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07:16:01 4
專利名稱:一種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鐵路車輛的散料裝卸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
背景技術:
翻車機也叫鐵路貨車翻卸機,是通過使車輛翻轉的方式將車輛裝載的散裝物料(例如煤炭、焦炭、礦石等)卸出的機械設備,在鋼廠、電廠、水泥廠、港口等應用較為廣泛。翻車機主要由轉子鋼結構、傳動裝置、託輥裝置、靠車裝置、壓車裝置等部分組成,轉子鋼結構主要用於承載,靠車裝置和壓車裝置用於固定車輛,傳動裝置則提供翻車機翻轉的驅動力。由於焦炭的密度較小,普通鐵路敞車車廂裝滿焦炭後並不能達到額定的載重量,國內的鐵路貨運部門為了加大運力、節省貨運資源,在運輸焦炭時普遍採取將鐵路車輛內側加裝篦條提高車廂容積,從而使裝滿焦炭後能夠達到車輛的額定載重量。一般加裝篦條的高度為超出鐵路車輛上端800毫米以上。目前國內現有的翻車機中在設計製造時並沒有針對翻卸焦炭車,使得鐵路車輛在加裝篦條後超出了翻車機所允許進入車輛的高度極限。因此,翻車機在進行翻卸焦炭車作業前,必須在進入翻車機前將車輛上加裝的篦條拆去,並且卸掉一部分焦炭在外面,當焦炭車的高度達到允許進入翻車機的標準時才開始進行翻卸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這一工作,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翻車機系統的作業效率,大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且不利於環境保護,與國家大力提倡的節能減排政策背道而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不僅設計合理、結構先進,而且能夠正常進行焦炭車翻卸作業的雙車翻車機。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主要包括翻車機端環、翻車機平臺、頂梁、側梁、壓車裝置、靠車裝置、配重梁等,其特徵在於:翻車機平臺、頂梁、側梁與翻車機端環採用高強螺栓連接為一個整體的翻車機轉子鋼結構,兩側翻車機端環分別位於整體平臺布局的四分之一處。所述的翻車機端環鋼結構經過重新設計計算,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將內括高度加大,從而允許的最高進車高度達到4100毫米,焦炭車可直接通過翻車機端環在平臺上定位。翻車機端環由三段組成,運輸時將端環拆分,現場安裝時再利用高強螺栓把合為一個整體,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在雙車翻車機平臺下方平均分布四個落料倉。雙車翻車機中四個料倉的布置方式在國內屬於獨創,優點是四個料倉受料均勻、積料少。翻車機平臺兩端分別安裝了過渡短軌,過渡短軌一端搭在地面另一端與翻車機平臺連接,當鐵路車輛進入翻車機平臺時起到了一個緩衝的作用,降低了翻車機平臺根部與端環連接處的應力,延長了整個轉子鋼結構的使用壽命。所述雙車翻車機共包括兩組獨立的壓車裝置,每個壓車裝置包括:1個支撐梁、I個橫移油缸、2個連杆、I個壓車梁、2個壓車油缸、I個壓車頭等。壓車梁兩端分別與支撐梁和壓車頭連接,在支撐梁和壓車頭上部分別通過兩個連杆連接,這樣四者組成了一個平行四連杆機構。通過與壓車梁連接的壓車油缸動作來實現壓車梁的上下擺動,通過壓車頭來夾緊車輛。支撐梁下部固定在頂梁或側梁上,然後側面連接一個橫移油缸,通過橫移油缸的動作來實現支撐梁的擺動。這樣四者組成的平行四連杆機構就可以實現左右擺動和上下擺動兩種動作,而前部的壓車頭下部則由於平行四連杆的特性可以始終保持水平,保證在進行壓車作業時壓車面與車輛上表面緊密接觸,可靠性較高。目前,國內所有翻車機的壓車裝置只通過一個上下擺動的動作來實現夾緊車輛,但由於焦炭車的特殊性,上部加裝了一圈篦條,壓車裝置僅靠一個上下擺動的動作無法夾緊車輛。而通過橫移油缸來實現整個壓車梁的擺動後,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題。首先在作業前,橫移油缸處於伸出狀態,使支撐梁以及整個壓車裝置都處於打開狀態,焦炭車可以順利在翻車機平臺上定位不受影響。當焦炭車在翻車機內定位後,首先橫移油缸進行縮回動作,通過支撐梁的擺動使壓車裝置橫向縮回使壓車頭插入篦條內,然後再進行夾緊動作。通過這一複合動作,順利實現了對焦炭車進行夾緊。