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18 19:49:31 1
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泵體結構【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電機泵包括泵殼,所述泵殼具有進水口、第一、第二出水口,所述泵殼內設置有可正轉和反轉的電機和葉輪,所述泵殼內設置有可由水流驅動正轉和反轉且選擇性封擋於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分流隔板,所述泵殼的設置有用於安放所述分流隔板的滑動槽位。所述洗滌電器具有上述的電機泵。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其電機泵通過電機的正反轉可以使水流衝擊分流隔板到不同的卡位,進而控制水流可以從第二出水口或第一出水口排出,進而實現洗滌泵和排水泵的功能,無需分別設置進水泵和排水泵,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專利說明】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泵體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洗碗機的水流系統中,洗滌時採用洗滌泵(電機泵)對洗滌水進行加壓,排水時則採用排水泵將汙水排出洗碗機內膽,因此整個洗碗機水流系統中包含了兩個電機泵,其結構複雜、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其通過一個電機泵便可以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兩個電機泵,結構簡單、應用成本低。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泵,包括泵殼,所述泵殼具有進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泵殼內設置有可正轉和反轉的電機和連接於所述電機的轉軸的葉輪,所述泵殼內設置有可由水流驅動正轉和反轉且選擇性封擋於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分流隔板,所述泵殼的設置有用於安放所述分流隔板的滑動槽位。
[0005]可選地,所述泵殼的內腔形狀呈圓形,所述滑動槽位呈弧形,且所述滑動槽位與所述泵殼的內腔同心,所述分流隔板呈弧形片狀,且所述分流隔板與所述泵殼的內腔同心。
[0006]可選地,所述分流隔板與所述滑動槽位同心,且所述分流隔板外側的直徑與所述滑動槽位底壁的直徑相等。
[0007]可選地,所述分流隔板的側面與所述滑動槽位之間設置滑動導向結構。
[0008]可選地,所述滑動導向結構包括設置於所述滑動槽位的導向槽和凸設於所述分流隔板側壁的導向軌,所述導向軌沿所述分流隔板的圓周方向布置。
[0009]可選地,所述導向槽、導向軌的截面均呈半圓形。
[0010]可選地,所述導向槽、導向軌設置有至少兩條且上下間隔排列布置。
[0011]可選地,所述分流隔板的兩端設置有帆部。
[0012]可選地,所述泵殼包括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對合設置,所述滑動槽位分設於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相向的端面,或者,所述滑動槽位單獨設置於所述上殼或所述下殼。
[001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洗滌電器,所述洗滌電器具有上述的電機泵。
[0014]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其電機泵通過電機的正反轉可以使水流衝擊分流隔板到不同的卡位,以封堵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進而控制水流可以從第二出水口或第一出水口排出,進而實現洗滌泵和排水泵的功能,無需分別設置進水泵和排水泵,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泵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泵的縱向截面剖示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泵的橫向截面剖示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泵的橫向截面剖示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泵中分流隔板的立體示意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電機泵中分流隔板的立體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3]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或「設置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0024]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5]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機泵100,包括泵殼110,泵殼110具有進水口 103、第一出水口 101和第二出水口 102。