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袋機和餐廚垃圾處理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6:32:26

本實用新型涉及垃圾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破袋機和包含該破袋機的餐廚垃圾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個城市的餐飲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餐廚垃圾的處理量也與日俱增。分揀是餐廚垃圾預處理的關鍵工序,由於餐廚垃圾的成分比較複雜,除了含有米麵、蔬菜、動植物油脂、魚肉骨等,還含有一次性餐具和/或塑料製品,因此在分揀前還需要對袋狀物進行破袋處理。破袋機構一般均安裝在分揀設備的入口端,如果袋狀物得不到及時破碎,進入後序分揀設備會造成纏繞及堵塞,嚴重的會損壞設備。現有的破袋機構由於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容易出現被袋狀物中大塊塑料及布料纏繞失效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對餐廚垃圾中的破袋進行破碎的破袋機,解決了袋狀物纏繞失效的問題,同時也為後序垃圾分揀設備順利運行奠定了基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破袋機,包括依次設置在S形進料通道內的第一破袋裝置、第二破袋裝置和第三破袋裝置,所述S形進料通道包括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第一破袋裝置設置在S形進料通道的上腔進口端,所述第三破袋裝置設置在S形進料通道的下腔底部;所述上腔進口端物料流向與水平面夾角為α,所述中腔進口端物料流向與水平面夾角為β,所述中腔出口端物料流向垂直於水平面,所述下腔出口端物料流向平行於水平面;所述第一破袋裝置和第二破袋裝置的結構相同,均包括料鬥、動刀盤及驅動動刀盤的驅動機構,所述動刀盤的內孔設置若干個內刀齒,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料鬥外側。
優選的,所述第三破袋裝置包括第一電機及若干個並列設置的滾刀,相鄰滾刀均通過相互嚙合的齒輪驅動,所述滾刀並列設置在下腔底面上,所述下腔底面與水平面夾角為γ。
優選的,所述料鬥為筒狀、且外設護罩,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減速機、主動輪和被動輪,所述第二電機設置在護罩上,所述主動輪通過軸承套裝在料鬥外圓,所述動刀盤通過連接件與被動輪固定相連,所述動刀盤設置在料鬥裡側出口端,所述第二電機通過減速機驅動主動輪,主動輪帶動被動輪驅動動刀盤旋轉。
優選的,所述料鬥出口端與動刀盤之間還設有靜刀盤,所述靜刀盤與動刀盤平行並列設置,所述靜刀盤固定設置在料鬥出口端的端面上,所述靜刀盤設置在料鬥的出口端,所述靜刀盤內孔設有若干個內刀齒。
優選的,所述主動輪與被動輪均為皮帶輪,所述主動輪與被動輪通過皮帶傳動。
優選的,所述主動輪的轉軸通過支撐座設置在護罩上。
優選的,所述護罩上方設有用於支撐第二電機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下方設有肋板。
優選的,所述上腔和中腔均為進口大出口小的喇叭狀。
優選的,所述夾角α及γ均為30°,所述夾角β為45°。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餐廚垃圾處理設備,該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含有上述破袋機。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餐廚垃圾物料進入S形進料通道後,依次經過第一破袋裝置、第二破袋裝置和第三破袋裝置,物料中的袋狀物經過第一破袋裝置和第二破袋裝置的動刀盤進行兩次破碎後,已經消除了大部分袋狀物的幹擾,再經過第三破袋裝置的進一步破碎,能夠將物料中袋狀物進行充分破碎。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破袋效率高的優點,藉助這種多級破碎結構可將物料中袋狀物經過多級破碎後,解決了袋狀物的纏繞問題,保證破袋機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餐廚垃圾破袋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 向視圖;
圖3是圖1中第三破袋裝置的B向視圖;