綜以上所採取的技術措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I)本實用新型將成為首例既能接卸普通鐵路敞車,又能接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提高了翻車機系統的翻卸焦炭車時的作業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有利於環境保護,符合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2)本實用新型中翻車機的轉子進行了重新設計,增加了端環內括高度,可以使焦炭車順利通過端環在翻車機平臺上定位,在平臺兩端增加的過渡短軌降低了平臺鋼結構的應力,翻車機下部四個料倉的布置方式在國內屬於獨創,料倉受料均勻、積料少。(3)本實用新型中獨創的複合式壓車裝置,解決了單一動作壓車裝置無法對焦炭車進行夾緊作業的難題。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附圖1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側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中雙車翻車機的壓車裝置。圖中:1、雙車翻車機端環;2、雙車翻車機平臺;3、靠車裝置;4、壓車裝置;5、側梁;6、頂梁;7、配重梁;8、落料倉;9、支撐梁;10、橫移油缸;11、連杆;12、壓車梁;13、壓車油缸;14、壓車頭。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3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它是在迴轉式C型雙車翻車機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的一種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其結構包括:雙車翻車機端環1、雙車翻車機平臺2、靠車裝置3、壓車裝置4、側梁5、頂梁6、配重梁7。其特徵在於:雙車翻車機平臺2、頂梁6、側梁5與雙車翻車機端環I用高強螺栓連接為一個整體的翻車機轉子鋼結構,兩側翻車機端環I分別位於整體平臺布局的四分之一處。4個落料倉8均勻分布於翻車機下方。靠車裝置3固定於側梁5上,壓車裝置4分別固定於側梁5和頂梁6上。壓車裝置中的壓車梁12兩端分別與支撐梁9和壓車頭14連接,在支撐梁9和壓車頭14上部分別通過兩個連杆11連接,這樣四者組成了 一個平行四連杆機構。壓車油缸13上端與壓車梁12連接,下端分別固定在側梁5和頂梁6上。橫移油缸10 —端與支撐梁9連接,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側梁5和頂梁6上。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包括雙車翻車機端環(I)、雙車翻車機平臺(2)、靠車裝置(3)、壓車裝置(4)、側梁(5)、頂梁(6)、配重梁(7),其特徵在於:雙車翻車機平臺(2)、頂梁(6)、側梁(5)與雙車翻車機端環(I)用高強螺栓連接為一個整體的翻車機轉子鋼結構,兩側翻車機端環(I)分別位於整體平臺布局的四分之一處,4個落料倉(8)均勻分布於翻車機下方,靠車裝置(3)固定於側梁(5)上,壓車裝置(4)分別固定於側梁(5)和頂梁(6)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壓車裝置為:壓車梁(12)兩端分別與支撐梁(9)和壓車頭(14)連接,在支撐梁(9)和壓車頭(14)上部分別通過兩個連杆(11)連接,四者組成一個平行四連杆機構,壓車油缸(13)上端與壓車梁(12)連接,下端分別固定在側梁(5)和頂梁(6)上,橫移油缸(10)—端與支撐梁(9)連接,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側梁(5 )和頂梁(6 )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於翻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其結構包括翻車機端環、平臺、靠車裝置、壓車裝置、側梁、頂梁。翻車機平臺、頂梁、側梁與翻車機端環採用高強螺栓連接為一個整體的轉子鋼結構,兩側翻車機端環分別位於整體平臺布局的四分之一處。4個落料倉均勻分布於翻車機下方。靠車裝置固定於側梁上,壓車裝置分別固定於側梁和頂梁上。壓車梁採用平行四連杆機構,分別用壓車油缸和橫移油缸實現夾緊和橫移的動作。本實用新型將成為首例既能接卸普通鐵路敞車,又能接卸焦炭車的雙車翻車機,提高了翻車機系統的翻卸焦炭車時的作業效率。
文檔編號B65G67/48GK202967619SQ20122066645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鮑佩生 申請人:大連三峰港口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