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20:09:46
專利名稱: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
背景技術:
生產使用中,對水泵軸承成品的振動要求非常高,我國現有水泵軸承測振大多數為操作工手動把軸承放到測振儀上面。其主要缺點為:1)手動放入時由於斜放可能會導致軸承被甩出,具有安全隱患。2)由於軸承斜放對芯棒造成磨損,從而檢測不準確,而且不易被發現。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前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便於檢測的水泵軸承測振裝置。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包括底座、測振儀和第一氣缸;所述底座的上部設置有放置水泵軸承的凹槽;所述測振儀位於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氣缸與底座的底部連接,驅動底座上下移動。上述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還包括託架、第二氣缸和第三氣缸;所述託架與底座連接;所述第二氣缸與託架的底部連接,驅動託架上下移動;所述第三氣缸與第二氣缸的底部連接,驅動第二氣·缸左右移動。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後,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通過氣缸提供移動的動力,將待測振的軸承放置在底座上後,通過氣缸動作,使軸承能方便、準確地進行測振,避免了操作工與工件的接觸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 )本實用新型利用氣缸動作來使軸承進入測振儀,測量數據準確,穩定,誤差小。( 3 )本實用新型還有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託架,能夠適應於流水線的自動化操作,更加提高了效率。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為:底座1、測振儀2、第一氣缸3、託架4、第二氣缸5、第三氣缸6、水泵軸承7。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見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包括底座1、測振儀2、第一氣缸
3、託架4、第二氣缸5和第三氣缸6。底座I的上部設置有放置水泵軸承的凹槽;測振儀2位於底座I的上方;第一氣缸3與底座I的底部連接,驅動底座I上下移動;託架4與底座I連接;第二氣缸5與託架4的底部連接,驅動託架4上下移動;第三氣缸6與第二氣缸5的底部連接,驅動第二氣缸5左右移動。通過控制第二氣缸5和第三氣缸6將帶有底座I的託架4移動到測振儀2下方的合適位置,使得託架4上的一個底座I正對測振儀2,然後將水泵軸承7放在底座I上,控制第一氣缸3,使其將水泵軸承7推入測振儀2中。如此即可方便、快捷、準確地進行軸承自動測振。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 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I)、測振儀(2)和第一氣缸(3);所述底座(I)的上部設置有放置水泵軸承的凹槽;所述測振儀(2)位於底座(I)的上方;所述第一氣缸(3 )與底座(I)的底部連接,驅動底座(I)上下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託架(4)、第二氣缸(5)和第三氣缸(6);所述託架(4)與底座(I)連接;所述第二氣缸(5)與託架(4)的底部連接,驅動託架(4 )上下移動;所述第三氣缸(6 )與第二氣缸(5 )的底部連接,驅動第二氣缸(5)左右 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泵軸承自動測振裝置,包括底座、測振儀和第一氣缸;所述底座的上部設置有放置水泵軸承的凹槽;所述測振儀位於底座的上方;所述第一氣缸與底座的底部連接,驅動底座上下移動。本實用新型通過氣缸提供移動的動力,將待測振的軸承放置在底座上後,通過氣缸動作,使軸承能方便、準確地進行測振,避免了操作工與工件的接觸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文檔編號G01M7/02GK203116932SQ20122071215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蔣衛 申請人:江蘇容天樂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