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1:47:45

本實用新型涉及接觸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
背景技術:
接觸器是指工業用電中利用線圈流過電流產生磁場,使觸頭閉合,以達到控制負載的電器。接觸器通常需要在殼體上安裝標示牌用來供接觸器用戶對產品做標記、編號用,需方便拆裝。
現有技術的接觸器的標示牌通常為板體結構,比如中國專利CN201278335Y所披露的,板體的上表面為平面,板體的下端設有凸部,在接觸器的殼體上設有嵌槽,板體通過凸部卡裝於接觸器的殼體的嵌槽中,使標示牌固定在接觸器的殼體上,這種結構是利用過盈方式使標示牌與接觸器的殼體相固定,如果過盈部分太多,會不便於標示牌的拆卸,而如果過盈部分太少,則容易使標示牌脫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通過對標示牌以及標示牌與接觸器殼體之間的連接結構的改進,使得標示牌既能夠牢靠固定,又能夠拆卸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包括標示牌和接觸器殼體;所述標示牌包括板體和板體底端向下凸伸的凸出部,所述接觸器殼體設有能夠容納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的嵌槽;當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配合在接觸器殼體的嵌槽時,該嵌槽對所述標示牌在前後方向和向下方向實現限位;在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的至少一處的向前方向的下段還向前凸伸一凸苞,凸苞向下設有卡鉤;所述嵌槽中,在對應於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位置處設有能夠容納凸苞的插槽,該插槽內還彎折向下設有用於適配於凸苞底端的卡鉤的卡槽;所述凸出部的凸苞與所述嵌槽內的插槽相配合,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卡鉤鉤在所述卡槽中,使所述標示牌無法向後退出。
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中,在對應於設有凸苞的向後方向設有過盈部,在所述標示牌的凸苞進入嵌槽內的插槽後,並使所述標示牌的凸苞底端的卡鉤卡合在所述插槽內的卡槽時,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與所述嵌槽的槽壁呈過盈相配合。
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為前部具有開口的U型框,所述凸苞和過盈部分別為兩個,並分別設在U型框的兩條側邊條的前後位置。
所述凸苞的前端面設為中部凸出的上下斜面或上下弧形面,以便於從所述嵌槽中進入對應的插槽。
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的後側底部設為斜面,以便於在標示牌的凸出部的凸苞插入插槽時使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進入嵌槽中。
所述接觸器殼體中還設有對應在嵌槽的前部的檔牆,當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配合在所述接觸器殼體的嵌槽時,所述檔牆與所述標示牌的板體的前端沿相接觸。
所述檔牆設有凹口,所述標示牌的板體的前端沿設有兩臺肩,所述標示牌的板體的兩個臺肩之間的部分配合在檔牆的凹口中,從而對標示牌在左右方向和向前方向實現限位。
所述標示牌的板體的兩個臺肩之間的部分還設有加厚部。
所述標示牌的板體的後端沿的中間段的底部還設有斜面。
所述卡鉤還設有讓位缺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由於採用了在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的至少一處的向前方向的下段還向前凸伸一凸苞,凸苞向下設有卡鉤;所述嵌槽中,在對應於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位置處設有能夠容納凸苞的插槽,該插槽內還彎折向下設有用於適配於凸苞底端的卡鉤的卡槽;所述凸出部的凸苞與所述嵌槽內的插槽相配合,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卡鉤鉤在所述卡槽中,使所述標示牌無法向後退出。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使得標示牌既能夠牢靠固定,又能夠拆卸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不局限於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4是沿圖2中B-B線的剖視圖;
圖5是沿圖2中C-C線的剖視圖;
圖6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接觸器殼體的俯視圖;
圖7是沿圖6中D-D線的剖視圖;
圖8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標示牌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9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標示牌(翻轉一面)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10是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標示牌的平面示意圖;
圖11是圖10所示標示牌的後視圖;
圖12是圖10所示標示牌的仰視圖;
圖13是圖10所示標示牌的俯視圖;
