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20:19:26 1
專利名稱:一種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渦流探傷儀的進球傳動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能夠提高運行穩定性的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渦流探傷儀是利用導電材料在交變磁場中產生渦流的性質,檢測導電材料疊加磁場的變化信號以表徵材料缺陷的儀器。在精密鋼球的生產中,常常用來檢測鋼球表面以及內部的損傷,以判斷其是否符合質量要求。傳統的渦流探傷儀進球減速器採用微型電機通過皮帶輪傳動驅動進球機構轉動,實現進球。其缺點是轉動時易打滑,力矩受影響,容易出現鋼球堵塞現象。也有部分結構採用同步帶進行扭矩傳遞。其缺點是同步帶易掉落,造成減速器無法正常工作,工作可靠性差,影響正常的生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運行穩定性的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包括減速殼體、同步帶輪、同步帶、連接套和軸承,所述減速殼體內安裝有驅動電機,減速殼體內還設置有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安裝在連接套上,所述連接套通過軸承支承在減速殼體側壁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與同步帶輪連接,其創新點在於所述同步帶輪兩端面同軸設置有限位墊圈,所述限位墊圈直徑大於同步帶輪外徑。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墊圈與同步帶輪整體壓鑄成型為一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在同步帶輪外設置限位墊圈,限位墊圈的直徑大於同步帶輪外徑,使得限位墊圈位於同步帶的外側,避免同步帶在工作工程中掉落,確保工作穩定可靠。
圖I為本實用新型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包括減速殼體I、驅動電機2、同步帶輪3、同步帶6、連接套4和軸承5,減速殼體I內安裝有驅動電機2,減速殼體I內還設置有同步帶輪3,同步帶輪3安裝在連接套4上,連接套4通過軸承5支承在減速殼體I側壁上,驅動電機2通過同步帶6與同步帶輪3連接,同步帶輪3兩端面同軸設置有限位墊圈7,該限位墊圈7直徑大於同步帶輪3外徑。本實施例中,限位墊圈7與同步帶輪3整體壓鑄成型為一體。
權利要求1.一種潤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包括減速殼體、同步帶輪、同步帶、連接套和軸承,所述減速殼體內安裝有驅動電機,減速殼體內還設置有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安裝在連接套上,所述連接套通過軸承支承在減速殼體側壁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與同步帶輪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同步帶輪兩端面同軸設置有限位墊圈,所述限位墊圈直徑大於同步帶輪外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墊圈與同步帶輪整體壓鑄成型為一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渦流探傷儀進球防掉帶傳動裝置,包括減速殼體、同步帶輪、同步帶、連接套和軸承,所述減速殼體內安裝有驅動電機,減速殼體內還設置有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安裝在連接套上,所述連接套通過軸承支承在減速殼體側壁上,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同步帶與同步帶輪連接,其創新點在於所述同步帶輪兩端面同軸設置有限位墊圈,所述限位墊圈直徑大於同步帶輪外徑。在同步帶輪外設置限位墊圈,限位墊圈的直徑大於同步帶輪外徑,使得限位墊圈位於同步帶的外側,避免同步帶在工作工程中掉落,確保工作穩定可靠。
文檔編號F16H55/36GK202674202SQ20122025305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魏正東, 湯國華, 朱明清 申請人:江蘇力星通用鋼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