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產專用瓶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22:04:21 2
專利名稱:食用菌生產專用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培養裝置,涉及一種食用菌生產專用瓶。
食用菌生產過程中,人們通常使用玻璃瓶,塑膠袋作為培養菌種和生產食用菌的容器,但是玻璃瓶易碎,裝料困難,棉花封塞易受潮,易汙染,且清洗瓶難度大;塑膠袋一次性使用易汙染環境且在使用過程中易破,也有專門用於菌種生產的裝置,如申請號為91213563、8,名為《迷宮通氣式食用菌菌種瓶蓋》,其在瓶蓋內表面設有凸、凹槽、凸盤相結合的曲折的通氣管代替棉塞子,雖然解決了棉塞子因受潮而產生的汙染,但是在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不能保證雜菌不通過其瓶蓋的通氣孔進入瓶中,且易堵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瓶體敞口、在瓶體蓋內設置換氣室、外設換氣孔的食用菌生產專用瓶。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包括瓶體、瓶體蓋,瓶體為敞口式,瓶體蓋的瓶頸口密封,瓶頸側面開有換氣孔,瓶頸內壁上設有卡扣,卡扣卡著換氣片形成換氣室,換氣室中填充透氣式填充物。空氣經過換氣孔進入換氣室,在換氣室中的透氣式填充物的過濾下排除雜菌後進入瓶中。還可以有另一種方式實現瓶體為敞口式,在瓶體蓋的瓶頸口開有換氣孔,瓶頸內壁上設有卡扣,卡扣卡著換氣片開成換氣室,換氣室中填充透氣式填充物。
所述透氣式填充物可採用人造海綿、丙綸絲。
本實用新型瓶體敞口,裝料方便、快捷、標準,填充物可根據需要採用不同的材料和用量,可完全避免了瓶、袋口密封不嚴和棉花受潮汙染等不足,透氣性好,可大大提高食用菌生產的成品率和促進菌絲生產,對培養基物理性狀要求不高,適用性強,便於機械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由以下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圖1、食用菌生產專用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換氣片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1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包括瓶體6,瓶體蓋5,所述瓶體6為敞口式,所述瓶體6、瓶體蓋5的材料為透明塑料,所述瓶體6、瓶體蓋5為螺旋聯接,所述瓶體蓋5的瓶頸7口密封,所述瓶頸7側面上開有6個換氣孔1,所述瓶頸7內壁同一水平面上均勻設有4個卡扣4,所述卡扣4卡著有孔塑料換氣片3形成換氣室2,所述換氣室2中填充透氣式填充物丙綸絲。
實施例2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包括瓶體6,瓶體蓋5,所述瓶體6為敞口式,所述瓶體6、瓶體蓋5的材料為透明塑料,所述瓶體6、瓶體蓋5為螺旋聯接,所述瓶體蓋5的瓶頸7口開有6個換氣孔1,所述瓶頸7內壁同一水平面上均勻設有4個卡扣4,所述卡扣4卡著有孔塑料換氣片3形成換氣室2,所述換氣室2中填充透氣式填充物丙綸絲。
瓶體6為敞口式,口徑比較大,便於標準裝料、取菌、清洗,適用於機械化生產,在換氣室2中先填充透氣式填充物丙綸絲再把換氣片3卡進換氣室2由卡扣4卡著,換取填充物時,只要取出換氣片3,重新填充填充物即可,換氣孔1在實施例1中開設在瓶頸7側面,換氣孔1在實施例2中開設在瓶頸7口頂端,瓶體6、瓶體蓋5的材料為透明塑料,便於觀察瓶中菌種的生長過程,塑料要求有一定的強度,因為瓶體和瓶體蓋要求密封聯接,瓶體6在裝料、取菌後和瓶體蓋5密封聯接,內外透氣為空氣通過換氣孔1進入換氣室2由透氣式填充物丙綸絲過濾雜菌後,通過換氣片3進入瓶中。
所述透氣式填充物可採用人造海綿、丙綸絲。
權利要求1.一種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包括瓶體(6)、瓶體蓋(5),其特徵是;所述瓶體(6)為敞口式,瓶體蓋(5)的瓶頸(7)口密封,所述瓶頸(7)側面上開有換氣孔(1),所述瓶頸(7)內壁上設有卡扣(4),所述卡扣(4)卡著換氣片(3)形成換氣室(2),所述換氣室(2)中填充透氣式填充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其特徵是所述瓶體(6)、瓶體蓋(5)的材料為透明塑料,所述瓶體(6)、瓶體蓋(5)為螺旋聯接,所述瓶體蓋(5)的瓶頸(7)口密封,所述瓶頸(7)側面上開有6個換氣孔(1),所述瓶頸(7)內壁同一水平面上均勻設有4個卡扣(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其特徵是所述透氣式填充物可採用人造海綿、丙綸絲。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食用菌生產專用瓶,包括瓶體、瓶體蓋,其特徵是:瓶體為敞口式,瓶體蓋的瓶頸口密封,瓶頸側面上開有換氣孔,瓶頸內壁上設有卡扣,卡扣卡著換氣片形成換氣室,換氣室中填充透氣式填充物,透氣式填充物可採用人造海綿、丙綸絲,換氣孔也可開設在瓶頸口。本實用新型瓶口大,裝料方便、快捷、標準,填充物可根據需要採用不同的材料和用量,透氣性好,生產的成品率高,適用性強,便於機械化生產。
文檔編號A01G1/04GK2492052SQ01203589
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2日
發明者方良 申請人: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