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溶藥針頭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7:30:16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安全溶藥針頭。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靜脈輸液前,首先要進對粉劑藥物進行溶解、稀釋和混合,配製輸液液體。進行上述操作,一般是使用帶針頭的注射器來完成。我們還知道,用來盛裝藥劑的藥瓶的封口瓶塞大多為橡膠製品,從瓶中抽取出液體藥物或溶解粉劑藥物的注射器針頭必須穿刺封口的橡膠塞。而目前市場上一次性使用溶藥針頭的針尖大多為帶鋒利內刃的斜面針尖,斜面針尖斜面的傾斜角為9°-17°。當其穿過封口橡膠塞時,鋒利的內刃會切削下微小的橡膠屑,這些橡膠屑在注射器抽吸過程中混入藥液中,從而對患者的靜脈輸液造成嚴重健康危害,或存留於針管中而造成堵塞。
目前市場上也有一次性使用側孔溶藥針,如ZL 2006200497956公開了一種配液針頭,該針頭的前端為實心圓錐狀的針尖,原處於針尖部位的孔改開在靠近圓錐尾部的管側面,中部為細圓管,尾部為針頭套。這樣,針尖無孔,可以避免溶藥穿刺時,切削橡膠塞。但是,由於側孔溶藥針的針尖的加工是冷擠壓成型,側孔採用衝切加工。側孔成型後,針管內側孔前端及圓錐形針尖內會存在一定的空間。側孔溶藥針加工完成後,清洗過程會造成汙物滯留在針尖內部,很難清洗乾淨。這樣,這個空間就可能成為「一個藏汙納垢的空間」。所以,現有的側孔溶藥針也存在這很大的安全隱患,可能會對患者的靜脈輸液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加工、清洗方便,安全衛生,能夠避免溶藥穿刺切削橡膠塞的安全溶藥針頭。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安全溶藥針頭,其包括針管、針座,所述針管前端加工有斜面針尖,所述斜面針尖的斜刃面前部和側部為針尖外刃,後部為針尖內刃,其特徵在於:所述針管上設有壓迫針尖內刃凹陷的弧面。
進一步,所述針管上的弧面為軸向錐型凹弧面。
進一步,所述針尖內刃呈凹弧形,並向針管軸向中心凹陷。所述針尖內刃向針管軸向中心凹陷的最大深度不超過針管孔徑的1/3。
進一步,所述斜面針尖的斜面傾斜角為18°-26°。
本實用新型安全溶藥針頭採用上述組成結構,所述針管上設有壓迫針尖內刃凹陷的弧面。所述針尖內刃呈凹弧形,並向針管軸向中心凹陷。這樣,針頭穿刺橡膠塞時,針尖外刃在切割橡膠塞後,該針尖內刃接觸不到橡膠塞切孔邊緣,不會繼續切割橡膠塞。從而避免了整個溶藥針頭刺進橡膠塞時切割產生微小的橡膠屑。對照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加工、清洗方便,安全衛生,成本低,能夠避免溶藥穿刺切削橡膠塞產生微小的橡膠屑,確保溶藥安全。是一種理想的安全溶藥針頭。其與注射器配合使用,適於輸液前溶解粉狀藥物和合成配製輸液液體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組成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剖視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是:1.針管,2.針座,11.斜面針尖,12.弧面,111.針尖內刃,112.針尖外刃。
具體實施方式
從圖1、圖2、圖3中可以看出,一種安全溶藥針頭,其包括針管1、針座2。針管1為通孔結構,後部與針座5安裝固定。所述針管端加工有斜面針尖11,所述斜面針尖11的斜刃面為封閉的環形,其前部和側部為針尖外刃112,後部為針尖內刃111。穿刺橡膠塞時,通過針尖外刃112切割橡膠塞實現穿刺。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所述針管1上設有壓迫針尖內刃111凹陷的弧面12。進一步,所述針管上的弧面12為軸向錐型凹弧面。其是衝壓或擠壓成型。
進一步,所述針尖內刃111呈凹弧形,並向針管軸向中心凹陷。所述針尖內刃111向針管軸向中心凹陷的最大深度不超過針管孔徑的1/3。這樣,弧面12將針尖內刃111壓迫彎曲至置針管內,既可保證凹陷的針尖內刃111接觸不到橡膠塞切孔邊緣,又可保證針管和針尖溶藥的暢通。
進一步,所述斜面針尖11的斜面傾斜角為18°-26°。其大於現有斜面針頭的角度,便於針管上的弧面12的衝壓或擠壓成型,實現針尖內刃111的加工內陷。成型後,針頭又可順利進行穿刺操作。
本實用新型安全溶藥針頭採用上述組成結構,所述針管1上設有壓迫針尖內刃凹陷的弧面12。所述針尖內刃111向針管軸向中心凹陷。這樣,針頭穿刺橡膠塞時,針尖外刃112在切割橡膠塞後,由於弧面12將針尖內刃111彎曲置針管內,所以在針頭刺進橡膠塞時,針尖內刃111接觸不到橡膠塞切孔邊緣,不會繼續切割橡膠塞。因此,針尖內刃就不會切削產生橡膠屑。從而避免了整個溶藥針頭刺進橡膠塞時切割產生微小的橡膠屑。同時,由於整個針管和針尖是暢通的,便於清洗,針尖內壁不會像側孔針那樣滯留汙漬。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加工、清洗方便,安全衛生,成本低,能夠避免溶藥穿刺切削橡膠塞產生微小的橡膠屑,確保溶藥安全,是一種理想的安全溶藥針頭。其與注射器配合使用,適於輸液前溶解粉狀藥物和合成配製輸液液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