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視頻2012523日
2025-07-17 11:11:10
《飲食決定健康2》蛋白質、歐米茄3、單不飽和脂肪酸、腸內營養
專家:於 康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
賈寶慶 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外科主任
癌症治療的方法有很多,常見的就是手術、放療和化療。如果使用放療治療癌症,雖然可以有效的殺滅癌細胞,但是放療對於身體其他細胞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導致身體出現免疫力下降消化障礙、身體衰弱、骨髓抑制和炎症反應等一系列的副作用。下面讓我們看賈主任的詳細講解。
說起預防癌症,人們往往認為就是多吃蔬菜少吃肉,認為吃肉可能會增高癌症發病的風險。於康教授提示大家,因為怕得癌症而放棄吃肉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也有一部分肉,在降低癌症發病風險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作用,那就是——深海魚肉和鴨肉。
於教授告訴大家,深海魚中的歐米伽3對於已經患有癌症的患者來說,有降低癌症炎症反應的功效;而對於廣大沒有癌症的健康人來說,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因此能起到一定降低癌症發病風險的功效。
對於深海魚應該生吃還是熟吃的問題,於康教授說其實生吃更能確保食物中各營養素的完整性,但是由於沒有經過加熱做熟殺菌這一過程,對於衛生的要求一定要高。
而對於深海魚應該吃多少的問題,於康教授建議大家一周吃三次,每次的量大約是3-5兩。
鴨肉當中含有的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的功效,所以也有一定的降低癌症發生風險的作用。而鴨肉應該怎麼吃呢?於康教授和賈主任都認為清燉是更加適合的方法。清燉的好處是,第一能夠避免在加工過程中加入或者產生不必要的有害元素。第二,清燉的溫度相對於煎、烤、炸等方法溫度更低一些。於康教授認為過高的溫度是產生一些致癌物質的原因之一,所以提醒大家在做飯的時候,儘量多選用一些累死清燉、水煮這樣,溫度相對不會太高的烹調方式。
無論是對於健康人和癌症患者,蛋白質都是必不可缺的一大營養素,而動物類製品是優質蛋白質的一大來源。但是肉類有很多種,它們中的蛋白質含量誰高誰低呢?
其實,就蛋白質含量而言,紅肉中的蛋白質含量普遍比白肉中的蛋白質含量低。但是,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可能說就單一的攝入蛋白質,而是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等各種元素同時攝入。而紅肉中的脂肪多為飽和類脂肪酸,對人身體不利。所以到底應不應該吃紅肉,變成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
本期節目中,於康教授將為大家介紹一種紅肉,它的營養均衡而全面,在蛋白質含量高的同時,脂肪含量還偏低。同時,肉質細膩,非常有助於消化,這就是兔肉。
只有攝入充足的營養,身體才會更健康。但是對於癌症病人來說,患上癌症會導致身體的消化功能出現障礙,而且治療的時候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所以癌症病人已經沒有辦法正常的吞咽食物了,這時候為了保證癌症病人的營養均衡就需要醫生和臨床營養師根據病人的情況制定合理的營養製劑,然後將營養液輸入病人體內,這樣可以讓病人在手術後快速康復。
養生堂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