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28 15:45:06 1
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包括:設置在機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壓輥,第一、第三壓輥兩端的活動軸承座均活動設置於機架中,每個活動軸承座均通過連接件與一根螺杆的內端相連接,螺杆與連接件之間軸向鎖定而徑向可以旋轉,每根螺杆螺紋配合設置在機架上的螺紋套的螺紋通孔中,螺杆的外端與旋轉驅動裝置相連接;在每個活動軸承座上連接有至少一根提拉杆,每根提拉杆均穿設在對應的螺紋套的安裝通孔中,每根提拉杆上均設置有彈簧和調節壓板,彈簧的彈力使得活動軸承座具有靠近對應的螺紋套上的趨勢。本發明的優點是:能克服螺紋間隙對相鄰壓輥之間間距調整的影響。
【專利說明】
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到三輥壓延機,尤其涉及到三輥壓延機中用以調節相鄰壓輥之間間距的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壓延機主要用以生產塑料片材、薄膜、人造革等薄片狀產品。三輥壓延機中設置有呈「L」形布置的三根壓輥,S卩:第二壓輥、水平方向位於第二壓輥一側的第一壓輥、豎直方向位於第二壓輥上方的第三壓輥,相鄰壓輥之間的間距與壓延製品的厚度相適應。目前,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的結構為:第一、第三壓輥的兩端分別設置於一個活動軸承座中,活動軸承座均活動設置於機架中,在機架與每個活動軸承座之間分別設置有一個能驅動活動軸承座移動的調節驅動機構,每個調節驅動機構的具體結構為:在機架中固定設置有帶螺紋通孔的螺紋套,螺杆配合設置在螺紋套的螺紋通孔中,螺杆的內端通過連接件與活動軸承座相連接,螺杆與連接件之間軸向鎖定而徑向可以旋轉,螺杆的外端與驅動螺杆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相連接。需要調整相鄰壓輥之間的間距時,啟動旋轉驅動裝置,使螺杆旋轉,由於螺紋套固定設置於機架中,因此螺杆就會帶動活動軸承座相對於螺紋套進行軸向移動,從而實現調整相鄰壓輥之間間距的目的。上述結構的間距調整裝置的缺點是:螺杆與螺紋套之間通過螺紋相互配合傳動,這種螺紋傳動結構使得螺杆上的螺紋牙與螺紋通孔中相嚙合的螺紋牙之間總會存在螺紋間隙,這樣在進行壓延工作時就很難精確地控制相鄰壓輥之間的實際間距,也就很難精確控制壓延製品的厚度。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排除螺紋間隙對相鄰壓輥之間間距的影響,從而能精確控制壓延製品厚度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中設置有呈「L」形布置的三根壓輥,即:第二壓輥、水平方向位於第二壓輥一側的第一壓輥、豎直方向位於第二壓輥上方的第三壓輥,第一、第三壓輥的兩端均分別設置於一個活動軸承座中,活動軸承座均活動設置於機架中,每個活動軸承座均通過連接件與一根螺杆的內端相連接,螺杆與連接件之間軸向鎖定而徑向可以旋轉,每根螺杆均螺紋配合設置在螺紋套的螺紋通孔中,所有螺紋套均固定安裝在機架上,螺杆的外端與驅動螺杆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相連接;在每個活動軸承座上還連接有至少一根提拉杆,每根提拉杆均活動穿設在對應的螺紋套的安裝通孔中,每根提拉杆上均設置有彈簧和調節壓板,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螺紋套和調節壓板之間,彈簧的彈力使得活動軸承座具有靠近對應螺紋套的趨勢、從而使螺杆上的螺紋牙與螺紋通孔中相嚙合的螺紋牙相互頂緊。
[0005]進一步地,前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中,在每個活動軸承座上分別連接有兩根提拉杆,兩根提拉杆對稱地分列於對應的螺杆的兩側。
