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爬兩用支護模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3:24:26 1
專利名稱:滑、爬兩用支護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澆築混凝土時使用的支護模,特別涉及的是用於澆築高墩、高塔混凝土的滑模、爬模裝置。
目前,各類橋梁的高塔、高墩、高臺建築施工中,一般均採用滑模和爬模這兩種支護形式。其中,滑模支護要消耗大量的預埋爬杆和使用大量的上爬式千斤頂;爬模支護形式則必須使用不少於混凝土分節澆築高度的兩倍的鋼模板才可實現從下節拆除翻至上節安裝,不僅使用的模板數量大,且工序複雜,效率低。近年來雖出現了不少改進型支護模板,如中國專利CN2040128U公開的「混凝土建築物用分段滑模裝置」,CN86206848U公開的「自升式懸臂桁架鋼模板」,也均限於單一的滑或爬功能,當建築體形狀發生改變時,則難以適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序簡單、材料耗用少且施工操作方便的即能滑、又能爬的兩用支護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在原有的爬升桁架與模板之間設置可使模板相對於爬升桁架橫向滑移的伸縮機構來實現的。在採用滑模支護方式作業時,利用原有的提升裝置配合搖頭爬杆即可使模板任意上滑;當建築體有連續橫梁或內模隔板等時則可很方便地改用爬模支護形式,即通過操作設置在爬升桁架與模板之間的伸縮機構使模板脫離混凝土表面一段距離後再由提升裝置提升模板,到位後再操作伸縮機構使模板往澆築體方向移動至靠緊預留的已澆混凝土交接面或設計位置,即可進行下一段混凝土澆築直至建築物完成。所述的伸縮機構可由設置在模板上的橫向螺孔和與之相配的螺杆組成,將螺杆限位於爬升桁架上,轉動螺杆即可驅動模板運動。也可沿用常見的如車床刀架操作絲杆、甚直現場常用的雙向螺杆、千斤頂、液壓柱等常規設備亦可構成伸縮機構,實現模板的橫向運動。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僅在原有的爬升桁架與模板之間增設一伸縮機構就使本實用新型同時具備滑、爬兩種功能,擴大了使用面,減少了材料的耗用、降低了成本費用,且操作方便、使用靈活,適用於橋梁的高塔、高墩、高臺建築施工,特別是在斜張橋的高塔施工中採用本實用新型更能使工序簡化,提高工效。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伸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視圖圖4為圖2的右視圖圖5為其它形式的伸縮機構設置示意圖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在本實施例中由爬升桁架1,提升裝置2,模板3以及伸縮機構4組成。爬升桁架1以及提升裝置2均可沿用現有的各種結構形式,為便於模板與爬升桁架之間的伸縮機構的設置和進一步減少材料耗用,在本實施例中,爬升桁架分別由萬能杆件桁架5、固接在萬能杆件桁架側面的「工」型鋼滑道6、套裝在滑道上的模板提升滑座7以及拉杆錨座板8構成。模板3可採用鋼骨模板,伸縮機構4由設置在模板鋼骨9上的橫向螺孔10,配合螺杆11構成,參見圖2~4,將螺杆11限量於滑座7上,即可通過轉動螺杆以使模板相對於爬升桁架運動。其限位形式可沿用常見的車床刀架驅動杆或臺鉗鎖緊絲杆類似的結構形式。為儘量簡單利用原有鋼骨模板的結構形式,在本實施例中採用的是在模板鋼骨上和模板提升滑座的滑板12上設置通孔13,用螺杆11穿過滑塊通孔固接一限位螺帽14,再穿過模板鋼骨通孔與固接在模板鋼骨上的螺帽15連接。在模板提升滑座7上增設橫向滑槽16,使模板鋼骨沿此槽移動,可減輕螺杆11的徑向受力而易於轉動以致驅動模板;也便於在該橫向滑槽中設置其它形式的伸縮機構,如圖5所示的千斤頂(或液壓柱)19等等。在橫向滑槽上設置條形通孔17和緊固螺栓18,可在澆築時緊固模板以不致發生位移。
權利要求1.一種滑、爬兩用支護模,包括模板、滑升桁架以及提升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模板與滑升桁架之間設置有可使模板相對於滑升桁架橫向移動的伸縮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爬兩用支護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伸縮機構由設置在模板上的橫向螺孔以及與之配合的一端限位於爬升桁架上的螺杆組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爬兩用支護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伸縮機構為千斤頂。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爬兩用支護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伸縮機構為液壓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爬兩用支護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滑升桁架由萬能杆件桁架、固接於萬能杆件桁架側面的型鋼滑道、設置在該滑道上的模板提升滑座以及拉杆錨座組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滑、爬兩用支護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型鋼滑道為「工」型鋼滑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滑、爬兩用支護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模板提升滑座包括套裝在「工」型鋼滑道下翼緣上的滑板和與該滑板固接的橫向滑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澆築混凝土時使用的滑模、爬模支護裝置。主要由爬升桁架、提升裝置、模板和設置在模板與桁架之間的可使模板橫向滑移的伸縮機構組成。同時具備滑模、爬模兩種功能,工序簡單、耗材少、工效高,特別適合用於橋梁的高塔、高墩、高臺建築施工。
文檔編號E04G11/24GK2135031SQ9222009
公開日1993年6月2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1992年8月10日
發明者黃昭安 申請人:黃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