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21 05:41:3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摻混肥料生產工藝後工段的混合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
技術背景
摻混肥料從我國90年代開始興起,其優點是生產工藝簡單,操作靈活,生產成本較低,養分配比適應微域調控或具體根據田塊和作物的需要及時調整。與複合混肥相比,摻混肥料在生產、貯存、施用等方面有其獨特之處。
摻混肥料由於生產工藝便捷,針對性的配方可生產能力強,目前在我國大量應用,特別是測土配方施肥中,區域性生產設備應用較多。我國在2005年開始在全國推廣測土配方應用,與摻混肥料在此期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生產企業生產摻混肥料的生產裝置,一般是採用現代分倉計量結構的固定式混合裝置,獨立的生產能力30-80噸/小時左右。目前我國使用的摻混肥料設備中,大部分都是使用電動機帶動絞籠、滾筒攪拌式混合,此二次混合過程浪費電力很大;另外,肥料顆粒特別是鉀肥容易在絞籠混合過程中破損,造成較多的肥料粉末,不僅造成外觀不好看,造成成品的氮磷鉀養分不均勻,進一步影響農戶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節能、高效、混合均勻的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包括:提升機、混合倉、I號料倉、II號料倉、計量倉,所述的混合倉為高度12米的圓柱體或長方體裝置,採用不鏽鋼材料製成,厚度為2-4mm,其內壁焊接有擋板;所述的擋板為半圓形或長方形共六塊,相互交錯焊接在倉體的內壁上,其向下傾斜角度為30-60度,優選45度的向下傾斜度;所述的擋板佔倉體切面的60-70%,兩邊各三塊上下焊接,保證肥料落下後在裡面能夠自由下滑流動。
前述的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合倉的底部設置有I號料倉;所述的I號料倉的底部通過輸送帶與II號料倉連接;所述的II號料倉的底部通過輸送帶與計量倉連接。
前述的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提升機設置在混合倉的側壁,其頂部與混合倉頂部的進料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節能、高效、混合均勻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混合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式,其顯示了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包括:提升機1、混合倉2、I號料倉3、II號料倉4、計量倉5,所述的混合倉2為高度12米的圓柱體或長方體裝置,採用不鏽鋼材料製成,厚度為2-4mm,其內壁焊接有擋板6;所述的擋板6為半圓形或長方形共六塊,相互交錯焊接在倉體的內壁上,其向下傾斜角度為30-60度,優選45度的向下傾斜度;所述的擋板6佔倉體切面的60-70%,兩邊各三塊上下焊接,保證肥料落下後在裡面能夠自由下滑流動。
前述的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混合倉2的底部設置有I號料倉3;所述的I號料倉3的底部通過輸送帶7與II號料倉連接;所述的II號料倉4的底部通過輸送帶7與計量倉5連接。
前述的一種無動力迷宮式落料摻混肥混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提升機1設置在混合倉2的側壁,其頂部與混合倉2頂部的進料口連接。
肥料生產過程中,按照配比後直接通過提升機提升到混合倉中,肥料自由落體到不鏽鋼製成的擋板6上,由第一擋板直接滑落到第二擋板,再依次滑落到第六擋板,最後流入混合倉2的底部,完成摻混過程。
摻混過程結束後,通過底部皮帶將混合均勻的肥料產品從I號料倉3運送到計量倉5,再稱重、封包。
如果有足夠的高度,混合倉還能夠再提高,倉底部可以連接一個副倉,以便於儲存更多的肥料成品,便於在更換縫包設備時不至於主體機器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