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塔式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6 21:35:51 1
專利名稱:變形塔式起重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變形塔式起重機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發明涉及一種塔式起重機,具體是一種塔頂可變形的塔式起重機。
技術背景[0002]現存在兩種平臂塔式起重機平頭塔機及塔頭塔機。平頭塔機與塔頭式塔機相 比,平頭塔機起重臂的受力狀況、連接方式明顯不同。立塔後無論是工作和非工作狀態, 平頭塔機起重臂和平衡臂上下主弦杆的受力狀態不變,上弦杆主要受拉,下弦杆主要受壓, 沒有交變應力的影響,其力學模型單一、簡明。正是基於這一點,平頭塔機起重臂的連接 設計簡便,非常便於臂節之間的快速拆裝。上弦杆靠一個銷軸連接承受拉力,下弦杆則靠 結合處的端面承受壓力,這樣下弦杆的連結方式非常簡便,僅靠兩個定位鎖銷並配鎖止螺 栓。安裝時先將上面的銷軸連好,然後下落臂節,兩鎖銷自動就位,穿上螺栓即可,臂節 間主要靠上弦杆的一個大銷軸連接,既省力又省時。除此之外,平頭塔機還有以下許多 獨特優點。[0003]1、平頭塔機安裝拆卸簡單、容易、快捷、省時,安裝和拆卸塔機時大大降低 對所需汽車起重機起重能力的要求。由於取消了塔頭,其單元質量小、安裝高度低,最大 安裝高度比同級的帶塔頭的塔機降低IOm以上。平頭塔機獨有的起重臂連接方式使整個 臂架可以在空中逐節拆裝,臂架在空中逐節拆裝和整體吊裝相比對起重設備的要求大大降 低,節省拆裝費用,更適合於施工現場受限條件下的塔機拆裝和群塔交叉作業。[0004]2、起重臂鋼結構壽命長、安全性高。平頭塔機沒有起重臂拉杆,其臂架的截 面尺寸通常比同級別的普通塔機要大,尤其是截面的高度較大,則剛度較大,吊載時屈曲 變形也較小,平頭塔機起重臂只受方向向下載荷的作用,比較簡單,平頭塔機起重臂在垂 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都不受交變應力的作用,極大地提高了起重臂鋼結構的使用壽命和安 全性,作業時,尤其是在急停和快速迴轉時,變形小、平穩、安全。而帶塔頭、拉杆的 水平臂小車變幅式塔機的起重臂主要受力杆件經常受到拉、壓交變應力的作用,是起重臂 疲勞損傷甚至斷裂及焊縫開裂的主要原因。[0005]3、起重臂的適用性好、利用率高。平頭塔機起重臂的設計便於實現模數 化、系列化、標準化,可以降低設計和製造成本。平頭塔機起重臂的截面採用變截面設 計,可以一節一節的按先後次序分開獨立安裝和拆卸,增加塔機的起重臂組合,通過模數 化後同一臂節可以用在不同的平頭塔上,提高了起重臂的適用性和利用率。[0006]但是平頭塔機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平頭塔機起重臂、平衡臂的質量比同級別的 普通塔機重5 % 15 %,對於幅度較大的大型平頭塔機來說起重臂的自重增加更明顯, 削弱了平頭塔機的起重能力。為克服這一缺點應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如150tm以上級 別平頭塔機的起重臂設計成單節質量較輕的分段組合式,以便於運輸及空中的逐節拆裝, 但在現有條件下500tm以上級別平頭塔機的設計優點將會逐漸喪失,特別是對於起重力矩 SOOt · m以上、臂長超過85 m的大型塔機,用帶塔頭、拉杆的塔機仍是最合適的型式。[0007]塔頭式塔機塔頂頂部是起重臂和平衡臂的拉杆支點,它很好地利用了鋼材怕彎不怕壓的特點,使起重臂和平衡臂(力學模型均為變形簡支梁)重量減輕。它的缺點是 對塔機安裝、拆卸的環境條件要求較高。同時,由於塔項佔有一定的空間高度,在塔機 密集的工地,其抗幹擾性能較差。實用新型內容[000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通過改進塔式起重機 塔頂結構,在塔身及平衡臂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更換吊臂從而實現在平頭式塔機及塔頭式 塔機之間切換。[0009]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變形塔式起重機,包括基 礎、塔身、頂升機構、迴轉機構、起升機構、平衡臂、吊臂、起重小車、塔頂、司機室 和變幅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塔頂其頂部一側設置有塔頭固定裝置,塔頂上與塔頭 固定裝置同側設置有吊臂固定裝置。[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吊臂包括平頭式吊臂和塔頭式吊臂。[001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吊臂固定裝置設置共有兩個,等高設置在塔頂上與塔頭固定 裝置相同的一側。[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平頭式吊臂上端與塔頂連接,下端抵在吊臂固定裝置上並與 塔頂固定。[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塔頭式吊臂下端設置在吊臂固定裝置內並通過吊臂固定銷固 定,塔頭通過塔頭固定銷固定在塔頭固定裝置內,塔頭式吊臂上設置有拉杆,拉杆一端 固定在塔頭上,另一端固定在塔頭式吊臂上。