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0:46: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煉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公開號104651623A公開了一種廢雜銅冶煉爐,廢雜銅冶煉設備製造技術領域,包括有爐體和罩在所述爐體外的集煙罩,所述爐體連接有一個驅動所述爐體繞橫軸旋轉的側傾驅動裝置,在所述集煙罩的一側斜置有一根一端伸入所述集煙罩內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於所述集煙罩外的一端設有鉸接有的加料鬥蓋板的加料鬥;在所述爐體一側設有爐體側傾位置限位開關,但該冶煉爐的爐膛中燃燒不充分、不利於冶煉。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該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解決了爐膛燃燒不充分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包括爐膛和爐牆,所述爐牆開設有波浪形進風眼,所述波浪形進風眼的進口端連接有風機,所述波浪形進風眼的出口端與爐膛相貫通,所述爐牆的外表面設有鈦合金層。
其中,所述冶煉爐設有用於測量爐膛內溫度的測溫儀。
其中,所述冶煉爐上設有根據測溫儀測量的溫度信號調節風機功率的控制裝置。
其中,所述爐膛的上半部分為熱煙氣室。
其中,所述波浪形進風眼的內壁為內螺旋狀。
其中,所述爐牆的內壁設有耐火層。
其中,所述鈦合金的厚度為10~30μm,例如可以為10μm、12μm、14μm、16μm、18μm或20μm等,優選12~20μ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包括爐膛和爐牆,所述所述爐牆開設有波浪形進風眼,所述波浪形進風眼的進口端連接有風機,所述波浪形進風眼的出口端與爐膛相貫通,所述爐牆的外表面設有鈦合金層。波浪形進風眼可以改變了氣流的運動方向,使得爐膛內汙泥充分燃燒,以及保障了爐底與氧氣充分接觸,風機能夠增大進入爐膛的氣流量,保障了爐膛中氧氣的供應,鈦合金具有強度高、耐蝕性好和耐熱性高性能,提高冶煉爐的強度和耐腐蝕性能;本實用新型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可以使得爐膛內汙泥得到充分燃燒,以及保障了爐底與氧氣充分接觸,並提高了強度和耐腐蝕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示如下:
1-爐膛、2-爐牆、3-波浪形進風眼、4-爐底、5-熱煙氣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本實施例一種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包括爐膛1和爐牆2,所述所述爐牆2開設有波浪形進風眼3,所述波浪形進風眼3的進口端連接有風機,所述波浪形進風眼3的出口端與爐膛1相貫通,所述爐牆2的外表面設有鈦合金層。
本實施的冶煉爐中波浪形進風眼3可以改變了氣流的運動方向,使得爐膛1內汙泥充分燃燒,以及保障了爐底4與氧氣充分接觸,風機能夠增大進入爐膛1的氣流量,保障了爐膛1中氧氣的供應,鈦合金具有強度高、耐蝕性好和耐熱性高性能,提高冶煉爐的強度和耐腐蝕性能;本實用新型利於汙泥充分燃燒的冶煉爐可以使得爐膛1內汙泥得到充分燃燒,以及保障了爐底4與氧氣充分接觸,並提高了強度和耐腐蝕性能。
作為另外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冶煉爐設有用於測量爐膛1內溫度的測溫儀,冶煉爐上設有根據測溫儀測量的溫度信號調節風機功率的控制裝置。本實施例測溫儀可對爐膛1內燃燒溫度進行實時監控,當溫度較低,爐膛1燃燒不充分時,測溫儀感應到該信號並傳遞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增大風機的功率,使得有更多的氣流和氧氣進入爐膛1中,使得爐膛1內汙泥進一步得到充分燃燒,以及保障了爐底4與氧氣充分接觸。
爐膛1的上半部分為熱煙氣室5,波浪形進風眼3的內壁為內螺旋狀,爐牆2的內壁設有耐火層,熱煙氣室5可以將煙氣的熱量傳遞給爐底4的汙泥,並減低煙氣的溫度,減少熱量損失;波浪形進風眼3的內壁為內螺旋狀,有利於氣流形成螺旋氣流,進入爐膛1內利於氣流的擴散,進一步使得汙泥與氧氣充分接觸,充分燃燒,以及保障了爐底4與氧氣充分接觸;耐火層的保障了冶煉爐的耐熱、耐火性能。
所述鈦合金的厚度為10~30μm,例如可以為10μm、12μm、14μm、16μm、18μm或20μm等,優選12~20μm。
申請人聲明,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詳細結構特徵以及施工方法,但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詳細結構特徵以及施工方法,即不意味著本實用新型必須依賴上述詳細結構特徵以及施工方法才能實施。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了,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改進,對本實用新型所選用部件的等效替換以及輔助部件的增加、具體方式的選擇等,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和公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