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
2023-08-13 04:50:46 1
專利名稱:一種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特殊鋼種冶煉領域,特別涉及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
(二)
背景技術:
中碳不鏽鋼是指含碳量在0. 25-0. 35%的不鏽鋼,適用於製作在弱酸及潮溼 條件下使用的各種精密塑料模具、橡膠模具及產業機器等各種零件。目前冶煉 中碳不鏽鋼的工藝是在電爐冶煉時加入高鉻和中鉻來調整鋼水的成分,出鋼時 將鋼水和爐渣出淨,然後在精煉位補加合金微調成分,但此工藝的缺點是合金 損失大,鋼水的鉻回收率不到70%,且電爐冶煉時間長,對電爐的爐壁壽命影 響很大,出鋼時鋼渣混出,鋼水量不易控制,且精煉變渣後回磷嚴重,磷含量 一般都在0. 030°/。以上。鋼板的質量和各項性能得不到保證。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中碳不鏽鋼特別是不鏽鋼WSM136A的冶煉方 法,可以克服生產過程中鋼水鉻回收率低、精煉變渣後回磷嚴重、鋼板質量和 性能得不到保證的問題。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包括電爐熔化、精煉、真空處理,其中電爐 熔化時控制出鋼P不大於0.015%;電爐無渣出鋼,大包溫度控制在1580-1630 。C,鋼包吹氬良好;精煉座包後,在脫氧的同時,將鋼水升溫,控制溫度在 1580-1650°C ,分4-6批量加入4各鐵;精煉過程中大吹氬待合金完全熔化和均 勻後,調整其它成分至目標值;精煉時加大渣量,保持白渣;後處理即得所述 中碳不鏽鋼。
所述分4-6批量加入鉻鐵為各批次等量加入鉻鐵,且前2-3批次先加入中
鉻,後2-3次加入低4各。
每批次加入4各4失的時間間隔為10-15min。 本方法特別適合於不鏽鋼WSM136A的冶煉。
精煉過程中大吹氬次數以保證合金能完全熔化,成分均勻為宜。增大渣量, 保持白渣,可以解決合金中帶入大量夾雜和鋼水的二次氧化問題。
本發明將原來在電爐熔化階段加入鉻鐵的程序放在精煉時進行,同時控制 電爐出鋼的P含量以及出鋼量;在精煉時則重點控制脫氧以及鉻鐵的加入;這 樣的方法避免了鉻鐵在電爐熔化階段被氧化,而精煉階段加入鉻鐵則基本不存 在這樣的問題,因此可以增加鉻的回收率;而由於原有工藝在電爐出鋼時需要 將鋼水和爐渣一起出淨,且為了回收鉻需要對爐渣進行再還原,因此爐渣中含 有的P就容易一起進入最後的鋼中,造成回磷嚴重;而本工藝則解決了這個問 題。另外鉻鐵的分批加入以及中鉻和低鉻相結合的方法在很好的控制鋼種的碳 含量的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相對於現有^t支術,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採用的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冶煉後鋼水的鉻回收率穩定能達到 97%以上,鋼水的[P]含量控制在0. 015°/。以內,且後續軋制探傷信息及鋼板的檢 驗性能均反映良好。同時本方法操作簡單,方便可行,降低了冶煉難度,縮短 了冶煉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對各種高合金鋼的冶煉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
此
實施例1
以08101765爐為例冶煉鋼種WSM136A,鋼種4各成分要求為12. 70-13. 50%。 電爐的冶煉周期為55min,出鋼後[P] 0.008°/。,出鋼量94. 3t。出鋼時包內無 氧化渣,大包溫度為1627°C,鋼包吹氬良好。精煉座包後,鋼包吹氬良好,溫 度升至1647。C,加入第一批合金中鉻(鉻成分為59%) 6t,合金完全熔化後,
又加入第二批合金中鉻8噸,經過升溫熔化,又加入第三批合金低鉻(鉻成分
為63% ) 6 p屯和第四批合金低鉻6噸,總共26噸合金,每次加入鉻鐵的時間間 隔為12min。經過升溫和多次大吹氬攪拌以後,合金完全熔化,耳又樣回鉻成分 為鋼液質量的12. 75°/。, P為0.014%,鋼中鉻成分達到目標值,然後增大渣量, 提高脫氧強度,將鋼中的其它成分調至目標值。最後進行真空處理,提高鋼水 純淨度,本爐鋼4各鐵回收率為98.07%,成品P: 0. 014°/。。軋制信息反饋探傷合 格率100%。各項性能4t瞼良好。
實施例2
電爐熔化出鋼時包內無氧化渣,大包溫度為1620°C,鋼包吹氬良好。精煉座包 後,鋼包吹氬良好,溫度升至163(TC,加入第一批合金中鉻(鉻成分為59%) 5t,合金完全熔化後,再分別加入第二批、第三批合金中鉻各5噸,再經過升 溫熔化,又加入第四批、第五批合金低鉻(鉻成分為63%) 5噸,總共25噸合 金,每次加入4各鐵的時間間隔為10m i n 。其他同實施例1 。
權利要求
1.一種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包括電爐熔化、精煉、真空處理,其特徵在於電爐熔化時控制出鋼P不大於0.015%;電爐無渣出鋼,大包溫度控制在1580-1630℃,鋼包吹氬良好;精煉座包後,在脫氧的同時,將鋼水升溫,控制溫度在1580-1650℃,分4-6批量加入鉻鐵;精煉過程中大吹氬待合金完全熔化和均勻後,調整其它成分至目標值;精煉時加大渣量,保持白渣;後處理即得所述中碳不鏽鋼。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分4-6批量加 入鉻鐵為各批次等量加入鉻鐵,且前2-3批次先加入中鉻,後2-3次加入低鉻。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其特徵在於每批次加入鉻 鐵的時間間隔為10-15min。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中碳不鏽鋼為 WSM136A。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碳不鏽鋼的冶煉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電爐熔化、精煉、真空處理,電爐熔化時控制出鋼P不大於0.015%;電爐無渣出鋼,大包溫度控制在1580-1630℃,鋼包吹氬良好;精煉座包後,在脫氧的同時,將鋼水升溫,控制溫度在1580-1650℃,分4-6批量加入鉻鐵;精煉過程中大吹氬待合金完全熔化和均勻後,調整其它成分至目標值;精煉時加大渣量,保持白渣;後處理即得所述中碳不鏽鋼。本發明方法冶煉後鋼水的鉻回收率穩定能達到97%以上,鋼水的[P]含量控制在0.015%以內。同時本方法操作簡單,方便可行,降低了冶煉難度,縮短了冶煉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且對各種高合金鋼的冶煉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文檔編號C21C7/00GK101368224SQ20081014149
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8日
發明者榮 任, 夏保衛, 林建農 申請人: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