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18 20:04:36 1
專利名稱: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診斷呼吸系統疾病用的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
肺泡灌洗液檢查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技術,國外醫學界稱之為「液體活檢」。對肺部腫瘤、呼吸系統特殊菌群之感染、瀰漫性肺疾病(結核病、致纖維化肺泡炎、過敏性肺泡炎等)都具有特殊診斷意義,是呼吸專業、纖支鏡檢查必不可少的檢測手段。因此,研製一次性使用的肺泡灌洗液收集器勢在必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次性使用的肺泡灌洗液收集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因重複使用肺泡灌洗液收集器影響收集到的灌洗液質量以及清洗收集器帶來的不便。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由負壓管、取液管、集液腔及取樣瓶組成。集液腔是由其上蓋和下底的插接緊配合構成,集液腔的上蓋與負壓管和取液管連通,集液腔的下底與取樣瓶連通。當使用收集器時,將收集器的負壓管接負壓吸引器,收集器的取液管接內窺鏡吸引頭。開啟負壓吸引器,待取樣瓶充滿灌洗液後,取下加膠蓋送檢,用後棄之,一次性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B向視圖;圖3為
圖1的C向視圖。
本實用新型的集液腔由其上蓋4和下底6插接緊配合構成,也可用螺紋聯結。上蓋4上有二個與腔內連通的孔柱,負壓管2和取液管3分別插於其孔柱上。水嘴1用於負壓管2與負壓吸引器的連接。集液腔的下底6上有與腔內連通的孔柱三個,取樣瓶蓋7套裝於下底6外露端的孔柱上並用膠將取樣瓶蓋7與下底6固定。三個取樣瓶8通過取樣瓶蓋7與集液腔相連通。為了使取樣瓶8內的壓力低於或等於集液腔內的壓力,使集液腔內的液體流入取樣瓶8內,集液腔內設置等壓管5,即集液腔的下底6上設置的孔柱上有二個通孔,其位於集液腔內側孔柱採用有一通孔的偏心細園柱結構,另一個通孔與下底6平齊。其有通孔的偏心細園柱上套裝有等壓管5。
本實用新型一次性滅菌三組型肺泡灌洗液收集器,可同時收集三份標本(細菌培養、細胞檢測、生化測定),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凡有內窺鏡單位皆可應用。
權利要求1.一種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其特徵是由負壓管(2)、取液管(3)、集液腔及取樣瓶(8)組成;集液腔是由其上蓋(4)和下底(6)的配合構成,集液腔的上蓋(4)與負壓管(2)和取液管(3)連通,集液腔的下底(6)與取樣瓶(8)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其特徵是集液腔的下底(6)上有與腔內連通的孔柱三個,三個取樣瓶(8)通過套裝於下底(6)的孔柱上並固定在下底(6)上的取樣瓶蓋(7)與集液腔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肺泡灌洗液收集器,其特徵是集液腔內設置等壓管(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診斷呼吸系統疾病用的一次性使用的肺泡灌洗液收集器,由負壓管、取液管、集液腔及取樣瓶組成。集液腔由其上蓋和下底的配合構成。集液腔的上蓋與負壓管和取液管連通,集液腔的下底與取樣瓶相通,使用時,將收集器的負壓管接負壓吸引器,取液管接內窺鏡即可。取樣瓶可設置三個,同時收集三份標本(細菌培養、細胞檢測、生化測定),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凡有內窺鏡的單位皆可應用。
文檔編號A61M1/00GK2181295SQ9322975
公開日1994年11月2日 申請日期1993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1993年11月23日
發明者劉俊野, 李越男, 鄭樹利, 陳星 , 由文革, 尚士堯 申請人:撫順市塑料工業技術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