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淵丸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5:40:01 1
專利名稱:鼻淵丸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一種治療鼻竇炎、額竇炎、過敏性鼻炎、鼻竅不通、流膿涕、嗅覺失靈、頭痛的中草藥製劑。
鼻竇炎、額竇炎、過敏性鼻炎、鼻竅不通、流膿涕、嗅覺失靈、頭痛等病症患者,經常鼻塞、頭痛、流清涕,時輕時重,反覆發病,有時受涼後加重。是臨床上較頑固的病症。以往對此症的治療方法很多,但療效均不理想,復發問題沒有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方便、見效快、根治力強、愈後不復發的中草藥製劑。
本發明依據中醫外病內治的原理,運用具有疏風消腫、通竅止痛作用的中草藥內服治療鼻竇炎、額竇炎、過敏性鼻炎、鼻竅不通、流膿涕、嗅覺失靈、頭痛。其配方為辛夷花20g、蒼耳子20g、葛根15g、白芷15g、薄荷10g、茯苓10g、連翹10g、細辛3g、防風10g、丹參10g、甘草6g。其製備方法為經過潔淨配藥——粉碎——過篩——滅菌——配製成丸劑——裝入包裝即成。
本發明優點在於根治力強,愈後不易復發,製備方法簡單,服用方便,療程短、見效快。
本發明對538例患者臨床治療,多數病例在服用5-10天即見效,大部分病例可在1-2個月內治癒。其中治癒且隨訪一年以上未復發者457例,佔85%,好轉54例,佔10%,無效27例,佔5%,總有效率達95%。
典型病例病例一李彬,男,14歲,鄭鐵六中學生,鄭州市人。
患者經常鼻塞、頭痛、流清涕,時輕時重,經在鄭州鐵路中心醫院拍片,診斷額竇炎。經服用中西藥,效果不佳,於2002年1月13日就診。
脈弦細,苔白。方藥鼻淵丸,50g。用法6g,一日三次,口服。
二診於1月20日複診,服上藥後,鼻塞頭痛減輕,繼服上藥,鼻淵丸50g。用法用量同前。
三診於3月2日來診,近三天來自感鼻塞流涕,無明顯頭痛,繼服鼻淵丸100g。於4月4日追訪全愈。
病例二唐海波,男,16歲,鄭州第二砂輪廠中學學生,鄭州市人。
患者於2002年11月1日初診,自述經常鼻塞清涕,時感頭痛,既往有慢性鼻炎病史五年餘。
脈弦細數,苔白。服用鼻淵丸150g,用法每次6g,一日三次,口服。
二診於11月16日複診,自述服上藥後,上症有好轉,繼服鼻淵丸150g,用法用量同前。
三診於2003年1月1日來診,近兩天因受涼,自感鼻塞,流涕不多,頭不痛,症狀較前明顯減輕,繼服上藥50g,後追訪全愈。
病例二魏文超,男,12歲,學生,河南武陟縣詹店鎮馮莊。
患者於2004年11月14日初診。家屬代述,患兒經常鼻塞流清涕,自感鼻部疼痛,經詹店鎮衛生院拍片診斷鼻夾肥大,額竇炎。既往有慢性鼻炎病史兩年餘。發病時,雙側太陽穴處疼痛。
脈弦細數,苔白。方藥鼻淵丸80g,用法4g,一日三次,口服。
二診於12月9日複診,用上藥後,上症有減輕,繼服鼻淵丸160g,用法5g,一日三次。
三診於12月28日來診,自述服上藥三瓶,頭痛鼻塞流涕均有明顯好轉,繼服上藥兩瓶(160g),用法用量同前,後追訪已全愈。
病例四魏太收,男,53歲,農民,河南武陟縣詹店鎮郭庵村。
患者於2004年11月24日初診,自述患慢性鼻炎十餘年,平時鼻塞流涕,鼻涕時黃時清,反覆發病,有時受涼後加重。在詹店鎮衛生院拍片診斷上頷竇炎。發病時自感頭痛。
脈弦細,苔白。方藥鼻淵丸80g,用法6g,一日三次,口服。於2005年元月11日來反應鼻炎已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鼻竇炎、額竇炎、過敏性鼻炎、鼻竅不通、流膿涕、嗅覺失靈、頭痛的中草藥製劑由下列藥物組成辛夷花20g、蒼耳子20g、葛根15g、白芷15g、薄荷10g、茯苓10g、連翹10g、細辛3g、防風10g、丹參10g、甘草6g。
2.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的配量是辛夷花20g、蒼耳子20g、葛根15g、白芷15g、薄荷10g、茯苓10g、連翹10g、細辛3g、防風10g、丹參10g、甘草6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治療鼻竇炎、額竇炎、過敏性鼻炎、鼻竅不通、流膿涕、嗅覺失靈、頭痛的中草藥內服製劑,依據中醫外病內治原理,由辛夷花、蒼耳子、葛根、白芷、薄荷、茯苓、連翹、細辛、防風、丹參、甘草配製而成,本發明能有效鼻竇炎、額竇炎、過敏性鼻炎、鼻竅不通、流膿涕、嗅覺失靈、頭痛,且具有療程短、見效快,使用方便、根治力強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P11/00GK1683000SQ20051005334
公開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8日
發明者徐宗軒 申請人:徐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