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續油管打撈異形落物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7:43: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田開發應用的井下工具,尤其是一種針對井內油管柱(套管)內存在異形落物的連續油管打撈異形落物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油田井下作業過程中,會出現井內出砂造成管柱卡,同時堵塞管柱內外通道,不能建立正常循環,甚至有的井在砂面上還有異形落物,致使採用連續油管不能達到衝砂解堵的效果。
這樣的結果往往只能採取大修打撈的方式才能處理,工期長、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製造容易,造價低,打撈尺寸範圍大,用於油管(套管內)尺寸不規則異形落物的打撈的連續油管打撈異形落物工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續油管打撈異形落物工具,包括上接頭、打撈連接管、外筒、導引鞋,上接頭為一筒體,上、下端內壁均有內螺紋,上端內螺紋與連續油管底端的螺紋接頭連接,下端內螺紋與打撈連接管上端的外螺紋連接,打撈連接管為一筒體,打撈連接管下半部的筒體外壁沿著軸向方向開有兩條貫通到底端的貫通縫,在打撈連接管內壁沿著兩條貫通縫的邊緣開有多個內鉤齒,內鉤齒齒尖向軸心內收,使打撈連接管下半部和內鉤齒富有彈性,便於張開和內收緊,打撈連接管內壁的底部端面形成有內倒角,在打撈連接管的外側設置有外筒,外筒的上端固定在上接頭上,下端固定有導引鞋,外筒的內壁與打撈連接管的外壁之間留有使打撈連接管下半部伸縮的環形空間。
所述上接頭與外筒由焊接面整體焊接為一體。
在打撈連接管內壁沿著每條貫通縫的邊緣開有3個內鉤齒。
所述導引鞋能拆卸。
所述貫通縫位於打撈連接管的同一直徑的兩端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撈連接管下半部和內鉤齒的彈性開合,實現緊緊抱緊落物的作用;撈連接管下半部和內鉤齒的彈性開合,有效增大打撈範圍,在不是精確了解落物外形尺寸的前提下,可正常下入實施打撈;加工容易,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打撈異形落物工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中:1、上接頭;2、焊接面;3、打撈連接管;4、貫通縫;5、內鉤齒;6、外筒;7、導引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連續油管打撈異形落物工具,包括上接頭1、打撈連接管3、外筒6、導引鞋7,上接頭1為一筒體,上、下端內壁均有內螺紋,上端內螺紋與連續油管底端的螺紋接頭連接,下端內螺紋與打撈連接管3上端的外螺紋連接,打撈連接管3為一筒體,打撈連接管3下半部的筒體外壁沿著軸向方向開有兩條貫通到底端的貫通縫4,在打撈連接管3內壁沿著4條貫通縫的邊緣開有多個內鉤齒5,內鉤齒5齒尖向軸心內收,使打撈連接管3下半部和內鉤齒5富有彈性,便於張開和內收緊,打撈連接管3內壁的底部端面形成有內倒角,在打撈連接管3的外側設置有外筒6,外筒6的上端固定在上接頭1上,下端固定有導引鞋7,外筒6的內壁與打撈連接管3的外壁之間留有使打撈連接管3下半部伸縮的環形空間。
優選,所述上接頭1與外筒6由焊接面2整體焊接為一體。
優選,在打撈連接管3內壁沿著每條貫通縫4的邊緣開有3個內鉤齒5。所述貫通縫4位於打撈連接管3的同一直徑的兩端形成。
為了便於施工,所述導引鞋7能拆卸。
具體地說,開出的兩條均布的貫通縫4實現彈性開合,貫通縫4邊緣割出多道內收的內鉤齒;外筒6在起下連續油管過程中起到保護打撈連接管、內鉤齒及被撈異形落物免受外力直接摩擦和衝擊的作用。導引鞋7利於油管內(套管內)貼邊落物的引入,提高打撈成功率。
本打撈工具連接在連續油管底端,下端導引鞋引入被撈落物,打撈連接管下半部開口抱住落物的同時,內鉤齒掛牢不規則落物臺階(無臺階亦可提高夾持力的效果),實現被撈落物的外部打撈,是一種安全可靠、效率高、作業成本低的下井打撈工具。
本實施例沒有詳細敘述的部件、結構和工藝方法屬於本行業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結構或常用工藝方法,這裡不在一一敘述。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不局限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相同領域內的有識之士可以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指導思想之內可以輕易提出其他的實施例,但這種實施例都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之內。