圖4是圖1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圖1中第一破袋裝置和第二破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S形進料通道,2-第一破袋裝置,3-第二破袋裝置,4-第三破袋裝置,5-料鬥,6-動刀盤,7-內刀齒,8-護罩,9-第二電機,10-減速機,11-上腔,12-中腔,13-下腔,14-主動輪,15-被動輪,16-軸承,17-連接件,18-靜刀盤,19-支撐座,20-支撐板,21-肋板,41-第一電機,42-滾刀,43-齒輪,44-殼體,45-滾刀驅動軸,46-擋板,47-支撐套,48-端蓋,49-隔套,50-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餐廚垃圾破袋機,如圖1、2所示,包括依次設置在S形進料通道1內的第一破袋裝置2、第二破袋裝置3和第三破袋裝置4,所述S形進料通道1包括上腔11、中腔12和下腔13,所述第一破袋裝置2設置在S形進料通道1的上腔11進口端,所述第三破袋裝置4設置在S形進料通道1的下腔13底部;所述上腔11進口端物料流向與水平面夾角為α,所述中腔12進口端物料流向與水平面夾角為β,所述中腔12出口端物料流向垂直於水平面,所述下腔13出口端物料流向平行於水平面;所述第一破袋裝置2和第二破袋裝置3的結構相同,均包括料鬥5、動刀盤6及驅動動刀盤6的驅動機構,所述動刀盤6的內孔設置若干個內刀齒7,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料鬥5外側;所述第一破袋裝置2的動刀盤6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夾角為α,所述第二破袋裝置3的動刀盤6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夾角為β,其中α及β均為銳角。圖1中空心箭頭為物料流向,餐廚垃圾物料進入S形進料通道後,物料中的袋狀物依次經過第一破袋裝置和第二破袋裝置的動刀盤進行兩次破碎後,已經破碎掉了大部分袋狀物,再經過第三破袋裝置的進一步破碎,能夠將物料中袋狀物進行充分破碎,避免袋狀物纏繞而損壞設備的現象發生。
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夾角α設計為30°,所述夾角β設計為45°,通過改變物料流向,降低物料的流動速度,使物料中的袋狀物得到充分破碎。
如圖3、4所示,所述第三破袋裝置4包括第一電機41及若干個並列設置的滾刀42,相鄰滾刀42均通過相互嚙合的齒輪43驅動,所述滾刀42並列設置在下腔13底面上,所述下腔13底面與水平面夾角為γ。其中,夾角γ為30°,儘可能使物料經過滾刀擠壓、撕扯後再排出,相鄰滾刀間隙為8mm,滾刀外徑為97mm,物料從中腔垂直下落,首先落到滾刀上,經相鄰滾刀的擠壓、撕扯後完成破碎動作,可將遺漏的小塊袋狀物進行進一步粉碎,然後再改變流向水平從下腔排出。
圖3中,所述滾刀42驅動軸端部與齒輪43鍵連接,齒輪43設置在殼體44內,滾刀驅動軸45與殼體44間設有軸承和環形擋板46,擋板46通過支撐套47和端蓋48對軸承進行限位,端蓋48與滾刀驅動軸45之間設有隔套49,所述端蓋48與隔套49的接觸面上、支撐套47與滾刀42端面是接觸面上均設有密封圈50,可避免殼體44內潤滑油外漏,同時也避免餐廚垃圾物料進入殼體44內而影響齒輪43正常運轉。
如圖2、5、6所示,所述料鬥5為筒狀、且外設護罩8,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9、減速機10、主動輪14和被動輪15,所述第二電機9設置在護罩8上,所述主動輪14通過軸承16套裝在料鬥5外圓,所述動刀盤6通過連接件17與被動輪15固定相連,所述動刀盤6設置在料鬥5裡側出口端,所述第二電機9通過減速機10驅動主動輪14,主動輪14帶動被動輪15驅動動刀盤6旋轉。物料從動刀盤的內孔經過時,動刀盤上高速旋轉的內刀齒可將物料中的袋狀物進行阻擋並破碎。
其中,減速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輪的轉軸相連,所述減速機優選為斜齒輪減速機,因為斜齒輪減速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傳遞轉矩大、啟動平穩、傳動比分級精細等特性,可根據用戶要求進行任意連接和調整安裝位置,內部斜齒輪採用優質高強度合金鋼,表面滲碳硬化處理,承載能力強,經久耐用。
進一步地,所述料鬥5出口端與動刀盤6之間還設有靜刀盤18,所述靜刀盤18與動刀盤6平行並列設置,所述靜刀盤18固定設置在料鬥5出口端的端面上,所述靜刀盤18設置在料鬥5的出口端,所述靜刀盤18內孔設有若干個內刀齒7。其中,連接件固定設置在從動輪兩側、且同時對軸承外圈兩端進行限位,料鬥外圓上設有限位臺圓對軸承內圈一端進行限位,靜刀盤也設有凸出的邊簷對軸承內圈另一端進行限位;靜刀盤通過螺釘固定在料鬥端部的內折邊上。利用動刀盤將餐廚垃圾中袋狀物進行破碎,利用靜刀盤將纏繞在動刀盤上的袋狀物進行二次破碎,藉助這種複合式刀盤可將餐廚垃圾中的袋狀物成功粉碎,避免因袋狀物纏繞動刀盤而燒毀第二電機的現象發生。
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例中,所述主動輪14與被動輪15均為皮帶輪,所述主動輪14與被動輪15通過皮帶傳動。
為了方便安裝,所述護罩設計為方形,所述主動輪14的轉軸通過支撐座19設置在護罩8上,同時主動輪14與其轉軸為鍵連接,所示轉軸兩端通過軸承安裝在支撐座上。另外,所述護罩8上方設有用於支撐第二電機9的支撐板20,所述支撐板20下方設有肋板21,用於對支撐板進行加固。
為了使物料中袋狀物得到充分破碎,所述上腔11和中腔12均為進口大出口小的喇叭狀,這樣可使物料得到聚攏,使物料中的袋狀物充分與靜刀盤、動刀盤充分接觸,實現袋狀物充分破碎的目的。
為了方便安裝、拆卸,所述第一破袋裝置的料鬥與上腔、所述上腔與第二破袋裝置的料鬥、所述第二破袋裝置的料鬥與中腔、所述中腔與下腔之間均為法蘭連接。
另外,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其中,該餐廚垃圾處理設備含有上述破袋機。由於上述破袋機能夠提高破袋效率,因而可以降低後序處理的負荷,從而提高垃圾處理效率。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