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塵埃落定小說讀後感
2023-10-04 10:10:24 4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但卻有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並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說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塵埃落定讀後感一
黑色的宿命降於我身,盼望最後落下的那瞬安寧,我與大地融為一體,陽光溫暖。——題記
塵埃無論飛得多遠,終究會落下。遙遠的青藏高原,神秘的血域之巔,文明與蠻荒共存。亙久的土司制度,強大的麥其家族,一個傻瓜少爺,一段蒼涼的夢境,訴說著一段塵緣歷史。
在美麗的高原上,罌粟略顯苦澀的香蓋過了糧食的清新的香。高原開始飢餓,麥其家卻因為「我」的原因,在其他土司的衰弱中強大。因為第一個種植鴉片,麥其家成為土司中的強者,因為第一個停止種鴉片,麥其家成為強者中的更強者。「我」也邂逅了人生中的女神—塔娜,一個讓雪蓮也失色的土司之女,一個未來的女土司。因為「我」的傻,我擁有了她,卻也因為「我」的傻,她和我的距離很遠,很遠,遠得我最後追累了,如塵埃般消失。
失舌而復舌,卻因我再次失舌的喇嘛,一個我生命中的啟蒙者。為我復仇而死的僕人,麻木的行刑手爾依,世代相傳的習俗……野性的歌在高原上飄響,殘忍的原始,那樣的真實。
「我」對一切新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求知,我讓商業的繁榮在荒瘠中滋生,也讓土司們在煙花裡腐爛。我是常人眼中的傻瓜,幹出了常人眼中永遠無法實現的事。我是那個時代完結的見證者。
這裡有一群美麗的女人,她們的命運像浮萍一樣搖擺。西藏土司統治時代女性的悲歌在這裡被充分表現。女僕卓瑪,我情愛世界的第一個導師,她在卑賤中讓年華老去。與我妻子同名的塔娜,矮小而瘦小,她在無知中度過日子。我美麗的妻子,同樣的不幸,她是交換糧食的籌碼,在求愛的路上失去最深的愛戀。我的母親,央宗,這亦是兩個不幸的女人,在她們身上是那個時代鑄成的烙印。
最後的結局,像是我夢境的重演,整個時代變了,整個麥其家也變了,直到最後我也沒成為土司,但我成了整個家族最後的一個倖存者。最後,復仇轉到了我的身上,我被我曾經釋放的仇人刺穿了腹,血撒滿了我的床,紅的顏色在陽光中烏黑。我死了,土司時代也死了。時間是歷史最好的淘汰者,新的篇章翻起了,一切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讀後感二
《塵埃落定》是青年藏族作家阿來的小說,曾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文中以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四川阿壩地區的土司制度興衰為主線,以土司的傻瓜兒子為視角,講述了一個精彩曲折的鬥爭故事,展現了一幅神秘浪漫的藏族風情。
麥其土司有兩個兒子,大少爺為藏族太太所生,英武彪捍、聰明勇敢,被視為當然的土司繼承人;二少爺為被土司搶來的漢族太太酒後所生,天生愚鈍、憨痴冥魯,很早就被排除在權力繼承之外,成天混跡於丫環娃子的隊伍之中,耳聞目睹著奴隸們的悲歡離合。麥其土司在國民政府黃特派員的指點下在其領地上遍種罌粟,販賣鴉片。很快暴富,並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土司中的霸主。眼見麥其家因鴉片致富,其餘的土司用盡心計,各施手段盜得了罌粟種子廣泛播種,麥其家的傻少爺卻鬼使神差地突然建議改種麥子,於是在高原地區漫山遍野罌粟花的海洋裡倔強地生長著麥其家的青青麥苗。是年內地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而鴉片供過於求,價格大跌,無人問津,阿壩地區籠罩在饑荒和死亡陰影下。大批饑民投奔到麥其麾下,使得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達到空前的規模。傻子少爺也因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貢的漂亮女兒塔娜,並深深地愛上了她。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臨絕境之時,卻傳來二少爺開倉賣糧,公平交易的喜訊。各路土司雲集在二少爺的官寨舉杯相慶、鑄劍為梨。很快在二少爺的官寨旁邊出現了一片帳篷,酒肆客棧、商店鋪門、歌榭勾欄、甚至妓館春樓,應有盡有。
在黃師爺(當年的黃特派員)的建議下,二少爺逐步建立了稅收體制,開辦了錢莊,在古老封閉的阿壩地區第一次出現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商業集鎮雛型。Www.330011.CoM二少爺回到麥其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歡呼,但在歡迎的盛會上,卻有大少爺那令人不寒而慄的陰毒的眼光。一場家庭內部關於繼承權的惺風血雨又悄然拉開了帷幕。終於,在解放軍進剿國民黨殘部的隆隆炮聲中,麥其家的官寨坍塌了。紛爭、仇殺消彌了,一個舊的世界終於塵埃落定。
