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的手法怎麼能練得快一些(每個父母都應學的小兒推拿21種手法)
2023-07-29 11:09:21 2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由於操作簡單,依從性好,在兒科臨床應用廣泛。是在中醫兒科學和中醫推拿學的基本理論指導下,根據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於小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氣血陰陽和臟腑功能,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也是中醫的一個獨特的療法。小兒按摩(小兒推拿)適用於從新生兒(0歲)--14歲的兒童。用於學齡前兒童,效果最好。在正確操作的前提下,安全、無任何毒副作用。1、補脾經,常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後也會補脾養肺。
2、順運八卦,脾胃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節,寶寶受到驚嚇之後的常用手法。
4、揉湧泉,頭痛發熱,嘔吐腹瀉,補益腎氣。
5、搗小天心,清熱鎮驚,用於驚風、抽搐、煩躁不安。
6、平肝清肺,用於呼吸道外感。
7、順時針摩腹,用於便秘,積食,內熱。
8、拿風池,用於感冒發汗、頭痛、發熱。
9、推六腑,用於高熱、涼血、解毒。
10、捏擠大椎,用於感冒、發熱。
11、分手陰陽,用於調節陰陽平衡,寒熱夾雜,半表半裡,高熱不退。
12、清大腸,用於便秘、積食。
13、掐四縫穴,用於厭食、積食。
14、揉肺俞,用於肺炎、咳嗽。
15、下推七節骨,用於便秘、積食。
16、拿肩井,用於感冒、驚風。
17、分腹陰陽,用於腹瀉、積食、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18、橫擦四橫紋(或者叫小橫紋),用於腹脹、嘔吐、腹瀉、口瘡、唇裂、乾咳輕咳、咳嗽初起。
19、揉板門,板門為脾胃之門,可以通三焦,清虛熱實熱,治上吐下瀉、脘腹痛。
20、揉足三裡,用於脾胃疾病,常敲足三裡,勝吃老母雞,足三裡為脾胃保健穴。
21、清天河水,用於低燒,心經有熱。
用心寫文,為健康而來!如有疑問可留言評論區,歡迎持續關注。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