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3:04:16 3
專利名稱: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板材折彎成型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板材折彎成型通常採用上下衝壓方式實現,折彎形狀主要是由下模的模穴形狀決定。這種方式,在實際衝壓時,板材收上下衝力,瞬間受力較大,不易控制成型,且成型的產品品質不穩定,不良率高,導致生產成本上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包括有上型衝頭、下模入塊,其中下模入塊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內下模入塊和外下模入塊,於內下模入塊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內下模入塊朝外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於外下模入塊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外下模入塊朝內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上型衝頭設有相應的斜面部分別配合內下模入塊的斜推面及外下模入塊的斜推面頂推工作;於外下模入塊的外側連接有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內下模入塊和外下模入塊配合成型產品的折彎角,是利用側向力成型,這樣上型衝頭下行並沒有直接作用產品,而作用內下模入塊和外下模入塊的橫向移動成型,成型作用力平穩,更容易管控,從而提升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再一優點是結構簡單,投資成本低,改善生產流程,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及保障產品品質。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包括有上型衝頭 1、下模入塊2,其中下模入塊2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內下模入塊21和外下模入塊22,於內下模入塊21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內下模入塊朝外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211,於外下模入塊22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外下模入塊朝內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221,上型衝頭1設有相應的斜面部11分別配合內下模入塊的斜推面211及外下模入塊的斜推面221頂推工作; 於外下模入塊22的外側連接有復位彈簧3。工作時,預成型的板材放入後,上型衝頭1下行,利用其斜面部11分別作用內下模入塊的斜推面211和外下模入塊的斜推面221,使內下模入塊21和外下模入塊22相對移動,按內下模入塊21和外下模入塊22的成型工位形狀成型產品,整個過程是利用側向力成型,這樣上型衝頭下行並沒有直接作用產品,而作用內下模入塊和外下模入塊的橫向移動成型,成型作用力平穩,更容易管控,從而提升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成型完成,上型衝頭1上行,外下模入塊22在復位彈簧3的作用下回位,進行下一次衝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投資成本低,改善生產流程,提高效率。以上圖示,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並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範圍, 故凡是在本實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變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包括有上型衝頭(1)、下模入塊(2),其特徵在於下模入塊(2)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內下模入塊(21)和外下模入塊(22),於內下模入塊(21)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內下模入塊朝外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211),於外下模入塊(22)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外下模入塊朝內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221),上型衝頭(1)設有相應的斜面部(11)分別配合內下模入塊的斜推面(211)及外下模入塊的斜推面(221)頂推工作; 於外下模入塊(22)的外側連接有復位彈簧(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利用側向力成型的模具結構,包括有上型衝頭、下模入塊,其中下模入塊包括有相互配合的內下模入塊和外下模入塊,於內下模入塊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內下模入塊朝外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於外下模入塊的上端設有可推動外下模入塊朝內下模入塊方向移動的斜推面,上型衝頭設有相應的斜面部分別配合內下模入塊的斜推面及外下模入塊的斜推面頂推工作;於外下模入塊的外側連接有復位彈簧。本實用新型是利用側向力成型,這樣上型衝頭下行並沒有直接作用產品,而作用內下模入塊和外下模入塊的橫向移動成型,成型作用力平穩,更容易管控,從而提升產品的品質,降低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270847SQ20112040173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0日
發明者劉名直, 李旺, 鍾良 申請人:東莞興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