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氣式氣囊鼻腔止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6:36:26 1
專利名稱:通氣式氣囊鼻腔止血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鼻腔止血目的的醫療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維持鼻道正常通氣的氣囊式鼻腔止血裝置。
鼻出血(鼻衄)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常見的臨床症狀。在耳鼻喉科臨床上,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鼻出血,都無例外地進行鼻腔填塞,由此達到止血目的。傳統的鼻腔填塞法包括使用凡士林紗布條、碘仿紗布條或明膠海綿堵塞鼻腔或前鼻道出血部位,以及使用水囊、氣囊等壓迫局部血管以阻止出血。
然而,這些傳統鼻腔填塞法的一個最大缺點是,由於鼻腔阻塞、病人不得不在長時間填塞止血期間張口呼吸,從而造成口乾舌燥,夜不能眠,以至反覆性頭痛等痛苦。另外,倘若堵塞方法不妥,則不僅不能達到止血目的,甚至還可能造成人為的局部損傷或新的出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的鼻腔止血裝置。它不僅能起到鼻腔止血作用,又能保持鼻部正常呼吸。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由保持正常經鼻呼吸的通氣管,包繞在通氣管外圍的氣囊,通過連接管與充氣活塞相連,充氣活塞由活塞氣囊連接活塞外殼,殼內裝有活塞杆,杆上套有活塞密封圈及彈簧,充氣活寒上端是活塞接頭組成。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止血裝置在未充氣狀態時的摸式結構圖2、是本實用新型止血裝置在氣囊充氣狀態時的摸式結構圖3、用於鼻後孔充氣填塞的本實用新型止血裝置的另一個實施方案圈4、本實用新型止血裝置中充氣活塞的細部結構圖中1、通氣管 2、氣囊 3、連接管 4、充氣活塞5、活塞氣囊 6、活塞彈簧 7、活塞密封圈 8、活塞接頭 9、活塞殼 10、活塞杆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止血裝置在未充氣狀態時的模式結構圖,其中(1)足將被插入鼻腔內的通氣管,(2)是包繞在通氣管外的氣囊,(3)是連接充氣活塞和通氣管的可柔曲的導管,(4)是充氣活塞。
圖2是本實用新型止血裝置在氣囊充氣狀態時的模式結構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連接管(3)固定於硬質通氣管的內或外表面上,並有一開口與氣囊的內腔相通,如果連接管附著於通氣管則該導管的開口穿過硬質通氣管管壁後與氣囊內腔相連,從而保證在藉助注射器通過充氣活塞充入氣體時,使氣體完全充入通氣管外圍的氣囊囊腔內,而不至於從通氣管漏失。
圖3顯示用於鼻後孔充氣堵塞的本實用新型止血裝置的另一個實施方案,所示裝置同樣由通氣管,氣囊,充氣活塞和連接導管四個部分組成,基特徵是通氣管較長,可跨越外鼻孔至整個鼻腔的整個距離,且氣囊固定在通氣管的最遠端,約佔通氣管總長度的三分之一部分,該改進裝置可用以填塞鼻後孔部位出血點。
圖4顯示本實用新型止血裝置中充氣活塞的細部結構,其中充氣活塞由活塞氣囊連接活塞外殼(9),殼內裝有活塞杆(10),杆上套有活塞密封圈(7),及彈簧(6),充氣活塞上端是由活塞接頭(8)組成。
通過活塞的開放,可進行放氣與充氣,關閉活塞,可防止氣體溢出,從而起到維持氣囊內氣體壓力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止血裝置由通氣管、氣囊,充氣活塞和充氣活塞與通氣間的連接導管的材料最好是有適當硬度的塑料材料,但也可以使用橡膠或金屬材料。充氣活塞可用塑料或玻璃材料製成,其一瑞與連接導管密接,另一端即進氣口則可套接用於注射氣體的注射器。
通氣管的長度一般為大約65至8O毫米。管腔內徑一般約為3至5毫米,用於兒童的止血裝置則該內徑應小於3毫米。
包繞通氣管的氣囊的大小可以有所不同,如佔通氣管的三分之一長度至佔通氣管的全長度。本實用新型裝置可用於阻止各種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包括鼻前庭、鼻腔及鼻後孔部位的出血。使用時先將通氣管(1),經鼻孔插入病人鼻腔,然後將注射器接到充氣活塞的接頭(8)上,向前輕椎活塞杆(10)活塞密封圈(7)打開,注入氣體,活塞氣囊(5)降起,氣體經塑料連接導管,(3)進入氣囊(2),氣囊充氣後隆起充滿鼻腔,一般充氣5至8亳升。
維持預定時間,充氣後,以期達到鼻腔或鼻後孔止血目的。
停止使用時,用細棍壓迫活塞邊緣,氣體放出,止血管與鼻腔自然脫離,即可從病人鼻腔中取出。
與傳統的鼻腔止血方法相比,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氣囊止血裝置具有多種優點。首先,在實施止血時可保持呼吸道通暢,即使病人又出現新的出血,堵塞了鼻腔,易隨時取出阻塞物。其次在撤出氣囊時,由於氣囊柔軟光滑,能從鼻腔自然脫離,避免了新的出血疼痛。(紗條填塞後,如出現鼻部有新的出血,需醫生取出紗布,重新填塞,反覆的鼻腔填塞易造成鼻黏膜的新創傷,有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再者可以隨時調整氣囊的壓力,達到有效的止血目的,臨床病人實施鼻部手術後,返回病房時,出現鼻部滲血情況,護士即可向氣囊補充氣體,不必請示醫生。還有充氣活塞注入氣體方便,充氣後自動關閉,有效地保持氣囊保特氣囊內壓力。
本裝置製作簡單,使用方便,且可一次性使用,從而避免了交叉感染。
實施例自從1993年6月—1993年10月,我們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止血裝置對38例鼻科手術病人及15名其他原因導致鼻出血(包括鼻外傷、高血壓及血液病人等內科疾病引起的鼻出血)病人(其中包括5例雙鼻腔堵塞止血的病人),進行止血處理。止血時間為12至36小時。無一例失敗。
結果下表所示<
>
權利要求1.一種可通氣囊式鼻腔止血裝置,其特徵本實用新型由保持正常經鼻呼吸的通氣管,包繞在通氣管外圍的氣囊,通過連接管與充氣活塞相連,充氣活塞由活塞氣囊連接活塞外殼,殼內裝有活塞杆,杆上套有活塞密封圈及彈簧,充氣活塞上端是活塞接頭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止血裝置,特徵在於通氣管長度為65~80毫米,管腔內徑為3~5毫米,管的材料為適當硬度的塑料、橡膠或金屬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止血裝置,特徵在氣囊包繞通氣管的三分之一長度至通氣管的全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鼻腔止血的裝置,裝置由通氣管(1)、包繞在通氣管外圍的氣囊(2)、連接導管(3)和充氣活塞(4)組成,而充氣活塞又由活塞氣囊(5),活塞彈簧(6),活塞密封圈(7),活塞接頭(8),活塞殼(9),及活塞杆(10),組成。其中止血氣囊包繞在硬質通氣管外圍,且使用時通氣管貫穿整個鼻道,因此,當充氣囊完全止血時不影響正常鼻部呼吸。
文檔編號A61B17/12GK2170738SQ93243339
公開日1994年7月6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2日
發明者宋迪晨 申請人:宋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