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裝配式折板懸掛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4 00:22:17 1

本發明屬於土木工程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裝配式折板懸掛系統。
背景技術:
研究更加安全、經濟、可靠、適應建築功能要求的結構新體系是高層及超高層建築結構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當前高層、超高層建築結構體系主要有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筒體結構、筒中筒結構、巨型框架結構等,這些傳統抗震結構體系是延性結構體系,容許結構構件在地震作用下進入非彈性狀態,並具有較好的延性,可以有效耗散地震能量,減輕地震反應,使結構「搖而不損」,「裂而不倒」。此類抗震結構體系在多數情況下是有效的,但也存在局限性:其主體結構非彈性變形震後難以修復或在強震中嚴重破壞,其破壞程度難以控制,雖然能夠避免整體倒塌,但非結構構件及結構內部的儀器和設備會遭受嚴重損壞。因此,抗震性能優良的高層建築結構新體系以及結構振動控制和震後的可修復性成為高層建築結構研究的重大問題。
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懸掛建築結構作為一種新型建築結構體系,有著良好的建築功能適應性,能夠充分利用高強材料的性能,並且具有良好的美學效果,引起建築師和結構師的共同關注。現階段懸掛結構通過吊索或者吊杆懸掛樓面板,索或杆垂直於樓面,且在各樓層均勻布置。上述懸掛樓面的吊掛方式決定了其施工順序:首先提升樓面,然後安裝相應樓層的索杆,繼續提升樓面,樓面和索杆需要逐層提升和安裝是影響懸掛結構施工進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一種裝配式折板懸掛系統。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裝配式折板懸掛系統,包括主體結構和懸掛結構,所述主體結構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框架梁整體呈矩形,框架梁四個邊角處均向下豎直安裝有框架柱;所述懸掛結構設置於主體結構中,包括若干樓面板和若干摺疊側板,樓面板按層依次豎向設置,頂層的樓面板固接於框架梁(例如可以通過吊索或者螺栓直接錨固等安裝方式),每相鄰兩層樓面板之間均豎向安裝有兩塊摺疊側板,同一層的兩塊摺疊側板之間通過鉸鏈相連,且這兩塊摺疊側板分別於對應樓面板鉸鏈相連,最終整個懸掛結構形成多個相同的可摺疊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同一層的兩塊摺疊側板組成一整體後,其始末兩端邊分別與上下樓層的樓面板的一邊鉸鏈連接,每層樓面板的兩對邊分別與相應兩塊摺疊側板形成的整體在邊線上鉸接,採用這樣的結構設計以便於頂層樓面板提升過程中,其他摺疊側板隨著伸展,同時摺疊側板也能夠圍護構件。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結構整體呈長方體框架結構,懸掛結構懸掛設置於主體結構內部,樓面板的長度和寬度與框架梁的長度和寬度相適配。
在垂直於摺疊側板方向,由於是通過鉸鏈來聯繫摺疊側板和樓面板,所以在動力荷載作用下摺疊側板的轉動會導致較大的層間位移,為提高該方向的側向剛度,所述懸掛結構中每個可摺疊單元之間的開口側還設有層間斜撐,其兩端固接於相鄰樓面板。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兩塊樓面板和四塊摺疊側板組成了懸掛結構中的基本可摺疊單元,使得在懸掛結構施工中,通過頂層樓面板的提升,摺疊側板逐步展開作為樓面板的吊掛聯繫件,加快了施工進度,避免了每層安裝吊掛索杆的工序,節約了懸掛結構的施工時間,同時摺疊側板也作為圍護構件,形成了穩固靈活的裝配式折板懸掛結構體系。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實施例1中懸掛結構施工過程的狀態變化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1施工過程的整體立體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2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裝配式折板懸掛系統,包括主體結構1和懸掛結構2,主體結構1整體呈長方體框架結構,包括框架梁1-1和框架柱1-2,框架梁1-1整體呈矩形,框架梁1-1四個邊角處均向下豎直安裝有框架柱1-2;懸掛結構2懸掛設置於主體結構1內部,包括若干樓面板2-1和若干摺疊側板2-2,樓面板2-1的長度和寬度與框架梁1-1的長度和寬度相適配,樓面板2-1按層依次豎向設置,頂層的樓面板2-1固接於框架梁1-1,每相鄰兩層樓面板2-1之間均豎向安裝有兩塊摺疊側板2-2,同一層的兩塊摺疊側板2-2之間通過鉸鏈相連,且這兩塊摺疊側板2-2分別於對應樓面板2-1鉸鏈相連,最終整個懸掛結構2形成多個相同的可摺疊單元。
同一層的兩塊摺疊側板2-2組成一整體後,該整體的始末兩端邊分別與上下樓層的樓面板2-1的一邊鉸鏈連接,每層樓面板2-1的兩對邊分別與相應兩塊摺疊側板2-2形成的整體在邊線上鉸接,採用這樣的結構設計以便於頂層樓面板2-1提升過程中,其他摺疊側板2-2隨著伸展,同時摺疊側板2-2也能夠圍護構件。
實施例2:
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其餘部分相同,不同之處在於所述懸掛結構2中每個可摺疊單元之間的開口側增設有層間斜撐2-3,由於在垂直於摺疊側板2-2方向,由於是通過鉸鏈來聯繫摺疊側板2-2和樓面板2-1,所以在動力荷載作用下摺疊側板2-2的轉動會導致較大的層間位移,因此為提高該方向的側向剛度,增設了層間斜撐2-3。
該層間斜撐2-3的兩端通過螺栓錨固於相鄰的樓面板2-1之間,層間斜撐2-3可以是單杆設置也可以是雙杆設置,並且層間斜撐2-3的形狀可以是人字形也可以是y形,層間斜撐2-3的可由混凝土製成也可由鋼製成。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一種裝配式折板懸掛系統,包括主體結構和懸掛結構,主體結構包括框架梁和框架柱,框架梁整體呈矩形,框架梁四個邊角處均向下豎直安裝有框架柱;懸掛結構設置於主體結構中,包括若干樓面板和若干摺疊側板,樓面板按層依次豎向設置,頂層的樓面板固接於框架梁,每相鄰兩層樓面板之間均豎向安裝有兩塊摺疊側板,同一層的兩塊摺疊側板之間通過鉸鏈相連,且這兩塊摺疊側板分別於對應樓面板鉸鏈相連,最終整個懸掛結構形成多個相同的可摺疊單元。本發明極大程度地避免每層安裝吊掛索杆的工序,大大節約了懸掛結構的施工時間。
技術研發人員:王春林;藍旭曌;胡炎浩;姜波;杜孟林;陳婧涵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東南大學
技術研發日:2017.05.16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