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美人鄭旦簡介 鄭旦為何不如西施有名?
2023-07-21 00:17:42 2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女間諜,忍辱負重入吳宮後,亂吳霸越。越國得以打敗吳國成為春秋五霸最後一霸,與他的勵精圖治離不開關係,更與西施的美人計有關。
西施本來是一位普通的浣紗女,士大夫範蠡進獻美人計,隨後在越國選中貌美傾城的浣紗女西施。
越王以三年的時間,教授西施禮儀、歌舞、步履,將她從一位普通民女,變成一位出色的宮女。送入吳國之後,果然迅速得到夫差寵愛,亂吳後宮。
西施以其貌美和傳奇的故事,入中國四大美人之列,因此而廣為人知。四大美人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西施居四大美人之首。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越國進獻美人實施美人計,其實不止獻了西施一位美人,而是足足八位。
其中一位名叫「鄭旦」,容貌與西施不相上下,合稱為「浣紗雙姝」。西施早年雖然長的漂亮,但是卻並不自信。是鄭旦一直在旁邊鼓勵西施,讓她自信起來。
西施說自己腳大,鄭旦就幫她做長裙子,掩飾缺點。西施說自己的眼睛不如鄭旦大,鄭旦就讓西施與自己在湖中照面。對她說:我們的眼睛在湖裡看上去就像4條魚,魚不是身體長久好看,眼睛也不是大就好看。
在鄭旦的鼓勵下,西施找到了自信。都說「自信的女人最美」雖然西施以前也美,但空有容貌,如今卻形神兼備。
既然鄭旦與西施是好朋友,二人還被範蠡共同選入後宮,為何後世人卻很少聽說「鄭旦」之名呢?這恐怕與鄭旦的經歷有關。
鄭旦與西施同入吳王后宮,西施後來成功完成使命,吳國被越國打敗。關於她的結局雖然猜想很多,但是無一不是在亂吳之後。而鄭旦卻早早去世,史書上說「經年而死」。
「經年」可以解釋為一年或者若干年,不管哪種,鄭旦都沒有活到吳滅國的那天。「鬱郁不得志,經年而死,夫差哀之,葬於黃茅山。」
關於鄭旦之死,有人說是因為嫉妒西施。鄭旦雖然與西施生的同樣漂亮,入吳王后宮後,迅速得到吳王的寵愛,宮中其他女子都比不過二人。
但是美人的美是不相同的,可能吳王更喜歡看起來病弱,惹人憐愛的西施。所以漸漸的冷落鄭旦,鄭旦最終鬱鬱而終。
這種說法贊同者有之,不贊同者更有之。不過不管鄭旦是怎麼死的,她都沒能活到吳國滅亡那日,所以人們才會選擇性忘記她,而記住經歷更為傳奇的西施。
千百年來的文人墨客,為西施作了多少好詞佳句,這就又給西施宣傳造勢。如此下去,鄭旦被慢慢遺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