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器人底部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0:49:19

本實用新型屬於機器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家用機器人。
背景技術:
家用機器人以其功能強大、結構靈巧、使用方便等優點,逐步走入人們的生活,與傳統家用電器不同,家用機器人集各種先進技術與一身,在家庭和辦公室等人類生活空間中間接或直接的為人類提供服務,因此人們在享受先進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對家用服務機器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有的機器人結構如果設置較為緊湊的布局,則往往裝配複雜,不利於生產效率的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機器人底部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機器人底部結構,其中,安裝於一機器人結構的底部,包括:
一音箱組件,所述音箱組件包括沿圓周方向設置的至少兩個喇叭;
一麥克風頂蓋組件,匹配設置於所述音箱組件的上方,所述麥克風頂蓋組件包括一設置多個麥克風的麥克風陣列板。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所述音箱組件包括:
一音箱支架,所述音箱支架呈圓臺形結構,用於安裝所述喇叭;
一功放電路板,設置於所述音箱支架上,與所述喇叭信號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所述音箱組件包括一底座中殼,為環形結構,設置於所述音箱支架上。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所述音箱組件包括一碗狀殼體,套設於所述音箱支架上,所述碗狀殼體的側邊沿圓周方向設置網狀出音孔,所述喇叭的出音方向朝向所述網狀出音孔。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 還包括一底座柔光罩,所述底座柔光罩為環形的柔光罩,所述柔光罩的內圈上設置至少三個定位柱,所述柔光罩以所述定位柱定位與所述底座中殼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所述底座柔光罩為亞克力製成的柔光罩。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還包括底座燈罩,所述底座燈罩設有三個防呆位,所述底座燈罩以所述防呆位為方向與所述底座中殼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所述麥克風陣列板為中空環形結構,其內側沿圓周方向設置多個凹槽,每一所述凹槽上設置一麥克風板膠套,通過所述麥克風板膠套所述麥克風陣列板與所述音箱組件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所述麥克風陣列板通過一柔性電路板與所述功放電路板信號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還包括電池組件,所述電池組件包括:
一電池,設置於所述音箱支架的底部;
一充電座板,通過一充電座支架設置於所述音箱支架的側邊。
有益效果:以上技術方案的機器人底部結構實現各功能模塊的合理布局,結構緊湊。且便於安裝,能夠有效的提高裝配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音箱組件爆炸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機器人底部結構爆炸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麥克風陣列板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電池組件的機器人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池組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參照圖1、圖2、圖3、圖4,一種機器人底部結構,其中,安裝於一機器人結構的底部,包括:
一音箱組件1,音箱組件1包括沿圓周方向設置的至少兩個喇叭;
一麥克風頂蓋組件2,匹配設置於音箱組件1的上方,麥克風頂蓋組件2包括一設置多個麥克風的麥克風陣列板24。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音箱組件1包括:
一音箱支架11,音箱支架11呈圓臺形結構,用於安裝喇叭;
一功放電路板13,設置於音箱支架11上,與喇叭信號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音箱組件1包括一底座中殼14,為環形結構,設置於音箱支架11上。
具體地,功放電路板13上可以設置指示燈珠,在進行裝配之前,外接電源,測試功放電路板上的指示燈珠是否正常。
設置在音箱支架11的喇叭的引線為針腳連接器,如兩個4pin連接器,這兩個4pin連接器分別插入功放電路板13上的喇叭連接器,裝配時,首先將功放電路板13豎直放置,針腳連接器連接至喇叭連接器後,將功放電路板13旋轉放置於音箱支架11上,通過緊固件15如螺釘等將功放電路板13緊固於音箱上蓋。
音箱支架11的頂部設有定位孔,底座中殼14依據定位孔導向,裝於音箱支架11的頂部。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音箱組件1包括一碗狀殼體30,套設於音箱支架11上,碗狀殼體30的側邊沿圓周方向設置網狀出音孔,喇叭的出音方向朝向網狀出音孔。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 還包括一底座柔光罩21,底座柔光罩21為環形的柔光罩,底座柔光罩21的內圈上設置至少三個定位柱,底座柔光罩21以定位柱定位與底座中殼14連接。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底座柔光罩21為亞克力製成的柔光罩。
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還包括底座燈罩22,底座燈罩22設有三個防呆位,底座燈罩22以防呆位為方向與底座中殼14連接。
上述的底座柔光罩21與底座燈罩22均採用亞克力製成,且均為環狀結構,沿圓周方向設置多個卡扣通過扣接的方式與其他部件如音箱組件1連接。
參照圖3,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麥克風陣列板24為中空環形結構,其內側沿圓周方向設置多個凹槽,每一凹槽上設置一麥克風板膠套241,通過麥克風板膠套241,麥克風陣列板24與音箱組件1連接上述的機器人底部結構,麥克風陣列板24通過一柔性電路板與功放電路板信號連接。一種優選的實施例,在麥克風陣列板24的兩個麥克風板膠套241之間設置一柔性電路板連接器,柔性電路板一端與該柔性電路板連接器連接,另一端與功放電路板13的相應連接器連接。安裝過程中,麥克風陣列板24上還可以設置麥克風頂蓋25。
參照圖4、5,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包括電池組件,電池組件27包括:
一電池26,設置於音箱支架11的底部;
一充電座板271,通過一充電座支架273設置於所述音箱支架11的側邊。
電池組件11還包括開關按鍵272,與充電座板271扣接入充電座支架273的相應位置,充電座板271通過線纜274連接功放電路板13。
以上技術方案的機器人底部結構實現各功能模塊的合理布局,結構緊湊。且便於安裝,能夠有效的提高裝配效率。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範圍,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