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明目聰耳酒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7:41:26 1
一種明目聰耳酒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明目聰耳酒劑,由核桃仁、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組成。本發明中藥配方的優點是:集核桃仁、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之功效於一體,互補互利,相互作用,進一步調和及改善各方之功效,使之具有明目聰耳功能,同時原料成本低,取材容易。
【專利說明】—種明目聰耳酒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明目聰耳酒劑。
【背景技術】
[0002]中醫藥學理論和民間實踐證明:酒能夠將許多中藥材的有效成分溶解,並藉助於酒的活血行血功能,使藥力更快到達病源。而且酒本身也是一種藥物,有暢通血脈、散瘀活血、祛風散寒、消冷積、醫胃寒、提精神和引藥上行、助藥之力等功效,所以酒和藥結合在一起,可以增強藥效。藥酒的配製方法較多,家庭中常用冷浸法。研製出一種益肝補腎、明目聰耳的酒劑,主治肝腎虛虧、耳聾目暗、腰酸耳鳴、精神疲憊等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明目聰耳酒劑。
[0004]本發明是由核桃仁、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組成,其中,核桃仁45-50克,五味子35-40克,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各30-35克,將以上藥材研成粗末,放入紗布袋中,縫口,密封浸泡在盛有1000毫升的葡萄酒的容器內,每日振搖數下,7-10天後啟封,過濾去渣,加入常溫純淨水1000毫升,混勻即成,每日兩次,每次10毫升,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
[0005]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記述,核桃仁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處三焦,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咳,腰腳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腸風」等功效。《日華子本草》論及五味子:明目,暖水髒,治風,下氣,消食,霍亂轉筋,痃癖奔豚冷氣,消水腫,反胃,心腹氣脹,止渴,除煩熱,解酒毒,壯筋骨。覆盆子果實酸甜可口,有「黃金水果」的美譽,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鉀、鎂等營養元素以及大量纖維。覆盆子為收澀藥,補腎藥;具有補肝益腎,固精縮尿,明目等功效。據《本草新編》記載,巴戟天作為補益藥為補腎要劑。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精不足,骨軟無力,頭暈耳鳴。腎藏精,為先天之本。腎中的精氣,是機體生命活動之本。肉蓯蓉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功效。《本經》論及遠志:主咳逆傷中,補不足,除邪氣,利九竅,益智慧,耳目聰明,不忘,強志倍力。山茱萸用於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耳鳴,腰酸。本發明中藥配方的優點是:集核桃仁、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之功效於一體,互補互利,相互作用,進一步調和及改善各方之功效,使之具有明目聰耳功能,同時原料成本低,取材容易。
【具體實施方式】
[0006]取核桃仁50克,五味子40克,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各30克,將以上藥材研成粗末,放入紗布袋中,縫口,密封浸泡在盛有1000毫升的葡萄酒的容器內,每日振搖數下,7-10天後啟封,過濾去渣,加入常溫純淨水1000毫升,混勻即成,每日兩次,每次IO毫升,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
【權利要求】
1.一種明目聰耳酒劑,其特徵是:由核桃仁、五味子、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組成,其中,核桃仁45-50克,五味子35-40克,覆盆子、巴戟天、肉蓯蓉、遠志和山萸肉各30-35克,將以上藥材研成粗末,放入紗布袋中,縫口,密封浸泡在盛有1000毫升的葡萄酒的容器內,每日振搖數下,7-10天後啟封,過濾去渣,加入常溫純淨水1000毫升,混勻即成,每日兩次, 每次10毫升,感冒發熱、潰瘍病、呼吸道疾病及肝病患者忌服。
【文檔編號】C12G1/00GK104004613SQ201410206347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6日
【發明者】季正紅 申請人:季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