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19:38:46 3
專利名稱: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微型耕耘機,尤其涉及一種微型耕耘機動カ支撐機構。
技術背景
目前的微型耕耘機箱體多採用鋁合金壓鑄成型,然後在箱體上預留螺栓孔,箱體通過螺栓連接在動カ支撐機構上。現有技術中的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主要由左右兩塊相互平行的、且呈三角形的動カ支撐板組成,三角形結構的支撐板支撐在箱體的下方。這種結構方式導致微耕機整體高度偏高,動カ支撐板與箱體連接的穩定性和強度較差,而且不利於在茶果園中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降低整體高度,使部件與箱體連接的更穩定,且連接強度更高的微型耕耘機動カ支撐機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微型耕耘機動カ支撐機構,包括動カ支撐架和扶手座;所述動カ支撐架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動カ支撐板和右動カ支撐板,所述左動力支撐板和右動力支撐板位於箱體的左右兩側,左動力支撐板和右動力支撐板的前端與前輪支撐架連接,中部與箱體連接,後端與拖掛體連接;所述扶手座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位於箱體的後端兩側,井分別固定在左動カ支撐板和右動カ支撐板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左動力支撐板的後端與左支撐板形成彎鉤結構;所述右動力支撐板與右支撐板形成彎鉤結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ー種優選方案,所述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通過衝壓一體成型。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改進方案,所述動カ支撐架還包括拖掛體連接板,所述拖掛體連接板固定在左動カ支撐板和右動カ支撐板的後端。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改進方案,所述扶手座還包括扶手齒盤板,所述扶手齒盤板固定連接在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的頂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動カ支撐架和扶手座組合,且形成彎鉤結構的包夾式連接方式,動カ支撐板在箱體兩邊中下部並通過螺栓緊固,能大大降低微耕機整機的高度,增加動力支撐架與箱體連接的穩定性和強度;而且整體美觀、小巧,易適用於茶果園作業。
圖I為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動カ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I一動カ支撐架;2—扶手座;3—左動カ支撐板;4一右動カ支撐板;5—箱體;6—前輪支撐架;7—拖掛體;8—左支撐板;9 一右支撐板;10—抱掛體連接板;11一扶手齒盤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地說明。如圖1、2所示,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包括動カ支撐架I和扶手座2。動カ支撐架I包括拖掛體連接板10以及相互平行的左動カ支撐板3和右動カ支撐板4,左動カ支撐板3和右動カ支撐板4位於箱體5的左右兩側,左動力支撐板3和右動カ支撐板4的前端與前輪支撐架6通過螺栓連接,左動カ支撐板3和右動カ支撐板4的中部與箱體5通過螺栓連接,拖掛體連接板10焊接在左動カ支撐板3和右動カ支撐板4的後端並將兩個動カ支撐板在橫向方向上牢固連接,拖掛體7通過螺栓連接在拖掛體連接板10上。扶手座2包括扶手齒盤板11以及相互平行的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 (本實施例中,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通過衝壓一體成型,製作エ藝簡單,成本較低),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位於箱體 5的後端兩側,井分別固定在左動カ支撐板3和右動カ支撐板4上,扶手齒盤板11固定連接在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的頂部並將兩個支撐板在橫向方向上牢固連接。動カ支撐架I採用鈑金衝壓成型後再經簡單焊接,在實際生產中能大大提高產量,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增強產品的準確性與一致性。箱體5連接在兩動カ支撐板的中間,且動カ支撐架I和扶手座2組合形成彎鉤結構的包夾式連接方式。動カ支撐架I對箱體5的包夾位置在箱體5中下部位,大大降低了動カ支撐架I的高度,從而降低了微耕機整機的高度,特別適合於在茶果園地裡耕作。在箱體5的設計中,考慮了箱體5的傾斜角度,使得在耕種中箱體5往後仰,進ー步降低了微耕機整機的高度,外觀上也更小巧、美觀漂亮。動カ支撐架I與扶手座2 —起將箱體5包夾在中間,然後周圍用螺栓連接,並且輔以其他裝飾件與輔助件。在工作時候動力傳入箱體5,經過多級減速然後輸出到輸出軸,帶動刀具工作。在整個過程中,動カ與刀具的垂直高度相比較其微耕機大大的降低。並且整機看上去顯得格外小巧、輕便。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g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動力支撐架(I)和扶手座(2);所述動力支撐架(I)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動力支撐板(3)和右動力支撐板(4),所述左動力支撐板(3)和右動力支撐板(4)位於箱體(5)的左右兩側,左動力支撐板(3)和右動力支撐板(4)的前端與前輪支撐架(6)連接,中部與箱體(5)連接,後端與拖掛體(7)連接;所述扶手座(2)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位於箱體(5)的後端兩側,並分別固定在左動力支撐板(3)和右動力支撐板(4)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動力支撐板 (3)的後端與左支撐板(8)形成彎鉤結構;所述右動力支撐板(4)與右支撐板(9)形成彎鉤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 )通過衝壓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動力支撐架(I)還包括拖掛體連接板(10 ),所述拖掛體連接板(10 )固定在左動力支撐板(3 )和右動力支撐板(4)的後端。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扶手座(2 )還包括扶手齒盤板(11),所述扶手齒盤板(11)固定連接在左支撐板(8 )和右支撐板(9 )的頂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扶手座(2)還包括扶手齒盤板(11),所述扶手齒盤板(11)固定連接在左支撐板(8)和右支撐板(9)的頂 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型耕耘機動力支撐機構,包括動力支撐架和扶手座;動力支撐架包括位於箱體的左右兩側的左動力支撐板和右動力支撐板,左動力支撐板和右動力支撐板的前端與前輪支撐架連接,中部與箱體連接,後端與拖掛體連接;扶手座包括相互平行的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左支撐板和右支撐板位於箱體的後端兩側,並分別固定在左動力支撐板和右動力支撐板上。本實用新型採用動力支撐架和扶手座組合,且形成彎鉤結構的包夾式連接方式,動力支撐板在箱體兩邊並通過螺栓緊固,能大大降低微耕機整機的高度,增加動力支撐架與箱體連接的穩定性和強度;而且整體美觀、小巧,易適用於茶果園作業。
文檔編號A01B39/24GK202455760SQ201220078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5日
發明者劉濤, 秦大國, 譚功平, 鄭林 申請人:重慶鑫源農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