[0006]進一步地,前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中,調節壓板與提拉杆之間的連接結構為:在提拉杆上設置有螺紋段,螺紋段上設置有調節螺母,調節螺母鎖緊在調節壓板的外側。
[0007]進一步地,前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中,旋轉驅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為:螺杆的外端與蝸輪箱中的蝸輪之間通過導向平鍵和導向平鍵槽相連接,導向平鍵和導向平鍵槽之間存在間隙、且間隙能確保蝸輪帶動螺杆轉動而不阻礙螺杆軸向移動,蝸輪箱中的蝸輪通過蝸杆由減速電機驅動。
[0008]進一步地,前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中,在第三壓輥與第二壓輥之間還設置有防止第三壓輥和第二壓輥相互碰撞的楔形墊塊。
[0009]更進一步地,前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中,楔形墊塊的外端設置有向一側彎折的彎臂,在第二壓輥端部的軸承座上設置有長螺栓,長螺栓上設置有兩個鎖緊螺母,彎臂活動穿設在長螺栓上並位於兩個鎖緊螺母之間,兩個鎖緊螺母能將彎臂鎖緊在長螺栓上、並使楔形墊塊位於第三壓輥端部的活動軸承座和第二壓輥端部的軸承座之間。
[0010]本發明的優點是:由於在每個活動軸承座上均設置了提拉杆,每根提拉杆上均設置有彈簧和調節壓板,彈簧的彈力使得活動軸承座具有靠近對應的螺紋套的趨勢,從而使得每個活動軸承座上的螺杆的螺紋牙與對應的螺紋通孔中相嚙合的螺紋牙之間相互頂緊,這樣就克服了在轉動螺杆進行相鄰壓輥之間間距調整時螺紋間隙對間距調整的影響,從而可以精確地控制壓延製品的厚度,提高壓延製品的生產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1中楔形墊塊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4]圖4是圖3左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6]如圖1、圖2所示,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包括:機架1,機架I中設置有呈「L」形布置的三根壓輥,即:第二壓輥2、水平方向位於第二壓輥2 —側的第一壓輥3、豎直方向位於第二壓輥2上方的第三壓輥4,第一壓輥3和第三壓輥4的兩端均分別設置於一個活動軸承座5中,活動軸承座5均活動設置於機架I中,每個活動軸承座5均通過連接件7與一根螺杆6的內端相連接,螺杆6與連接件7之間軸向鎖定而徑向可以旋轉,每根螺杆6均螺紋配合設置在一個螺紋套8的螺紋通孔81中,所有螺紋套8均固定安裝在機架I上,螺杆6的外端與驅動螺杆6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相連接,本實施例中旋轉驅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為:螺杆6的外端與蝸輪箱13中的蝸輪14之間通過導向平鍵和導向平鍵槽相連接,導向平鍵和導向平鍵槽之間存在間隙、且間隙能確保蝸輪14帶動螺杆6轉動而不阻礙螺杆6軸向移動,蝸輪箱13中的蝸輪14通過蝸杆16由減速電機驅動,減速電機可安裝在機架I上。在每個活動軸承座5上還連接有至少一根提拉杆9,提拉杆9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本實施例中為了使得活動軸承座5受力均勻,每個活動軸承座5上分別連接有兩根提拉杆9,兩根提拉杆9對稱地分列於與該活動軸承座5相連接的螺杆6的兩側,每根提拉杆9均活動穿設在對應的螺紋套8的安裝通孔82中,每根提拉杆9上均設置有彈簧10和調節壓板11,調節壓板11與提拉杆9之間的連接結構為:在提拉杆9上設置有螺紋段91,螺紋段91上設置有調節螺母12,調節螺母12鎖緊在調節壓板11的外側,彈簧10的兩端分別抵壓在螺紋套8和調節壓板11之間,彈簧10的彈力使得活動軸承座5具有靠近對應的螺紋套8的趨勢、從而使得螺杆6上的螺紋牙與螺紋通孔81中相嚙合的螺紋牙相互頂緊,通過調整調節螺母12在螺紋段91上的鎖緊位置,可以調節彈簧10的彈力大小。為了能充分利用彈簧10的彈力,通常需要將提拉杆9平行於對應的螺杆6設置。