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7:30:46 1
專利名稱: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炭素球磨粉的工藝運輸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 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炭素球磨粉的工藝運輸一般採用螺旋輸送機輸送,由於螺旋自身的設計特 點,其中間吊軸承及螺旋葉片容易出現故障,造成生產不連續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是輸送 線路長時,螺旋輸送機的缺點就暴露無遺。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替代螺旋輸送機,可以無故障的實現炭素球磨粉在 生產中長線路的輸送,方便生產操作的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 其溜槽本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通過螺栓連接組成,並且傾斜一定角度,所述溜槽本體的一 端設有進料口,溜槽本體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溜槽本體內腔由帆布分隔成上半槽與 下半槽兩層,所述帆布的兩側邊緣壓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上 半槽上端與進料口連通,所述下半槽下端設有出料口,下半槽與出料口之間密閉,所述下半 槽的合適位置安裝進風管。本實用新型根據炭素球磨粉輸送中的出入口設計風動溜槽,根據需要設計為高進 低出,可減少炭素球磨粉在系統中的流動阻力。機體的傾角設計及風管在下半槽中的進入 口合理安排可充分減少阻力,有益於粉料流動。粉料在密閉系統中流動,杜絕了由於螺旋輸 送機連接處密閉不嚴導致進料堵塞的缺點,同時也減少了洩漏的可能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其溜槽本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通 過螺栓6連接組成,並且傾斜一定角度,所述溜槽本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 2,溜槽本體的另 一端設有出料口 1,所述溜槽本體內腔由帆布5分隔成上半槽3與下半槽7兩層,所述帆布 5的兩側邊緣壓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邊之間通過螺栓6固定,所述上半槽3上端與進料口 2連通,所述下半槽7下端設有出料口 1,下半槽7與出料口 1之間密閉,所述下半槽7的合 適位置安裝進風管8。粉料4從帆布上流動輸送。上半槽3與下半槽7中間夾有帆布5,並 由連接螺栓6連接,上半槽3上端裝有進料口 2,下半槽7下端裝有出料口 1,下半槽7的合 適位置安裝進風管8,下半槽7與出料口 1之間密閉。
權利要求一種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其溜槽本體由上殼體與下殼體通過螺栓連接組成,並且傾斜一定角度,所述溜槽本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溜槽本體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其特徵在於所述溜槽本體內腔由帆布(5)分隔成上半槽(3)與下半槽(7)兩層,所述帆布(5)的兩側邊緣壓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邊之間通過螺栓(6)固定,所述上半槽(3)上端與進料口(2)連通,所述下半槽(7)下端設有出料口(1),下半槽(7)與出料口(1)之間密閉,所述下半槽(7)的合適位置安裝進風管(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炭素球磨粉風動溜槽輸送裝置,所述溜槽本體的一端設有進料口,溜槽本體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溜槽本體內腔由帆布分隔成上半槽與下半槽兩層,所述帆布的兩側邊緣壓在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所述上半槽上端與進料口連通,所述下半槽下端設有出料口,下半槽與出料口之間密閉,所述下半槽的合適位置安裝進風管。本實用新型根據炭素球磨粉輸送中的出入口設計風動溜槽,根據需要設計為高進低出,可減少炭素球磨粉在系統中的流動阻力。機體的傾角設計及風管在下半槽中的進入口合理安排可充分減少阻力,有益於粉料流動。
文檔編號B65G53/52GK201586558SQ20092022216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5日
發明者餘樹良, 劉建軍, 楊志宏, 邵金勝, 黃亞軍 申請人:甘肅華鷺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