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民用絕緣電線的製作方法
2023-11-07 18:51:57 1
專利名稱:一種改進的民用絕緣電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是關於對絕緣電線的改進,尤其是關於對電線絕緣層的改進。
民用或工業用固定敷設及連接傳導電源用銅芯或鋁芯絕緣或護套電線,通常採用熱塑性塑料(通常是聚氯乙稀)作絕緣層和外護套。為保證有足夠的絕緣電阻,以及機械強度、耐磨性等要求,絕緣層一般較厚。例如以450/750V銅芯護套電線為例導體標稱截面為1.5mm2時,絕緣層厚度為0.7mm,而在標稱導體截面達25mm2時,絕緣層厚度達到1.2mm,導體標稱截面達到400mm2時,絕緣層厚度達8.6mm。絕緣層厚度的增加不僅增加了導線的製造成本,由於導線粗度大同時也增加了布線成本。其次,聚氯乙稀絕緣層耐磨性、耐化學腐蝕性及耐溫性均較差,電線穿管滑動性也不夠好,布線穿線不方便,容易劃破絕緣層,尤其是遇彎道轉角穿線就更困難。
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能顯著減薄絕緣層厚度,降低製造成本,而且機械強度高,耐磨性、耐溫性和耐化學腐蝕性好的民用絕緣電線。
實用新型目的實現,主要技術措施是採取減薄聚氯乙稀絕緣層厚度,在絕緣層外增加一薄層尼龍包套。具體說,實用新型民用絕緣電線,包括金屬電導體和外包聚氯乙稀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說絕緣層外增加有一薄層尼龍包套。實用新型電線由於在絕緣層外增加有薄層尼龍包套,既能在保證有足夠的絕緣性能下,又可較大幅度減少電線絕緣層厚度,絕緣層減薄量達40-60%,降低了製造及穿線成本;而且電線的耐化學腐蝕性、耐溫性、耐磨性、機械強度及表面潤滑性均有提高。實用新型構思也可用於絕緣護套線,對於絕緣護套線,薄層尼龍包套相間在絕緣層與外護套之間。
實用新型絕緣層無特別要求,可採用絕緣電線通用的熱塑性塑料如聚氯乙烯即可,可以是聚氯乙稀混合物,也可以是含聚氯乙稀和某種聚氯乙稀聚合物的混合物。所增加的尼龍包套,是指以聚醯胺為主要組份並配合其它添加劑而製成的材料。
以下結合幾個實施例的描述,進一步說明實用新型。
圖1為實用新型絕緣電線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用新型單芯護套絕緣電線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用新型雙芯護套絕緣電線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1參見圖1,以導體標稱截面為2.5mm2的絕緣電線為例,銅導體1外的聚氯乙烯絕緣層2的厚度為0.4mm,在絕緣層外擠包有0.1mm的尼龍包套3。
實施例2參見圖2,以導體標稱截面為120mm2的單芯絕緣護套線為例,銅導體1外的聚氯乙烯絕緣層2的厚度為1.4mm,在絕緣層外有0.18mm的尼龍包套3,尼龍包套外有外護套4。
實施例3參見圖3,以導體標稱截面為2*10mm2的雙芯絕緣護套扁線為例,銅導體1外的聚氯乙烯絕緣層2的厚度為0.7mm,在絕緣層外有厚度為0.13mm的尼龍包套3,尼龍包套外有外護套4。
實用新型絕緣電線,由於在絕緣層外增加了一層尼龍包套,不僅使電線的機械性能明顯提高,強度、耐磨、耐腐蝕性、耐溫性(可達120℃)、抗環境溫度均較普通聚氯乙烯絕緣電線為優,導線載流量可提高一個等級;而且電線的絕緣層厚度僅為原來的50-60%,如450/750V銅芯電線,導體標稱截面在1.5-400mm2,聚氯乙稀絕緣層平均厚度為0.35-1.8mm,尼龍包套平均厚度為0.1-0.23mm,成本平均降低10%左右,另外還可降低按裝費用。用尼龍作外包套導線表面的潤滑性好,有利穿線布線,可降低穿線破皮損壞率。實用新型尤其適用於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的民用或工業用電線和電纜。
為描述方便,實用新型所說導線、電線為同義語,均包括電線(護套線)和電纜。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民用絕緣電線,包括金屬電導體和外包聚氯乙稀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說絕緣層外增加有一薄層尼龍包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民用絕緣電線,其特徵在於所說尼龍包套外還有聚氯乙稀護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民用絕緣電線,其特徵在於所說尼龍包套厚度在0.1-0.3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民用絕緣電線,其特徵在於所說尼龍包套厚度在0.1-0.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民用絕緣電線,其特徵在於所說絕緣層厚度在0.35-1.8mm。
專利摘要實用新型是關於對絕緣電線的改進,尤其涉及電線的絕緣層,其特徵在於所說電線絕緣層外增加一薄層尼龍包套,同時絕緣層厚度可減薄40—50%,降低成本10%,而且機械、物理性能較原聚氯乙烯絕緣電線和護套線明顯提高。,實用新型尤其適用於額定電壓450/750V及以下的民用或工業用電線和電纜。
文檔編號H01B7/02GK2393200SQ9922933
公開日2000年8月23日 申請日期1999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1999年8月30日
發明者杜南平, 周曉勤 申請人:江蘇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