[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可按需求在平頭式塔機 與塔頭式塔機之間切換。主要通過改良塔頂結構,將傳統平頭式塔機與塔頭式塔機的塔 頂相結合,從而實現僅需更換吊臂及塔頭即可切換形態,滿足各種使用需要。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視結構示意圖。[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0018]圖4為平頭式形態下吊臂的安裝結構示意圖。[0019]圖5為塔頭式形態下吊臂及塔頭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變形塔式起重機其結構包括基礎、塔身、頂升機構、迴轉機 構、起升機構、平衡臂、吊臂、起重小車、塔頂、司機室和變幅機構,上述結構為常規 的塔式起重機結構。參見圖1-圖5,塔頂1其頂部一側設置有塔頭固定裝置2,塔頂1 上與塔頭固定裝置2同側設置有吊臂固定裝置3,吊臂固定裝置3設置共有兩個,等高設 置。吊臂包括平頭式吊臂4和塔頭式吊臂5。塔頂1 一側設置有吊臂,另一側設置有平 衡臂9。[0021]平頭式吊臂4安裝時,上端與塔頂1連接,下端抵在吊臂固定裝置3上並與塔頂1固定。塔頭式吊臂5安裝時,下端設置在吊臂固定裝置3內並通過吊臂固定銷6固定, 塔頭7通過塔頭固定銷8固定在塔頭固定裝置2內,塔頭式吊臂5上設置有拉杆(圖上未 見),拉杆一端固定在塔頭7上,另一端固定在塔頭式吊臂5上,從而起到固定塔頭式吊 臂5的作用。[0022]從平頭式向塔頭式形態切換時,先拆下平頭式吊臂4,在塔頂1裝上塔頭7,插 入塔頭固定銷8,換上塔頭式吊臂5,將吊臂下端固定在吊臂固定裝置3,插入吊臂固定 銷6。[0023]從塔頭式向平頭式切換時,先依次拆除塔頭式吊臂5,拉杆,塔頭7,換上平頭 式吊臂4,將平頭式吊臂4上端固定在塔頂1,平頭式吊臂4下端抵在吊臂固定裝置3上。[0024]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各部分所取名稱等 可以不同。凡依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 括於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 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 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變形塔式起重機,包括基礎、塔身、頂升機構、迴轉機構、起升機構、平衡 臂、吊臂、起重小車、塔頂、司機室和變幅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塔頂其頂部一側 設置有塔頭固定裝置,塔頂上與塔頭固定裝置同側設置有吊臂固定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形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吊臂包括平頭式吊 臂和塔頭式吊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形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吊臂固定裝置設置 共有兩個,等高設置在塔頂上與塔頭固定裝置相同的一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形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平頭式吊臂上端與 塔頂連接,下端抵在吊臂固定裝置上並與塔頂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形塔式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塔頭式吊臂下端設 置在吊臂固定裝置內並通過吊臂固定銷固定,塔頭通過塔頭固定銷固定在塔頭固定裝置 內,塔頭式吊臂上設置有拉杆,拉杆一端固定在塔頭上,另一端固定在塔頭式吊臂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塔頂可變形的塔式起重機,該變形塔式起重機,包括基礎、塔身、頂升機構、迴轉機構、起升機構、平衡臂、吊臂、起重小車、塔頂、司機室和變幅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塔頂其頂部一側設置有塔頭固定裝置,塔頂上與塔頭固定裝置同側設置有吊臂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塔式起重機塔頂結構,在塔身及平衡臂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更換吊臂從而實現在平頭式塔機及塔頭式塔機之間切換。
文檔編號B66C23/62GK201809078SQ201020534788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9日
發明者趙家驁 申請人:浙江省建設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