圖14是圖10所示標示牌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參見圖1至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包括標示牌2和接觸器殼體1;所述標示牌2包括板體21和板體底端向下凸伸的凸出部22,所述接觸器殼體1設有能夠容納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嵌槽11;當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22配合在接觸器殼體的嵌槽11時,該嵌槽11對所述標示牌2在前後方向和向下方向實現限位;在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至少一處的向前方向的下段還向前凸伸一凸苞221,凸苞221向下設有卡鉤222;所述嵌槽11中,在對應於所述凸出部的凸苞221的位置處設有能夠容納凸苞的插槽12,該插槽12內還彎折向下設有用於適配於凸苞底端的卡鉤222的卡槽13;所述凸出部的凸苞221與所述嵌槽內的插槽12相配合,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卡鉤222鉤在所述卡槽13中,使所述標示牌2無法向後退出。所述卡鉤222還設有讓位缺口2221,以便利用該讓位缺口2221使卡鉤222能夠插入插槽12中。
本實施例中,在標示牌的凸出部22中,在對應於設有凸苞221的向後方向設有過盈部223,在所述標示牌的凸苞221進入嵌槽內的插槽12後,並使所述標示牌的凸苞底端的卡鉤222卡合在所述插槽內的卡槽13時,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223與所述嵌槽11的槽壁呈過盈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標示牌的凸出部22為前部具有開口的U型框,所述凸苞221和過盈部223分別為兩個,並分別設在U型框的兩條側邊條224的前後位置。
本實施例中,凸苞221的前端面設為中部凸出的上下斜面2211,當然,也可以設置成中部凸出的上下弧形面,以便於從所述嵌槽11中進入對應的插槽12。
本實施例中,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223的後側底部設為斜面2231,以便於在標示牌的凸出部的凸苞221插入插槽12時使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223進入嵌槽11中。
本實施例中,接觸器殼體1中還設有對應在嵌槽11的前部的檔牆14,當所述標示牌2的凸出部22配合在所述接觸器殼體的嵌槽11時,所述檔牆14與所述標示牌的板體21的前端沿相接觸。
本實施例中,檔牆14設有凹口15,所述標示牌的板體21的前端沿設有兩臺肩211,所述標示牌的板體的兩個臺肩之間的部分212配合在檔牆14的凹口15中,從而對標示牌2在左右方向和向前方向實現限位。
本實施例中,標示牌的板體21的兩個臺肩之間的部分212還設有加厚部213。
本實施例中,標示牌的板體21的後端沿的中間段的底部還設有斜面214,該斜面214用來取出標示牌,操作者可以將手放到該斜面214處,以便從觸器殼體1的嵌槽11中將標示牌扳出。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在安裝標示牌時,是將標示牌2的前部放入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中,將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凸苞221對準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的插槽12,利用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凸苞221的前端面的中部凸出的上下斜面2211和利用接觸器殼體1的材料彈性,將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凸苞221插入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的插槽12中,並使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凸苞221底端的卡鉤222卡在接觸器殼體1的插槽12的卡槽13中,同時,標示牌的凸出部22完全進入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標示牌的凸出部的過盈部223與所述嵌槽11的槽壁呈過盈相配合,使標示牌2被固定在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中。當需要將標示牌2的從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中拆下時,只需用手從標示牌的板體21的後端沿的中間段的底部的斜面214處向上提拉,使標示牌2的後部從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中脫出,然後再將標示牌2的前部的凸苞221從接觸器殼體1的嵌槽11的插槽12中撥出,就可以拆下標示牌2。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標示牌的接觸器,採用了在所述標示牌的凸出部22的至少一處的向前方向的下段還向前凸伸一凸苞221,凸苞221向下設有卡鉤222;所述嵌槽11中,在對應於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位置處設有能夠容納凸苞的插槽12,該插槽12內還彎折向下設有用於適配於凸苞底端的卡鉤的卡槽13;所述凸出部的凸苞221與所述嵌槽內的插槽12相配合,所述凸出部的凸苞的卡鉤222鉤在所述卡槽13中,使所述標示牌2無法向後退出。本實用新型的這種結構使得標示牌既能夠牢靠固定,又能夠拆卸方便。
上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的情況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許多可能的變動和修飾,或修改為等同化的等效實施例。因此,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保護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