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奶水牛牛欄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6:29:0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奶水牛養殖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奶水牛牛欄。
背景技術:
在眾多動物奶中,水牛奶因其乳質優良,奶香濃厚,色澤純白,無羶氣,口感香甜,被稱為「奶中之王」。水牛奶是一種營養豐富、全面、消化吸收率高的優質奶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易溶性脂肪酸等物質,而且礦物質、微量元素、維生素含量全面,膽固醇含量低,符合人體健康所需。據廣西水牛研究所的測定,按營養物質折成標準奶測算,1公斤水牛奶相當於1.85公斤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牛奶,水牛奶適合加工成各種高檔乳製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成了大多數家庭日常生活不可少的食物,牛奶的需求量也隨之上升,於是,出現了一定數量的規模化的奶牛養殖場。
傳統奶水牛養殖場使用的牛欄布局分配不合理,對奶水牛飼餵不便,需要將青飼料放到圈養區供奶水牛食用,這樣既不便於飼養員的清掃,奶水牛還容易踩髒飼料;在飼養過程中,需要將奶水牛從牛欄中放出到牛欄外的運動場進行放養,以提高奶水牛體質和牛奶品質,而傳統使用的牛欄只有一個出口,飼養員和奶水牛均從一個出口進出,這樣既不便於奶水牛的管理,還容易發生奶水牛踩踏到飼養員的情況。
奶水牛的個體體型較大,牛角相對普通奶牛的較長,在奶水牛的養殖過程中,需要對奶水牛進行檢查、樣品採集或接種疫苗等,而傳統的奶水牛牛欄不能實現奶水牛的保定和控制,在對奶水牛進行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時,奶水牛常常亂動,或者因恐懼而反抗影響到飼養人員對奶水的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的工作。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奶水牛牛欄進行改進,以提供一種能夠滿足現代奶水牛養殖要求的牛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奶水牛牛欄,通過在一個牛欄內設置兩個圈養區,兩個圈養區之間可以連通也可以單獨分列,實現奶水牛的分圈管理,兩個圈養區之間設置供人行、儲料以及餵料的通道,同時,奶水牛可從專門的出口進出牛圈,實現人牛出口的分離;並且,本實用新型能實現對奶水牛的保定,以便於對奶水牛進行全面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所述的奶水牛牛欄包括牛欄本體1、門Ⅰ4、門Ⅱ6、圈養區Ⅰ7、圈養區Ⅱ8、牆墩Ⅰ9、圍欄Ⅰ10、圈門Ⅰ11、牆墩Ⅱ12、圍欄Ⅱ13、圈門Ⅱ14、通道15、牆墩Ⅲ16、圍欄Ⅲ17、圈門Ⅲ18、牆墩Ⅳ19、圍欄Ⅳ20、圈門Ⅳ21,所述的牛欄本體1的前側牆體中部設置有門Ⅰ4,牛欄本體1的左側牆體中部設置有門Ⅱ6,牛欄本體1內設置有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之間設置有通道15,圈養區Ⅰ7與通道15之間設置有牆墩Ⅰ9和牆墩Ⅱ12,牆墩Ⅰ9上設置有圍欄Ⅰ10,圍欄Ⅰ10的前端設置有圈門Ⅰ11,牆墩Ⅱ12上設置有圍欄Ⅱ13,圍欄Ⅱ13的後端設置有圈門Ⅱ14,圈養區Ⅱ8與通道15之間設置有牆墩Ⅲ16和牆墩Ⅳ19,牆墩Ⅲ16上設置有圍欄Ⅲ17,圍欄Ⅲ17的前端設置有圈門Ⅲ18,牆墩Ⅳ19上設置有圍欄Ⅳ20,圍欄Ⅳ20的後端設置有圈門Ⅳ21。
作為優選,所述的牆墩Ⅰ9、牆墩Ⅱ12、牆墩Ⅲ16、牆墩Ⅳ19的結構相同,且牆墩Ⅰ9、牆墩Ⅱ12、牆墩Ⅲ16、牆墩Ⅳ19與通道15連接處均呈弧形。
