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黃河景區哪裡好玩(濟南黃河風景區有5個好玩的景點)
2023-07-06 01:13:29 3
#頭條創作挑戰賽#
前不久有個熱搜,很讓人心痛,說的是濟南一對父子在黃河邊溺亡。起因是兒子到黃河邊洗手不小心掉進去,父親為了救兒子也進去了,最後兩位都沒能上來。
濟南黃河風景區是有這麼一個地方,每當水位下降後,岸邊的黃土就露出來了,經過乾燥風化,表面看著硬邦邦,於是很多人都會下去玩,把這裡當成了沙灘。
每次路過這裡,我都會很揪心,因為這些看似硬邦邦的被風化的黃土岸邊,掩藏了很多未知的危險。
黃河水流很急,淤泥很深,人一旦陷進去,普通人要想出來是很困難的,看救援的場面,救援隊都已經陷入大腿根了,這是何等的可怕。
濟南黃河母親風景區一直以來不溫不火,景區在濟南北郊,遠離市中心,雖然被稱為「黃河百景之一」,即便是這樣也好想沒有吸引多少遊客來,黃河景區沒有長江景區那麼火熱。
在濟南黃河邊上還有幾處可以觀賞的景點。
黃河鐵路大橋和濼口浮橋在濟南黃河,有幾座橋是值得去紀念,第一座就是濟南洛口黃河鐵路大橋。始建於1909年4月,1912年10月竣工,由德國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古斯塔夫堡工廠承建,總價值庫平銀454萬兩。在當時是中國孔徑最大的鐵路橋梁。
這是一座只跑火車的黃河鐵路大橋。
1908年8月12日,德國承建方與津浦鐵路北段總局正式籤訂了建造黃河橋合同。在詹天佑等專家的研判配合下,採用了「減少橋墩、擴大橋孔、加固堤身」的方針來修建這座鐵路大橋。
大橋主體結構為簡支鋼桁梁,一共使用了8625噸。
鐵路大橋在歷史上快要100年,曾經經歷過多次的戰火。由於津浦鐵路重要的戰略地位,濼口大橋和津浦鐵路一樣,曾在多次的衝突(包括軍閥割據、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中遭到損毀。這座大橋見證了濟南近百年的歷史變遷。
有關濟南黃河鐵路特大橋的詳細介紹請看 這篇文章
第二個就是濼口浮橋。
洛口浮橋目前是濟南黃河段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浮橋。
這座浮橋的歷史比較悠久。濼口黃河浮橋於1988年5月建成通車,至今已有34年的歷史,這也是濟南黃河第一座浮橋,在濟南黃河段有很多座浮橋,至今仍然在使用的怕只有濼口浮橋了。
前不久也就是2022年4月初的時候,東郊黃河浮橋已經停擺,結束了使命,因為濟南鳳凰大橋建成了,至此汽車有專用的橋梁行駛,而浮橋停擺,成為了歷史。
黃河北岸鵲山社區鵲山社區是黃河北岸最大的一個村莊,典型的山東紅瓦房,村子規劃的很整齊,從鵲山山頂俯瞰整個村子,還有點小壯觀。村子內各種公共設施很齊全,村門口新修建了柏油路可以直通鳳凰大橋和濼口浮橋,周邊還有一些當地人的田地,目前開發成郊區採摘農家樂了。
聽聞,鵲山社區要拆遷規劃,許多村民都在等待,畢竟黃河以北似乎和濟南市區脫軌了,拆遷打造成一個景區也是不錯的選擇。
鵲山景區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現存於臺灣故宮博物院)就是描繪的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帶的風景。
鵲山是濟南舊時齊煙九點之一的名勝景觀,相傳昔日每年七八月間,烏鵲飛翔,布滿山巔;又相傳先秦名醫扁鵲曾在這裡煉丹,死後葬此,故名「鵲山」。在鵲山山下的鵲山社區還有一座扁鵲墓,墓前有扁鵲行醫雕塑像一座。在旁邊是一座聖母院,供鵲山社區的人們禮拜用。
鵲山社區是黃河北岸最大的一座村莊,倚靠鵲山,紅瓦磚房,站在鵲山山頂俯瞰社區,整整齊齊有點壯觀。
鵲華樓鵲華樓是在2021年建成的沿黃河母親景區南岸打造的一處景點,屬於黃河母親景區內。
在濟南有兩座樓算得上很壯觀,第一座位於歷城區環城公園的解放閣,第二座應該就是黃河邊的鵲華樓了。
此樓是磚石仿木結構,整體外觀為漢唐風格,外觀與解放閣有較高的相似度,底座四周外牆按照城牆的方式壘砌,面積逐層縮小,高度十多米,站在閣樓上北望可見鵲山,南望有千佛山,東可見黃河鐵路大橋,西有齊煙九點之一的藥山。是濟南北郊的制高點。
春秋盧醫扁鵲墓鵲山這個名稱的由來傳說是因為名醫扁鵲遊覽各地,在此地開爐煉藥治療當地的瘟疫,大家為了紀念他,在此豎立扁鵲像而得名。
在鵲山西麓的山腳,有一座扁鵲墓,後人說這就是當年扁鵲死後埋在此處。
查詢資料不難看出,各地都有扁鵲墓,比如河南省湯陰縣有扁鵲的墓和祠、山西省永濟清華鎮、河北邢臺內丘縣西遊扁鵲廟,不管哪個是真的,這位2000多年前的名醫被後人記住,還建廟宇道觀來祭祀,何嘗不是對他醫術的一種崇拜和信仰呢。
雖然濟南的扁鵲墓比較出名,但是實地考察一番,才發現,這裡除了幾個村子外,已經荒廢了,沒有人能知道這裡曾是名醫扁鵲生活過的地方。
其實在濟南齊煙九點之一的藥山的藥山寺門前也有一尊扁鵲像,也是傳說扁鵲曾在這裡採藥,所以才叫藥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