塵埃落定讀後感三
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卻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有著超越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所謂的浮華煙雲不過是千萬顆塵埃組成的,煙消雲散之後也就是塵埃落定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漂浮不定的塵埃,不論你是土司還是貧民,不論你是傻子還是天才,不論你是絕世美女還是平凡女子,不論你在人生或者歷史的舞臺上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你對於整個浩瀚的人間歷史來說仍然是顆塵埃,充其量不過是被氣流託得比較高的塵埃而已。
《塵埃落定》一部令人迴腸盪氣的佳作。小說以詩一般空靈純淨的文字,演繹了一段末代土司制度由沒落直至終結的歷史。當一切成為一種趨勢,一種潮流時,即使你是顆最有主見的塵埃,也難免要隨風漂流,最後找一個沒有誰會來祭奠的角落安心的沉睡。也不知千百年後會不會有一陣風再來聚斂這些舊識的塵埃,再上演一部相同或是相似的劇目。哪一顆塵埃會遇見哪一顆塵埃是不可想像的,歷史就是由這樣一段一段漫不經心而又意外的排列組合構成。有時候它讓人發笑,有時候它引人深思,有時候我覺得它荒謬得過於智慧。
小說整體展現的是一個我們陌生的世界,如紅夢樓一樣,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世界,是截取了土司制度的一段歷史,在那裡上演了各樣的把戲,而最讓我專注的一部分要歸於某種程度上我們對於這個地方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一個有著好運氣的傻子,其實用他的智慧在嘲笑周圍的聰明人,而一群愚蠢的聰明人也在嘲笑和原諒著一個傻子的智慧。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不過就是在欣賞、嘲笑和原諒之間打轉而已。一個家族的沒落,一個小王國的失落,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在一個傻子的眼裡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坦然接受。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傻子」種種不可理喻、出乎意料的思維和舉止。我們看到曾經輝煌顯赫的土司們,曾經被美女簇擁的英雄們,是怎樣「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可是,到最後不過也只是一顆會發笑,會感覺,會思考的塵埃而已。作為敘述者的傻子,是作者一種刻意的安排,因為其承擔了作者的許多意圖,比如通過其所謂的「傻」來觀照所謂「正常人」的各種活動以一種新的角度來感受世界,正因為某種神秘的「傻」,作者才可以賦予他某種超人的預感,也使作者可以以一種超然的角度來敘述整個事件的發展。傻子的每天早上醒來的兩個問題似乎帶些純樸的哲學味道,是追求一種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吧,在其體內湧動的各種想法、力量在沒有得到確認之前一直是盲目的,傻子一開始並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或者沒有清醒的自主意識,只是在朦朧中感到自己應該這樣做有時可能是出於一種本能吧,一直到確認了自己的身份之後。正如文章結尾處的「我看見麥其家的精靈,已變成一股旋風飛到了天上,剩下的塵埃落下來,融入大地,我的時候就要到了,我當了一輩子傻子,現在,我知道自己不是傻子也不是聰明人,不過是在土司制度將要完結的時候到這片奇異的土地上來走了一遭似的,上天叫我看見,叫我聽見,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為了這個目的,才讓我看起來象傻子。」土司制度連同土司的官寨轟然飛上天空,揚起漫天的塵埃,然後徐徐落下。那伴隨著的一切野蠻,生活在土司陰霾下的塵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塵埃一樣徐徐落定,大地重歸於安靜、平和。
情節在似乎漫不經心的敘述語言中展開,不緊不慢,不動聲色,我喜歡那種敘述的節奏,顯得非常從容。我想就算幾年過後再次去品味這部作品,我也會不厭其煩的,反而更進一步地體會到了其中的韻味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