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是誰?他是一位怎樣的君主?
2023-12-09 10:43:21 1
小時候我們看過一部電視劇叫《狸貓換太子》,講的是宋真宗的劉妃為了陷害李妃,誣陷李妃生下的是一隻血淋淋的狸貓,是妖孽,而把李妃生下的兒子據為己有,自己因此坐上了皇后之位甚至是太后之位。後來是包拯包青天查明了真相,才使得「狸貓換太子」這個計謀敗露。
其中涉及到的孩子就是宋仁宗趙禎。趙禎是一個仁君,善於納諫,但不像李世民那樣是個暴脾氣,雖然納諫還是忍不住要破口大罵魏徵是個老賊,等哪天就要殺了他,但是仁宗並沒有。
在仁宗和包拯的關係中,包拯才是那個暴脾氣。當時包拯還當著監察御史和諫官,屢屢犯言直諫,說到興起的時候,唾沫星子都糊了仁宗一臉,仁宗一邊用衣袖擦臉,一邊還要聽包拯的諫言,心裡還想著:「嗯,你說的真對,我該聽你的。」
有次包拯給仁宗提了一個建議,說三司使張堯佐這個人沒啥上進心,也沒什麼作為,佔著茅坑不拉屎,趁早換個人來做這個位置比較好。
按平常,仁宗肯定會允了包拯。但是這次他頗感為難,因為張堯佐這個人同他有點關係,是他的寵妃張氏的伯父。張饒佐要是把官丟了,張氏肯定要跟自己氣一場。
要知道仁宗不是一般的寵這個張妃,他之前還想把張妃立為皇后的,結果被劉太后阻止了。不過後來張妃死的時候,仁宗不顧皇后的位子上有人,就下令把張妃追封為皇后。
所以這次,仁宗想了又想,找到了一個折中的法子,讓張堯佐去當節度使。包拯的態度很堅決,就是不同意,兩人就這麼槓上了。包拯搬了救兵來,找了七位他的同僚也就是言官來同仁宗理論。
仁宗好生氣,衝他們喊道:「節度使就是一個不重要的官位,讓張堯佐去當能壞什麼事?」
其中一個言官唐介毫不客氣的說:「節度使怎麼是不重要的了?連太祖太宗都曾當過。」
仁宗說不過,只好罷了,張堯佐被革了官位。仁宗回到後宮,對他的寵妃張氏說:「你伯父的節度使也沒著落,誰讓包拯是監察御史呢?我沒法任人唯親。」
仁宗有次退朝後回到寢宮,因為頭皮癢,就立馬換來梳頭的太監替他梳一梳。這太監見到仁宗拿著一本奏摺,就問道:「皇上,你拿的奏摺是說是說什麼的呢?」
仁宗說:「是諫建議削減宮中的宮女和侍從的。」
太監又說:「大臣們家中尚有舞姬歌妓用於作樂,皇上你為什麼不能有?況且宮中的人數本來就不多,還削減,他們真的是太過分了!皇上你真的要採納他們的建議嗎?」
仁宗:「當然要採納,他們總是為我好,為這個國家好的。」
太監想耍點小聰明,好讓其他人看看自己在仁宗心中的分量,就一臉嚴肅地說:「皇上要是想要削減人數,奴才就來當第一個吧!」
太監本想著好歹自己是仁宗用慣了的,仁宗當然捨不得,自己既不用出宮,還能博得仁宗的好感,簡直聰明極了。
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出宮的名單上。
太監:我一點都不想出宮,皇上你為什麼不按套路出牌,哭唧唧——
後來皇后問起仁宗怎麼把自己的親信給遣出宮了,仁宗回道:「他竟然勸我說不要採納諫官的言論,還說他們都是過分的人,我當然不會把這種人留在身邊。」
好在仁宗是個好脾氣的人,即使被諫官冒犯衝撞的時候,他也不會小心眼地斤斤計較,不然,就算包拯有九條命都不夠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