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環境老年人不宜多呆
2025-07-16 17:32:08
每個子女都希望家裡的老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雖然說願望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多是殘酷的。很多老年人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出現了問題。研究發現,老年人居住的環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利的環境會讓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下面小編總結了老年人不宜多呆的五種環境,一起看看吧。
1、布置紛雜的環境。
不少兒女喜歡給父母的房間布置得滿滿當當,看著十分溫馨與方便。但高芳堃解釋說,由於老年人對色彩及環境的快速辨識能力下降,如果長時間處在過於紛雜與色彩豐富的環境中,很容易因意識判斷失誤而發生跌倒或碰撞的可能。因此老年人的房間布置宜清爽、不雜亂,家居擺設不要過多,臥室裡的色彩最好質樸自然。
2、光線昏暗或刺眼的環境
有的老年人平時在家為了節儉,不到萬不得已時不會開燈。對此高芳堃表示,這樣的節儉容易給健康埋下隱患。老年人視力下降,不但容易摔傷跌倒,還可能影響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使其產生「灰色心理」。但環境光線過於刺眼也不好,可能讓老年人情緒過於興奮,影響睡眠質量。
3、過於安靜的環境。
噪音有害健康,但如果過於安靜,尤其是在白天,一點聲響都沒有,容易使人產生不安全和孤獨感。因此,老年人居住的房間不要過大過空,周圍要有鄰居相伴,家中無人時,不妨打開收音機或電視機。當然,過於刺激躁動的環境也不好,老人儘量不要收看刺激的電視節目。
4、建築物密集的環境。
越發密集的高樓大廈成為了城市化發展的標誌,但是建築物過於密亂的環境會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壓抑、不安與煩躁。所以給老人選購房子時,如果可以最好挑選建築物不太密集的地區。
5、空氣汙濁的環境。
老年人不要長時間待在人群集聚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的空氣很容易變得汙濁。因為老年人有著較為薄弱的呼吸系統,如果長時間待在空氣汙濁的環境會引發呼吸類疾病或者出現過敏等情況。平時老年人應該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可以多去公園溜達,不僅環境好,而且地方大,還有其他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