作為優選,所述的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的結構相同,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上均設置有牛頭伸出口2,牛頭伸出口2上設置有檔杆Ⅰ3和檔杆Ⅱ5,所述的檔杆Ⅰ3的上端呈「Y」型結構,「Y」型結構上設置有條形安裝槽22,條形安裝槽22內設置有螺栓23,螺栓23與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上的螺孔25匹配連接,檔杆Ⅱ5的下端設置有卡槽24,檔杆Ⅰ3的下端鉸接在卡槽24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一個牛欄內設置兩個圈養區,兩個圈養區之間可以連通也可以單獨分列,在圈養奶水牛時,兩個圈養區單獨分列,實現奶水牛的分區圈養,便於奶水牛的分圈管理;奶水牛出圈或進圈時,可將兩個圈養區連通,使奶水牛從專供奶水牛進出的出口進出,並且,兩個圈養區之間設置供人行、儲料以及餵料的通道,通道的入口與奶水牛的進出口分離,實現人牛出口的分離,避免發生牛踩踏人員的情況,也便於飼養員管理及飼餵奶水牛;同時,當奶水牛的牛頭從牛頭伸出口伸出時,可通過檔杆Ⅰ的傾斜作用,將奶水牛的頭固定在牛頭伸出口處,實現奶水牛的保定和控制,以便於對奶水牛進行全面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避免在對奶水牛檢查和操作時,奶水牛亂動,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或傷害到工作人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Ⅰ;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Ⅱ;
圖3為本實用新型牛頭伸出口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牛頭伸出口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用新型檔杆Ⅰ的右視圖。
圖中,1-牛欄本體、2-牛頭伸出口、3-檔杆Ⅰ、4-門Ⅰ、5-檔杆Ⅱ、6-門Ⅱ、7-圈養區Ⅰ、8-圈養區Ⅱ、9-牆墩Ⅰ、10-圍欄Ⅰ、11-圈門Ⅰ、12-牆墩Ⅱ、13-圍欄Ⅱ、14-圈門Ⅱ、15-通道、16-牆墩Ⅲ、17-圍欄Ⅲ、18-圈門Ⅲ、19-牆墩Ⅳ、20-圍欄Ⅳ、21-圈門Ⅳ、22-條形安裝槽、23-螺栓、24-卡槽、25-螺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如圖1-5所示,所述的奶水牛牛欄包括牛欄本體1、門Ⅰ4、門Ⅱ6、圈養區Ⅰ7、圈養區Ⅱ8、牆墩Ⅰ9、圍欄Ⅰ10、圈門Ⅰ11、牆墩Ⅱ12、圍欄Ⅱ13、圈門Ⅱ14、通道15、牆墩Ⅲ16、圍欄Ⅲ17、圈門Ⅲ18、牆墩Ⅳ19、圍欄Ⅳ20、圈門Ⅳ21。
所述的牛欄本體1的前側牆體中部設置有門Ⅰ4,牛欄本體1的左側牆體中部設置有門Ⅱ6,門Ⅰ4供飼養員及管人員通行,門Ⅱ6專門供奶水牛通行,從而實現人牛出口的分離,避免發生牛踩踏人員的情況,也便於飼養員管理及飼餵奶水牛。
牛欄本體1內設置有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之間設置有通道15,圈養區Ⅰ7與通道15之間設置有牆墩Ⅰ9和牆墩Ⅱ12,牆墩Ⅰ9上設置有圍欄Ⅰ10,圍欄Ⅰ10的前端設置有圈門Ⅰ11,牆墩Ⅱ12上設置有圍欄Ⅱ13,圍欄Ⅱ13的後端設置有圈門Ⅱ14,圈養區Ⅱ8與通道15之間設置有牆墩Ⅲ16和牆墩Ⅳ19,牆墩Ⅲ16上設置有圍欄Ⅲ17,圍欄Ⅲ17的前端設置有圈門Ⅲ18,牆墩Ⅳ19上設置有圍欄Ⅳ20,圍欄Ⅳ20的後端設置有圈門Ⅳ21,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上均勻的設置有牛頭伸出口2,所述的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的結構相同,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上均設置有牛頭伸出口2,在飼餵奶水牛時,青飼料放置在牆墩Ⅰ9、牆墩Ⅱ12、牆墩Ⅲ16、牆墩Ⅳ19呈弧形結構的一側,奶水牛能夠將頭從牛頭伸出口2中伸出進行採食。
由於,所述的牆墩Ⅰ9、牆墩Ⅱ12、牆墩Ⅲ16、牆墩Ⅳ19與通道15連接處均呈弧形,這樣在奶水牛採食完畢後,便於飼料殘渣的清理,避免飼料在積在牆角處清理不乾淨,而腐爛影響牛欄的內部環境。