此外,在第三壓輥4與第二壓輥2之間還設置有防止第三壓輥4和第二壓輥2相互碰撞的楔形墊塊17,如圖3、圖4所示,楔形墊塊17的外端設置有向一側彎折的彎臂171,在第二壓輥2端部的軸承座21上設置有長螺栓15,長螺栓15上設置有兩個鎖緊螺母,彎臂171活動穿設在長螺栓15上並位於兩個鎖緊螺母之間,兩個鎖緊螺母能將彎臂171鎖緊在長螺栓15上、並使楔形墊塊17位於第三壓輥4端部的活動軸承座5和第二壓輥2端部的軸承座21之間。通過調整彎臂171在長螺栓15上的鎖緊位置,可以改變楔形墊塊17的前端伸入至第三壓輥4與第二壓輥2之間的位置,從而調節第三壓輥4與第二壓輥2之間防撞間距的大小,從圖4中可以看出楔形墊塊17的前端越深入,第三壓輥4與第二壓輥2之間的防撞間距越大,防撞間距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
[0017]由於在每個活動軸承座5上均設置了兩根提拉杆9,每根提拉杆9上均設置有彈簧10和調節壓板11,彈簧10的彈力使得活動軸承座5具有靠近對應的螺紋套8的趨勢,從而使得每個活動軸承座5上的螺杆6的螺紋牙與對應的螺紋通孔81中相嚙合的螺紋牙之間相互頂緊,這樣就克服了在轉動螺杆6進行相鄰壓輥之間間距調整時螺紋間隙對間距調整的影響,從而可以精確地控制壓延製品的厚度,提聞壓延製品的生廣質量。
【權利要求】
1.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包括:機架,機架中設置有呈「L」形布置的三根壓輥,即:第二壓輥、水平方向位於第二壓輥一側的第一壓輥、豎直方向位於第二壓輥上方的第三壓輥,第一、第三壓輥的兩端均分別設置於一個活動軸承座中,活動軸承座均活動設置於機架中,每個活動軸承座均通過連接件與一根螺杆的內端相連接,螺杆與連接件之間軸向鎖定而徑向可以旋轉,每根螺杆均螺紋配合設置在螺紋套的螺紋通孔中,所有螺紋套均固定安裝在機架上,螺杆的外端與驅動螺杆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相連接;其特徵在於:在每個活動軸承座上還連接有至少一根提拉杆,每根提拉杆均活動穿設在對應的螺紋套的安裝通孔中,每根提拉杆上均設置有彈簧和調節壓板,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螺紋套和調節壓板之間,彈簧的彈力使得活動軸承座具有靠近對應螺紋套的趨勢、從而使螺杆上的螺紋牙與螺紋通孔中相嚙合的螺紋牙相互頂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每個活動軸承座上分別連接有兩根提拉杆,兩根提拉杆對稱地分列於對應的螺杆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調節壓板與提拉杆之間的連接結構為:在提拉杆上設置有螺紋段,螺紋段上設置有調節螺母,調節螺母鎖緊在調節壓板的外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旋轉驅動裝置的具體結構為:螺杆的外端與蝸輪箱中的蝸輪之間通過導向平鍵和導向平鍵槽相連接,導向平鍵和導向平鍵槽之間存在間隙、且間隙能確保蝸輪帶動螺杆轉動而不阻礙螺杆軸向移動,蝸輪箱中的蝸輪通過蝸杆由減速電機驅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在第三壓輥與第二壓輥之間還設置有防止第三壓輥和第二壓輥相互碰撞的楔形墊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三輥壓延機中的壓輥間距調整裝置,其特徵在於:楔形墊塊的外端設置有向一側彎折的彎臂,在第二壓輥端部的軸承座上設置有長螺栓,長螺栓上設置有兩個鎖緊螺母,彎臂活動穿設在長螺栓上並位於兩個鎖緊螺母之間,兩個鎖緊螺母能將彎臂鎖緊在長螺栓上、並使楔形墊塊位於第三壓輥端部的活動軸承座和第二壓輥端部的軸承座之間。
【文檔編號】B29C43/24GK104275762SQ201410561084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黃振芳, 黃曉燕 申請人:張家港市蘭航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