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航空無線電幹擾信號測向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7-29 03:00: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航空無線電幹擾信號測向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電磁波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運用,無線電測向技術也隨之發展起來,無線電測向是依據電磁波傳播特性,使用儀器設備測定無線電波來波方向的過程;測定「來波方向」,是指測向機所在地實在的電磁環境中電波達到的方向,無線電測向,通常的最終目的是要確定「輻射源的方向」。
在航空設備中,通常需要對無線電幹擾信號進行測向,以便後續採取相應措施,但測向設備很多時候需要進行供電,對無線電幹擾信號進行測向過程中,供電的穩定性直接關係到測向設備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航空無線電幹擾信號測向系統,在測向設備的供電模塊中設置有防浪湧電路,能夠保證測向設備正常、穩定地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航空無線電幹擾信號測向系統,包括測向設備和監測測向站,測向設備與監測測向站連接;所述的測向設備包括測向天線、接收機、主控板、第一通訊模塊和電源模塊;測向天線的輸出端與接收機連接,接收機的輸出端與主控板連接,主控板的輸出端與第一通訊模塊連接,第一通訊模塊與監測測向站進行通訊;所述的電源模塊包括供電電源和防浪湧電路,防浪湧電路的輸入端與供電電源連接,防浪湧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與測向天線、接收機、主控板和第一通訊模塊連接;
進一步地,測向設備搭載於航空設備上, 監測測向站位於地面。
所述的防浪湧電路包括電阻R1、TVS管、第一壓敏電阻MOV1、第二壓敏電阻MOV2和氣體放電管D1,電阻R1的一端通過第一公共點連接到防浪湧電路的輸入端,電阻R1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公共點連接到防浪湧電路的輸出端;所述的第一公共點還通過TVS管接地;所述的第二公共點還依次通過第一壓敏電阻MOV1和第二壓敏電阻MOV2接地;所述的第二壓敏電阻的兩端還並聯有氣體放電管D1。
所述的監測測向站包括第二通訊模塊和智能終端設備;第二通訊模塊與第一通訊模塊進行通訊,且第二通訊模塊與智能終端設備連接。
所述的接收機包括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本振驅動放大器、低通濾波器、AD轉換電路;所述的低噪聲放大器接收來自測向天線的射頻信號、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端與與混頻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混頻器的第二輸入端與本振驅動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混頻器的輸出端依次與低通濾波器和AD轉換電路連接,AD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主控板連接;
所述的接收機還包括本振信號發生器和T型電阻衰減網絡,所述的本振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通過T型電阻衰減網絡與本振驅動放大器連接。
所述的主控板包括中央處理器、存儲器、USB接口模塊和RS232接口模塊;中央處理器與AD轉換電路的輸出端連接,中央處理器還分別與存儲器、USB接口模塊和RS232接口模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測向設備的供電模塊中設置有防浪湧電路,能夠保證測向設備正常、穩定地工作。
(2)防浪湧電路TVS管、壓敏電阻和氣體放電管進行設計,對浪湧電壓的抑制效果好。
(3)主控板自身設置有存儲器,能夠對數據進行實時存儲,數據不易丟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圖2為防浪湧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接收機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航空無線電幹擾信號測向系統,包括搭載於航空設備上的測向設備和位於地面的監測測向站,測向設備與監測測向站通過無線通訊進行連接;所述的測向設備包括測向天線、接收機、主控板、第一通訊模塊和電源模塊;測向天線的輸出端與接收機連接,接收機的輸出端與主控板連接,主控板的輸出端與第一通訊模塊連接,第一通訊模塊與監測測向站進行通訊;所述的電源模塊包括供電電源和防浪湧電路,防浪湧電路的輸入端與供電電源連接,防浪湧電路的輸出端分別與測向天線、接收機、主控板和第一通訊模塊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的防浪湧電路包括電阻R1、TVS管、第一壓敏電阻MOV1、第二壓敏電阻MOV2和氣體放電管D1,電阻R1的一端通過第一公共點A連接到防浪湧電路的輸入端,電阻R1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公共點B連接到防浪湧電路的輸出端;所述的第一公共點A還通過TVS管接地;所述的第二公共點B還依次通過第一壓敏電阻MOV1和第二壓敏電阻MOV2接地;所述的第二壓敏電阻的兩端還並聯有氣體放電管D1。
所述的監測測向站包括第二通訊模塊和智能終端設備;第二通訊模塊與第一通訊模塊進行通訊,且第二通訊模塊與智能終端設備連接。
如圖3所示,所述的接收機包括低噪聲放大器、混頻器、本振驅動放大器、低通濾波器、AD轉換電路;所述的低噪聲放大器接收來自測向天線的射頻信號、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端與與混頻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混頻器的第二輸入端與本振驅動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混頻器的輸出端依次與低通濾波器和AD轉換電路連接,AD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主控板連接;
所述的接收機還包括本振信號發生器和T型電阻衰減網絡,所述的本振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通過T型電阻衰減網絡與本振驅動放大器連接。
所述的主控板包括中央處理器、存儲器、USB接口模塊和RS232接口模塊;中央處理器與AD轉換電路的輸出端連接,中央處理器還分別與存儲器、USB接口模塊和RS232接口模塊。
進一步地,中央處理器可以採用MSP430單片機。
由於主控板自身設置有存儲器,能夠對數據進行實時存儲,數據不易丟失,在航空設備降落後,還能夠通過USB接口模塊或RS232接口模塊將存儲器中的數據導出,即使監測測向站數據丟失,也能夠從存儲器中再次獲取測向數據。
在航空設備進行飛行過程中,收到環境影響(天氣、雷電等),電源模塊會產生浪湧壓,影響測向設備正常工作,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設備損壞。
在本申請中,有浪湧電壓輸入時,第一壓敏電阻MOV1和第二壓敏電阻MOV2承擔保護作用, 同時,電阻R1和TVS管對浪湧電壓的殘餘能量進行抑制,進而防止浪湧電壓對用電裝置產生的影響;
進一步地,如果浪湧電壓過大,衝擊放電電流過大,殘壓超過應有的保護水平時,氣體放電管導通短接第二壓敏電阻MOV2,同時氣體放電管D1將能量釋放到大地,此時系統殘壓由第一壓敏電阻MOV1決定,殘壓將大大降低。這時,再通過電阻R1和TVS管實現對浪湧電壓的殘餘能量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