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1:45:36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冶金鑄造業,特別涉及轉爐設備用於水冷式鑄鐵爐口的一種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煉鋼企業對煉鋼轉爐成本、效率、安全性要求的不斷提高,新型的水冷式鑄鐵爐口逐步取代水箱式鋼結構爐口,成為轉爐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提高爐口壽命,水冷式鑄鐵爐口對鑄入的水管的位置要求和形狀有極高要求,因此控制水管在鑄件中的位置,使得爐口冷卻效果達到設計要求,同時又要滿足複雜的水管走向,不影響產品的內在質量,因此設計一種合適的水管固定裝置對鑄鐵爐口具有重要意義。
設計部門根據鑄鐵爐口的形狀、工作狀況,設計不同的水管形式,為了保證水管在鑄造後仍處於圖紙所要求的位置,必須通過固定裝置,控制水管的漂移。
目前水管的固定裝置採用外置型,即固定裝置部分埋設在型砂中,其餘部分深入型腔內固定冷卻水管,這種裝置屬於前設定,需要在模具上開孔,對模具要求高,且位置無法調節;同時容易在鑄件表面產生鑄造缺陷。
外置式固定裝置帶來的不足,無法滿足日益提高的產品質量要求,因此需要採取一種新的固定水管的方法,能在確保冷卻水管處在鑄件中的位置並控制其漂移的同時,又能避免外置式固定裝置帶來的鑄造缺陷。有鑑於此,該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於研發一種改進的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進的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它兼顧了以上所述的固定水管的要求,既能在確保冷卻水管處在鑄件中的位置並控制其漂移,又能避免現有的外置式固定裝置帶來的鑄造缺陷,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設計成帶有兩條平行臂的長夾形狀,在兩條平行臂的起始部設置相互連接的固緊螺栓,在兩條平行臂的中部外邊分別設置頂塊;
所述固定裝置內置於砂型型腔內,冷卻水管兩根一組交錯地固定在固定裝置的兩條平行臂的中間,兩根冷卻水管的安置位置設有間距,在兩條平行臂外邊分別設置的頂塊支撐於型腔的上面和下面,形成防漂移結構。
所述連接兩條平行臂的固緊螺栓連接處設為橢圓孔,用以根據冷卻水管間距調節平行臂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的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的上下帶有防止漂移設計,水管兩根一組交錯進行固定,使得水管的位置尺寸精度可以達到±5mm範圍內,能夠滿足鑄鐵爐口對冷卻管位置精度的要求,提高鑄鐵爐口不同位置的冷卻均勻性,從而延長鑄鐵爐口的使用壽命。
由於這種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完全設置在鑄鐵爐口的內部,只要在裝置的厚薄或粗細上進行合理控制,便能夠使得鑄入部分與鐵液完全結合,不會在產品表面或內部形成缺陷。
同時,這種水管固定裝置屬於後設置形式,對模具的要求簡單。在產品造型時進行安裝,同時螺栓連接處為橢圓孔,可以根據水管間距調節長度,又可根據水管的形式,調節固定裝置的數量,使得設置更靈活,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為固定裝置,2為砂型,3為冷卻水管,4為型腔,11為固緊螺栓,12為頂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參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1設計成帶有兩條平行臂的長夾形狀,在兩條平行臂的起始部設置相互連接的固緊螺栓11,在兩條平行臂的中部外邊分別設置頂塊12。
固定裝置1內置於砂型2型腔4內,冷卻水管3兩根一組交錯地固定在固定裝置1的兩條平行臂的中間,兩根冷卻水管3的安置位置設有間距。在兩條平行臂外邊分別設置頂塊12,上下頂塊12分別支撐於型腔4的上面和下面,形成防漂移結構。
連接兩條平行臂的固緊螺栓11連接處設為橢圓孔,可以根據冷卻水管3間距調節平行臂的長度;還可以根據冷卻水管3的形式,調節固定裝置1的數量,使得設置更靈活,操作簡便。
綜上所述,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內置式水管固定裝置,既能在確保冷卻水管處在鑄件中的位置並控制其漂移,又能避免現有的外置式固定裝置帶來的鑄造缺陷,使用方便。
當然,本技術領域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等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