進水口 103可設置於泵殼110的頂部,第一出水口 101和第二出水口 102可設置於泵殼110的側壁,且第一出水口 101和第二出水口 102可相鄰排布。泵殼110內設置有可正轉和反轉的電機120和連接於電機120的轉軸121的葉輪130,電機120可為無刷直流電機等。泵殼110內設置有可由水流驅動正轉和反轉且選擇性封擋於第一出水口 101和第二出水口 102的分流隔板140,泵殼110內設置有第一卡位104、第二卡位105,即當水流反轉時,分流隔板140在正轉的水流作用下正向轉動,直至分流隔板140抵頂於第一^N立104,進而封堵第一出水口 101,此時第二出水口102保持暢通;而當水流正轉時,分流隔板140在反轉的水流作用下正向轉動,分流隔板140從第一出水口 101向第二出水口 102的方向滑動,直至分流隔板140抵頂於第二卡位105,進而封堵第二出水口 102,此時第一出水口 101保持暢通,第一出水口 101、第二出水口 102不能同時保持暢通,也不能同時由分流隔板140保持封堵,在分流隔板140的作用下,第一出水口 101、第二出水口 102可交替導通。泵殼110的設置有用於安放分流隔板140的滑動槽位106,分流隔板140的外側滑動貼設於滑動槽位106,使分流隔板140可以可靠地滑動。這樣,電機120可通過正轉、反轉驅動水流正轉、反轉,通過水流的正轉、反轉可驅動分流隔板140正轉、反轉,進而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 101、第二出水口 102的通斷,可應用於洗碗機等洗滌電器上,洗滌時電機120反轉,在水流的衝擊下分流隔板140被衝到第一卡位104,第一出水口 101被堵死,水流從第二出水口 102 (洗滌泵出口)流出,作為洗滌電機泵使用;排水時,電機120正向轉動,水流隨之正向轉動,在水流的衝擊下,分流隔板140被衝到第二卡位105,第二出水口 102 (洗滌泵口)被堵死,水流從第一出水口 101 (排水泵口)流出,洗滌泵變為排水泵;從而使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機泵100具有洗滌和排水的二合一功能,採用一個電機來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兩個電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0026]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泵殼110的內腔形狀可呈圓形,滑動槽位106可呈弧形槽狀,第一出水口 101和第二出水口 102可分設於滑動槽位106的兩端。且滑動槽位106與泵殼110的內腔同心,分流隔板140可呈弧形片狀,且分流隔板140與泵殼110的內腔同心,分流隔板140可以順暢地滑動。
[0027]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分流隔板140與滑動槽位106同心,且分流隔板140外側的直徑與滑動槽位106底壁的直徑相等,分流隔板140的封堵效果佳。
[0028]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分流隔板140的側面與滑動槽位106之間可以設置滑動導向結構,以提高可靠性及減少分流隔板140與泵殼110之間的摩擦。
[0029]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滑動導向結構包括設置於滑動槽位106的導向槽和凸設於分流隔板140側面的導向軌141,導向軌141沿分流隔板140的圓周方向布置,分流隔板140可在水流作用下順暢的滑動,當水流方向改變時,分流隔板140可及時切換位置。導向軌141可設置有至少兩條且分設於分流隔板140的內外兩側。當然,導向軌141也可僅設置於分流隔板140的外側。導向軌141還具有加強的作用,可以避免分流隔板140變形。
[0030]具體地,導向槽、導向軌141的截面均可呈半圓形等合適形狀,從而可以有效減小換向時的摩擦阻力。
[0031]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導向槽、導向軌141設置有至少兩條且上下間隔排列布置,當然,導向槽、導向軌141也可設置有一條,本實施例中,導向軌141設置有四條,其中兩條導向軌141分設於分流隔板140外側且上下間距排列,另兩條導向軌141分設於分流隔板140內側且上下間距排列。
[0032]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分流隔板140的一端或兩端設置有沿徑向方向的帆部142,水流流向改變時,可通過衝擊帆部142使分流隔板140及時切換至封堵於相應的出水口處。第一^N立104、第二卡位105為凹陷式結構,帆部142可向第一^N立104、第二卡位105的方向延伸,以減少水流阻力,利於保證電機泵100的性能。當然,帆部142也可位於分流隔板140內側的中部,但這樣水流阻力略大。
[0033]具體地,如圖1?圖3所不,泵殼110可包括上殼111和下殼112,上殼111與下殼112對合設置,滑動槽位106分設於上殼111與下殼112相向的端面,或者,滑動槽位106單獨設置於上殼111或下殼112,上殼111與下殼112可通過注或壓鑄塑成型,滑動槽位106可位於分型面處,無需設置側抽芯機構,模具結構簡單、成本低,進而降低了電機泵100的生產成本。具體地,上殼111、下殼112之間可設置有密封件113,密封件113可為O形密封圈。
[0034]具體地,如圖2所示,葉輪130內嵌套有銅套131,銅套131與電機120的轉軸121
