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07:39:26 1
專利名稱: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趟門使用的緩衝器,具體是一種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家具的平趟門上一般都使用了緩衝阻尼器,並在平趟門的上軌道內安裝的撥動阻尼器的撥塊,當推動平趟門靠邊時,撥塊卡在阻尼器的活動件上,帶動平趟門緩慢移動,直到停靠在門的邊框旁邊,由於阻尼器的緩衝作用,使平趟門在靠近門框的時候不會發生碰撞,避免因碰撞發出噪聲,甚至是保護平趟門不會因此而碰撞損壞,因此,頗受消費者的喜愛。然而,當人們用力過猛或力氣過大的推動平趟門時,由於此時平趟門的慣性較大,撥塊與阻尼器配合的瞬間,平趟門的一側會出現蹦跳的現象,產生噪聲,嚴重時還易使平趟門的底輪脫離道軌。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作進一步修改完善。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安全方便,使平趟門平穩安靜運行,安裝調節方便的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本實用新型用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包括底板及設於底板上的復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上還設有防跳輪,所述的防跳輪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板頂端,支架板尾端活動鉸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螺接有調節螺絲抵壓在支架板底部。所述的支架板通過轉軸活動鉸接在底座上,所述的轉軸上安裝有預壓彈簧。所述的預壓彈簧兩受力腳分別按壓在底座與支架板上。所述的防跳輪為塑膠輪。所述的底座通過焊接或是鉚接固定在底板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在傳統緩衝器上安裝防跳輪,可防止門窗在關閉時受到衝擊發生脫軌現象。3)防跳輪高度可自由調節,故可適應各種門框使用,降低安裝難度和對尺寸要求精度。
圖1為本實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部分結構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防跳輪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進一步的說明。一種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包括底板I及設於底板上的復位裝置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I上還設有防跳輪3,所述的防跳輪3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板4頂端,支架板4尾端活動鉸接在底座5上,所述的底座5上螺接有調節螺絲6抵壓在支架板4底部。所述的支架板4通過轉軸7活動鉸接在底座上,所述的轉軸7上安裝有預壓彈簧8,其中轉軸結構可直接用鉚釘代替即可。所述的預壓彈簧8兩受力腳分別按壓在底座5與支架板4上,其中預壓彈簧為扭簧。所述的防跳輪3為塑膠輪。所述的底座5通過焊接或是鉚接固定在底板I上。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中,安裝時,先測量門框安裝後與導軌頂端的距離,然後調節螺絲6使防跳輪與底板間的距離等於或是略微小於先前測量的距離。最後將緩衝器與門框連接後,將門框放入導軌內即可。本實用新型中,在緩衝器上安裝的防跳輪,利用防跳輪頂在導軌內,限制門框向上活動的間隙,起到防跳作用。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創造的權利要求書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包括底板(I)及設於底板上的復位裝置(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I)上還設有防跳輪(3),所述的防跳輪(3)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板(4)頂端,支架板(4)尾端活動鉸接在底座(5)上,所述的底座(5)上螺接有調節螺絲(6)抵壓在支架板(4)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架板(4)通過轉軸(7 )活動鉸接在底座上,所述的轉軸(7 )上安裝有預壓彈簧(8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預壓彈簧(8)兩受力腳分別按壓在底座(5)與支架板(4)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防跳輪(3)為塑膠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座(5)通過焊接或是鉚接固定在底板(I)上。
專利摘要一種可調節防跳輪高度的緩衝器,其包括底板及設於底板上的復位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底板上還設有防跳輪,所述的防跳輪可轉動地安裝在支架板頂端,支架板尾端活動鉸接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螺接有調節螺絲抵壓在支架板底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在傳統緩衝器上安裝防跳輪,可防止門窗在關閉時受到衝擊發生脫軌現象。3)防跳輪高度可自由調節,故可適應各種門框使用,降低安裝難度和對尺寸要求精度。
文檔編號E05F5/06GK202926075SQ20122062089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陳明開 申請人:陳明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