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原因?如何預防新腦血管疾病
2025-07-17 09:21:08
秋季最大的特點就是晝夜之間溫差較大,對於多數人來說秋季是一個生病的季節,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也開始患上心腦血管疾病,歸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和過度的勞累導致的血管痙攣從而引起血流不暢。下面小編搜集了相關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原因?如何預防新腦血管疾病。
「我最近一年經常頭暈,一直在吃西藥,可前兩個星期頭暈好像更厲害,也更頻繁了,走路感覺輕飄飄的,站都站不穩。」82歲的高大爺在姚曉天給他把脈時,一股腦兒地「抱怨」開來。
住在快康醫院邊上的高大爺,說起來還真讓人嘆息。都說養兒防老,可他50多歲的兒子因為患病住院,不僅照顧不了他,反而要老子照顧兒子。其實,高大爺也是一身的病。他患糖尿病已經20多年,高血壓1年多,而且還有冠心病。
「出現頭暈、眼花等症狀,主要是血管動脈硬化,造成腦供血不足導致的。」姚曉天說,這是老人家第二次來找她看病了,雖然吃了一周的中藥,病情有所緩解,但因為病因比較複雜,還需要用中藥慢慢調理。
如果說像高大爺這樣,上了年紀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尚在情理之中,那麼,40來歲的高先生就有點反常了。在飯店做廚師的他,一年前經常出現頭暈、心悸、氣短現象,爬高的話腿腳發軟。當時,他在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門診部找到姚曉天,一測血壓,最高為180毫米汞柱,最低為100毫米汞柱,屬於明顯偏高。服用7天的湯藥後,高先生的血壓降到125毫米汞柱和75毫米汞柱。
經過3個月的治療,高先生突然「消失」了。不久前,他再次找到姚曉天,頭腦暈眩的症狀更加嚴重了。一問才知道,原來上次治療後,他以為病情差不多好了,就回到了四川老家。由於不注意飲食,吃多了辣的和鹹的,而且還時常喝酒,毛病就又開始發作了。
「人們心理往往有個定式思維,認為防治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事,這是十分錯誤的!因為高血壓與多種因素有關,常常逐步起病,早期並無症狀,人到中老年被診斷為高血壓時,很可能已經損傷了血管和身體重要器官,被稱為無聲殺手。所以,防治高血壓,必須從年輕時做起。」
姚曉天說,現在的許多心血管病,原因很多,除了遺傳、年齡等無法控制的因素外,主要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高鹽、肥胖或超重、少動、酗酒,還有吸菸、高脂、高熱量、低鉀與蔬菜不足、精神負擔過重等等,對高血壓來說,前四者尤其重要。
可以說,高鹽飲食是導致心血管病的罪魁禍首。姚曉天分析說,菜餚裡放鹽,的確可讓味蕾大大滿足,尤其是一些年輕人喜歡吃的火鍋、泡菜裡含有大量的鹽分,過量的鹽攝入會導致不良的生理反應並引起某些疾病,特別是高血壓。
這是因為鹽裡面的鈉離子過多的被吸收入血後,引起水鈉儲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並能同時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水腫,血管腔變窄,也會引起血壓上升。可以這樣比喻為什麼血壓會上升:當自來水管壓力不變時,把水龍頭堵住一半(管腔變狹窄),水壓增大,管子裡的水就會從裡面噴發而出。
「生活不規律或勞累過度極易造成血管痙攣,導致血流不暢。如今,心腦血管疾病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年輕人也加入其中。」姚曉天提醒說,秋季晝夜溫差大,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大家要合理安排膳食,加強鍛鍊,戒菸限酒,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過分波動。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平時要懂得根據氣候來增減衣服,做好感冒的預防工作,同時按時服用治病藥物,並且堅持鍛鍊身體。飲食方面患者應該以合宜為主,每餐八分飽,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症,如肢體麻木,突然暈眩等等都應該及時去醫院診治,千萬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