加熱,電路如圖4所示,虛線框內為帶鬧聲響功能的四指針石英鐘,B為鍾內訊響器,A為光電耦合器,它將交流電與石英鐘電路隔離開來,以防止用戶操作石英鐘時發生觸電事故!當石英鐘按照主人事先設定的時間發出鬧「鈴」時,電磁訊響器B兩端的部分報鬧電信號,經限流電阻器R1加至A的第①、②腳,使A內藏發光管點亮.對應光敏管由原來的截止狀態轉為導通狀態,VS獲得觸發電流導通。於是C2通過K的線圈L1快速放電,放電電流使K吸合,由其觸點KH接通電熱水器電源。C2放電結束後,由於u R4輸出電流(實測<0.44mA)小於VS最小維持導通電流。故VS自行關斷,但K卻依靠內部磁鐵保持「鎖存」,實現了電熱水器無人操作定時自動通電加熱水。主人回家洗澡前,只須按動SB,就會使K線圈L2獲得同樣大小的脈衝功率而使觸點KH釋放,從而自動斷開電熱水器電源。所述溫度檢測電路能夠檢測加熱豆漿的溫度,如圖5所示,當有水存在時,溫度檢測器就用兩個電晶體和一個變換器來發出報警聲。電晶體Q1構成晶控振蕩器,用壓電變換器XDC(它包括兩個壓電晶體區)的一部分為晶體。變換器有三根獨立的引線,每個晶體上連一根引線,而第三根引線則是兩個晶體的公共引線。較小的內部晶體區設定為工作頻率,而較大的部件則由Q1驅動,一提供大的音頻輸出。要使pnp電晶體導通,pnp電晶體Q2也必須導通,要想通過加正常偏置的方法令電晶體Q2導通,只需在Q2的集電極至Q1之間接一個電阻,這對Q2的基極加上一個負偏壓,所用的電阻即是待測的水,水使Q2導通,Q2又使Q1導通,結果當水接觸探頭時,交換器便發出響亮的聲音。首先是加熱裝置持續加熱,當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溫度傳感器21將檢測數據傳感器給定時溫度控制器,定時加熱控制電路啟動繼續加熱固定時間。
進一步,所述電動機控制器6內設定時控制電路。如圖5所示,所述定時控制電路可以對電動機運行時間進行控制,可以設定固定時間。
進一步,所述機頭採用304不鏽鋼材質,密封包裹安裝。
進一步,所述杯體採用雙層杯體,內層為內膽,且採用304不鏽鋼材質,外層採用彩鋼覆膜。
進一步,所述溫度傳感器採用歐姆龍溫度傳感器。
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操作簡單方便,有效縮短了豆漿研磨的時間,同時是都豆子研磨更加充分。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發明的教導,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對實施方式所進行的改變、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