所述的牛頭伸出口2上設置有檔杆Ⅰ3和檔杆Ⅱ5,檔杆Ⅰ3的上端呈「Y」型結構,「Y」型結構上設置有條形安裝槽22,條形安裝槽22內設置有螺栓23,螺栓23與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上的螺孔25匹配連接,檔杆Ⅱ5的下端設置有卡槽24,檔杆Ⅰ3的下端鉸接在卡槽24內,需要對奶水牛進行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時,待奶水牛將頭從牛頭伸出口2伸出後,將檔杆Ⅰ3繞其下端的鉸接軸轉動,使檔杆Ⅰ3斜跨在牛頭伸出口2上,如圖4所示,然後,通過螺栓23將檔杆Ⅰ3鎖死固定在於其相對應的圍欄上,將牛頭固定在牛頭伸出口2上,實現奶水牛的保定,以便飼養人員以及醫務人員對奶水牛進行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
所述的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以及圈門Ⅰ11、圈門Ⅱ14、圈門Ⅲ18、圈門Ⅳ21均採用錳鋼製成,由於,奶水牛的個體體型較大,牛角相對普通奶牛的較長,奶水牛的力氣非常大,採用錳鋼製成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以及圈門Ⅰ11、圈門Ⅱ14、圈門Ⅲ18、圈門Ⅳ21具有抗衝擊、抗擠壓、抗物料磨損的優點,這樣可加強圍欄Ⅰ10、圍欄Ⅱ13、圍欄Ⅲ17、圍欄Ⅳ20以及圈門Ⅰ11、圈門Ⅱ14、圈門Ⅲ18、圈門Ⅳ21的強度,避免奶水牛在飼養過程中,頂撞到各個圍欄以及圈門致使圍欄以及圈門被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使用本實用新型圈養奶水牛時,圈門Ⅰ11與圈門Ⅱ14配合,用鐵鏈拴住圈門Ⅰ11與圈門Ⅱ14,圈門Ⅲ18與圈門Ⅳ21配合,用鐵鏈拴住圈門Ⅲ18與圈門Ⅳ21,將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完全分離,然後在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分別圈養奶水牛,若將奶水牛放出牛欄時,先將門Ⅱ6打開,將圈養區Ⅰ7內的奶水牛放出,然後使圈門Ⅰ11與圈門Ⅲ18配合,並用鐵鏈拴住,使圈門Ⅱ14與圈門Ⅳ21配合,並用鐵鏈拴住,實現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的連通,將圈養區Ⅱ8的奶水牛從門Ⅱ6放出;當奶水牛進欄時,先確保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的連通,使一部分奶水牛先進入到圈養區Ⅱ8,然後通過圈門Ⅰ11與圈門Ⅱ14、圈門Ⅲ18與圈門Ⅳ21配合實現圈養區Ⅰ7與圈養區Ⅱ8的分離後,再使另一部分牛進入到圈養區Ⅰ7內;在奶水牛的飼養過程中,可將青飼料對方在通道15中部,需要飼餵時,飼養員將青飼料放置到牆墩Ⅰ9、牆墩Ⅱ12、牆墩Ⅲ16、牆墩Ⅳ19呈弧形結構的一側,奶水牛將頭從牛頭伸出口2伸出進行採食;需要對奶水牛進行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時,待奶水牛將頭從牛頭伸出口2伸出後,將檔杆Ⅰ3繞其下端的鉸接軸轉動,使檔杆Ⅰ3斜跨在牛頭伸出口2上,然後,通過螺栓23將檔杆Ⅰ3鎖死固定在於其相對應的圍欄上,將牛頭固定在牛頭伸出口2上,實現奶水牛的保定及控制,以便飼養人員以及醫務人員對奶水牛進行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一個牛欄內設置兩個圈養區,兩個圈養區之間可以連通也可以單獨分列,在圈養奶水牛時,兩個圈養區單獨分列,實現奶水牛的分區圈養,便於奶水牛的分圈管理;奶水牛出圈或進圈時,可將兩個圈養區連通,使奶水牛從專供奶水牛進出的出口進出,並且,兩個圈養區之間設置供人行、儲料以及餵料的通道,通道的入口與奶水牛的進出口分離,實現人牛出口的分離,避免發生牛踩踏人員的情況,也便於飼養員管理及飼餵奶水牛;同時,當奶水牛的牛頭從牛頭伸出口伸出時,可通過檔杆Ⅰ傾斜作用,將奶水牛的頭固定在牛頭伸出口處,實現奶水牛的保定,以便對奶水牛進行全面檢查、採樣或接種疫苗,避免在對奶水牛檢查和操作時,奶水牛亂動,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或傷害到工作人員。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做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