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洗食用油壺的危害(塑料油壺使用不當會致癌)
2023-07-16 05:19:28 10
你家的油是用什麼裝的?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油桶。從超市買回來的大桶食用油用起來不方便。如果喝水的時候有看上去質量比較好的瓶子就會洗乾淨晾乾後拿來當油壺,非常順手。但你知道嗎?就是你隨手拿來的這個塑料瓶子,使用不當或許會致癌!
如果你仔細留心觀察身邊的這些塑料瓶,會發現每個瓶子的標識都可能不太一樣。而其中標有數字「1」的塑料瓶就是一個潛在的健康威脅。這種塑料瓶的材質是「PET」,能夠承受的最高溫度大約是70℃。
這種塑料瓶一般不建議重複使用。其中往往含有一定的增塑劑,也就是DEHP。這種物質能夠提高塑料的彈性。在合理的使用下是相對安全的。但是世衛組織的癌症研究中心卻將其列為了「2B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體可能產生致癌性,但是目前證據不足的東西。
如果你家經常用這種塑料瓶來裝油,調味料等東西,不僅觸犯了重複使用的大忌。還可能因為廚房灶臺邊的溫度比較高而更容易讓塑料瓶中的塑化劑析出,影響食用油的狀態,甚至加快食用油發生酸敗等變化,經常吃這樣的油也可能讓健康面臨威脅。
習慣性用塑料瓶裝食用油的家庭,最好及時地更換油壺,選擇帶有一定遮光性的陶瓷或者玻璃材質的油壺。並且最好選擇開口比較小的油壺。既能起到控制食用油的攝入量,也能更好地避免瓶內的食用油接觸空氣、水分,加快酸敗的進程。
廚房裡除了塑料油壺,還有2個地方可能潛藏致癌風險,及時自查
第一,長時間沒有清洗的油壺
不少家庭使用的油壺都是前一次的油用得差不多了,就趕緊續上新油。新油舊油混在一起,誰也分不清楚。就算這一桶油已經吃了很長時間,也不會想到去清洗油壺。但是問題在於,油壺最好每隔1個月到3個月就清洗一次。裡面的食用油可能因為接觸空氣、光照或者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下而發生氧化、酸敗等反應。
經常吃這樣的食用油很可能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問題,並且在油脂酸敗後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嚴重的時候可能因為食用油中的黃麴黴素而增加肝臟發生癌變的風險。
第二,發黴的筷子、砧板
有些家庭喜歡用木筷子、竹筷子。但是不知道該如何清洗、保存。如果經常出現溼漉漉的放進筷籠裡,就可能導致筷子頭發生黴變,這時筷子、砧板上的食物殘渣就可能不斷地黴變,滋生黃麴黴毒素,威脅健康。
這種筷子、砧板應該儘早丟棄。別想著能夠將它清洗乾淨。能夠看到表面都是黴點的時候,裡面含有的黃麴黴素也不少了。這種物質是非常難以清除乾淨的。定期更換竹筷子、木砧板比較好。
廚房裡被人忽視的塑料油瓶很可能成為誘發癌症的幕後黑手。而這種濫用塑料瓶,亂用塑料製品的行為,還有不少人都在做。如果你家也有人有這樣的習慣,最好及時糾正。不僅如此,廚房裡還有2樣東西可能暗藏危機,及時自查,也好儘早更換、丟棄。
參考資料:
1、塑料瓶真的會致癌嗎?瓶底的小數字也有大秘密·光明網·2019-8-30
2、塑料瓶底竟暗藏這些秘密,用錯會致癌?關係到每個人·科普中國·2019-8-21
3、油壺超過3個月沒洗,你全家人的肝臟都在遭受威脅·生命時報·20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