之間採用螺紋連接固定,其可靠性高。
[003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洗滌電器,洗滌電器具有上述的電機泵100。洗滌電器可為洗碗機等。第一出水口 101可為排水泵口,第二出水口 102可為洗滌泵出口,電機泵100作為洗滌泵運轉時,電機120帶動葉輪130逆時針旋轉,在水流的衝擊下分流隔板140被衝到排水泵口卡位(第一^N立104)處,從而將排水泵口(第一出水口 101)堵死,此時葉輪130為後向葉輪運轉,高速水流被甩入螺旋形擴壓流道,經減速擴壓後從洗滌泵出口(第二出水口 102)排出。
[0036]如圖4所示,作為排水泵運轉時,電機120帶動葉輪130順時針旋轉。在水流的衝擊下分流隔板140被衝到洗滌泵口卡位(第二卡位105)處,從而將洗滌泵出口(第二出水口 102)堵死,此時葉輪130為前向葉輪運轉,高速水流被甩入排水流道,在出口段擴壓後從排水泵出口(第一出水口 101)排出。
[0037]如圖1?圖6所示,分流隔板140上具有半圓形的導向軌141,半圓形的導向軌141與泵殼110的滑動槽位106之間為線接觸,即分流隔板140與泵殼110之間是線接觸,從而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摩擦阻力。電機120可通過正轉、反轉驅動水流正轉、反轉,通過水流的正轉、反轉可驅動分流隔板140正轉、反轉,進而可以控制第一出水口 101、第二出水口102的通斷,洗碗機洗滌時電機120逆時針轉,在水流的衝擊下分流隔板140被衝到第一卡位104,第一出水口 101被堵死,水流從第二出水口 102 (洗滌泵出口)流出,作為洗滌電機泵使用;排水時電機120順時針轉動,在水流的衝擊下分流隔板140被衝到第二卡位105,第二出水口 102 (洗滌泵口)被堵死,水流從第一出水口 101 (排水泵口)流出,洗滌泵變為排水泵。
[003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機泵和具有該電機泵的洗滌電器,其電機泵100通過電機120的正反轉可以使水流衝擊分流隔板140到不同的卡位,從而實現洗滌泵和排水泵的功能,採用一個電機來取代現有技術中的兩個電機,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0039]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泵,包括泵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泵殼具有進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泵殼內設置有可正轉和反轉的電機和連接於所述電機的轉軸的葉輪,所述泵殼內設置有可由水流驅動正轉和反轉且選擇性封擋於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分流隔板,所述泵殼的設置有用於安放所述分流隔板的滑動槽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泵殼的內腔形狀呈圓形,所述滑動槽位呈弧形,且所述滑動槽位與所述泵殼的內腔同心,所述分流隔板呈弧形片狀,且所述分流隔板與所述泵殼的內腔同心。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隔板與所述滑動槽位同心,且所述分流隔板外側的直徑與所述滑動槽位底壁的直徑相等。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隔板的側面與所述滑動槽位之間設置滑動導向結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導向結構包括設置於所述滑動槽位的導向槽和凸設於所述分流隔板側壁的導向軌,所述導向軌沿所述分流隔板的圓周方向布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槽、導向軌的截面均呈半圓形。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導向槽、導向軌設置有至少兩條且上下間隔排列布置。
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分流隔板的兩端設置有帆部。
9.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機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泵殼包括上殼和下殼,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對合設置,所述滑動槽位分設於所述上殼與所述下殼相向的端面,或者,所述滑動槽位單獨設置於所述上殼或所述下殼。
10.一種洗滌電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洗滌電器具有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電機泵。
【文檔編號】F04D29/42GK204099228SQ201420618631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郭傳江, 石穎青, 高峰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美的洗滌電器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