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1 18:10:51 1
專利名稱: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0002]背景技術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築工程機械化程度也得到顯著提高, 各種地面平整機也逐漸替代了長期靠人工進行地面平整的原始方式。[0003]但是現有的刮鏟大都裝置在行走機械的前端,一是平整功能不易控制,功力消耗 量大,二是價格昂貴,增加了生產成本。[0004]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原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時存在的弊端,提供了一 種裝置在拖拉機前後輪中部,實現活動旋轉調節,平整效果好,使用方便的建築工地地面平 整機。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其拖拉機大行走輪I裝置在拖拉機後輪軸上,柴油發 動機3裝置在底盤4上,小行走輪2通過拱形架5和底盤4活動連接,兩液壓杆10通過萬 向節及連杆13設置在拱形架5左上端,拱形架5下端和旋轉支架7連接,旋轉支架7下端 設置刮鏟12,平衡杆6左端和旋轉支架7及升降調節架8活動連接,右端連接小行走輪2的 橫梁。[0005]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由於設計了拱形架及活動旋轉液壓調節結構,利用拖拉機 功力,在行走中對建築工地不平整地面進行平整,提高了平整精度,平整效果好,且可隨意 改變方向,使用方便,節約能源。[0006]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0007]圖2是圖1的右視圖[0008]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其拖拉機大行走輪I裝置在拖拉機後輪軸上,柴 油發動機3裝置在底盤4上,小行走輪2通過拱形架5和底盤4活動連接,兩液壓杆10通 過萬向節及連杆13設置在拱形架5左上端,拱形架5下端和旋轉支架7連接,旋轉支架7 下端設置刮鏟12,平衡杆6左端和旋轉支架7及升降調節架8活動連接,右端連接小行走輪 2的橫梁。[0009]如圖1、圖2所示,所述的旋轉支架7中部設置液壓旋轉油缸9,左上端設置連接萬 向節11,且和液壓杆10的下端活動連接。[0010]如圖1、圖2所示,所述的液壓杆10和連杆13為活動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它包括拖拉機大行走輪(I)裝置在拖拉機後輪軸上,柴油發動機(3)裝置在底盤(4)上,小行走輪(2)通過拱形架(5)和底盤(4)活動連接,其特徵在於兩液壓杆(10)通過萬向節及連杆(13)設置在拱形架(5)左上端,拱形架(5)下端和旋轉支架(7)連接,旋轉支架(7)下端設置刮鏟(12),平衡杆(6)左端和旋轉支架(7)及升降調節架(8)活動連接,右端連接小行走輪(2)的橫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旋轉支架(7)中部設置液壓旋轉油缸(9),左上端設置連接萬向節(11),且和液壓杆(10)的下端活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液壓杆(10)和連杆(13)為活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築工地地面平整機。其拖拉機大行走輪(1)裝置在拖拉機後輪軸上,柴油發動機(3)裝置在底盤(4)上,小行走輪(2)通過拱形架(5)和底盤(4)活動連接,兩液壓杆(10)通過萬向節及連杆(13)設置在拱形架(5)左上端,拱形架(5)下端和旋轉支架(7)連接,旋轉支架(7)下端設置刮鏟(12),平衡杆(6)左端和旋轉支架(7)及升降調節架(8)活動連接,右端連接小行走輪(2)的橫梁。由於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拱形架及活動旋轉液壓調節結構,利用拖拉機功力,在行走中對建築工地不平整地面進行平整,提高了平整精度,平整效果好,且可隨意改變方向,使用方便,節約能源。
文檔編號E02F3/815GK202881996SQ20122058016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
發明者蘇紅豔 申請人:鶴壁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